轻化工程专业有机化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

2014-04-03 13:05于凉云
河南化工 2014年3期
关键词:考核教学方法实验

于凉云,张 奇

(盐城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江苏盐城 224051)

有机化学是理工科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在我校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也非常重视有机化学课程的设置,理论课程课时由64学时增加到80学时,这跟当前其他一些基础课不断压缩课时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说明了有机化学的重要性。许多后续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都会运用到有机化学的知识和化学实验的技能,但是有机化学以及有机合成内容丰富、发展又很迅速,如何让本专业的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高效率的掌握有机化学理论知识和有机实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打好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培养有机化学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意义

轻化工程专业属于应用型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盐城工学院轻化工程专业分为现代印染技术和印染助剂两个专业方向。其专业培养目标是能够在轻化工程(染整)、染化助剂等领域从事工业生产、工艺设计、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商品检验和新产品开发等工作的本科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有机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是轻化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旨在构建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只有学好有机化学,提高有机化学知识水平和有机实验能力,打好基础,才能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能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学得更加得心应手,也能获得更多的灵感与动力,这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是非常有利的。

培养轻化专业学生有机化学理论与实践能力,对于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符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能胜任各个工作岗位的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

2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

有机化学内容丰富、理论深刻、实践性强、与多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如何在有限课时内,精选并优化教学内容,选择适合本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好的教材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目前轻化工程专业有机化学课程选用本校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所编的、适合校情的教材《有机化学基础教程》。该教材是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与化工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除了一般有机化学教材都会涉及的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反应及机理、各类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之外,本书的特色是每章前有“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章节中有随堂练习,各章节后除了习题外,编写了“阅读材料”,“本章小结”,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及时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根据轻化工程专业的性质以及学生的化学知识掌握情况,授课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主要讲解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重点讲解后续专业课程相关的反应机理(如:聚合反应、烷基化反应、季铵化反应、重氮化反应、偶联反应等等)。

从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专业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三个层次,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环节的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建立实践教学新体系。将生产实习或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经常应用的染料或助剂进行分类、筛选,挑选合成工艺实验室较易实现的、合成反应比较经典的化合物作为专业合成实验的目标物,再根据这些工艺中涉及的一些基本操作有意识地加入到有机化学基础实验教学内容中。有的放矢,使学生熟练常用技术,提高实验技能,同时加强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方法与手段

有机化合物数量庞大,种类很多,反应机理复杂,理论性很强,有些知识点,譬如:立体化学、单分子取代双分子取代反应历程等,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解释清楚,学生学习起来也甚感吃力,教师为主体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更容易导致有机化学课程枯燥乏味,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切实提高有机化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很多,关键是结合专业找到兴趣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借助多媒体,教师可以很轻松的将动态的反应历程、抽象的立体结构等一些难讲、难理解的理论知识,以及一些有机实验常用的仪器、反应装置、基本的实验操作等生动形象的介绍给学生,直观易懂。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将上课的课件、科技前沿等信息上网,也可以将上一届学生的一些实验过程进行录制并上网,创建丰富的共享资源,作为课堂内容的有效补充。利用网络积极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采用PBL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通过合理设计问题,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自主探索或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学到所蕴含的有机化学知识,学会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更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通过PBL教学方法的引入,可以很顺利的将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4 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考核方式

有机化学理论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是笔试,往往题型死板,应试性太强,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考试成绩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采取闭卷考试(占70%)和开卷考试(小论文,占30%)结合的考核方式: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开卷考试以小论文的形式进行,学生自己根据专业方向选择主题。考核学生自主学习有机化学的能力,提高对有机化学的理解深度以及应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考核方式更加灵活,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实践课程的考核,重视平时表现(包括预习报告、实验过程表现、实验报告、出勤、纪律、卫生等),加大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力度。教师与学生共同监督,严格执行,使学生重视实践环节,使考核成绩公平、公正。平时成绩50%,实验操作考核50%。教师认真做好记录,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5 结语

通过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有机化学及相关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能够更好的培养轻化工程学生的有机化学理论与实践能力,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考核教学方法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内部考核
做个怪怪长实验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