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菇的药用功能及其菌丝粉冲剂的制作

2014-04-04 16:55张沿江吴金玉孙艳辉张翠艳
食药用菌 2014年1期
关键词:冲剂猴头菇菌袋

张沿江 吴金玉 孙艳辉 张翠艳



猴头菇的药用功能及其菌丝粉冲剂的制作

张沿江1吴金玉2孙艳辉2张翠艳3

(1.吉林省乾安县项目办,吉林 乾安 131400;2. 吉林省乾安县农业局,吉林 乾安 131400;3.乾安县鳞字中学,吉林 乾安 131400)

猴头菇;菌丝粉;冲剂;制作

猴头菇(),又叫猴头菌、刺猬菌、花菜菌或山伏菌等,为多孔菌目齿菌科猴菇菌属。子实体常悬于树干上,幼小时呈白色,成熟后变成黄棕色,表面布满长约1~3厘米针状菌刺,毛茸茸,形状极似猴子的头,也像刺猬,因而得名猴头菇、刺猬菌。古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说,与熊掌、海参、鱼翅同列“四大名菜”,有“素中荤”之称,是食用菌中名贵的品种。猴头菇是喜欢生长在深山老林阔叶树干断面或树洞中的大型肉质菌;野生猴头菇多生长在柞树、栎树等树干的枯死部位,喜欢低湿,适应性较强。我国华北、东北、中南和四川、云南、甘肃、浙江等地均有分布。

1 生物学特征

猴头菇是一种木腐菌,能够分解木材,并吸收其中的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及维生素等。子实体团块状,扁半球形或头形,圆而厚,柔软、肉质。子实体全身被以圆柱状菌针,菌针很像刺猬的刺。子实体初期白色,干后呈浅褐色。孢子球形,光滑无色。一般野生在大树的高处,大的可达到数十斤重。在多雨夏秋季节比较多见。

2 营养价值及药用功能

猴头菇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真菌。中医认为猴头菇性平、味甘,利五脏,助消化;具有健胃,补虚,抗癌,益肾精之功效。猴头菌的营养成分很高,每百克干品含蛋白质 26.3克,是香菇的2倍。含有17 种氨基酸,其中人体所必需的有 8 种。每百克猴头菇含脂肪 4.2克,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优良食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调节血脂,利于血液循环,是心血管患者的理想食品。含有的多糖、多肽类及脂肪物质,能抑制癌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合成,能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癌症及其他恶性肿瘤。年老体弱者食用猴头菇,有滋补强身的功效。长期食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经过深层发酵的培养物经分离提取,所得的主要成分为多糖、氨基酸等,是猴菇菌片、胃乐新、复方胃宁片等制剂的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3 药理作用

猴头菇中最主要的活性物质是猴头菇多糖,是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的β-葡聚糖,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腹水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另一类活性成分是猴头菌素,化学成分为二萜类物质,可促使神经生长因子的合成,用于治疗智力衰退、神经衰弱及植物性神经衰退,尤其对ALZheimev型和痴呆症有良好治疗效果。

猴头菇有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抗疲劳,抗氧化,抗突变,降血脂,抗衰老,抗溃疡,抗肿瘤,抑菌抗炎,保肝护肝,尤其对幽门螺旋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增加心脏血液输出量,加速机体血液循环,降低血糖、血脂和抗衰老。

猴头菇对消化系统疾病尤有令人瞩目的疗效,能够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修复消化道粘膜,对食道癌、贲门癌、胃癌等肿瘤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眩晕、失眠、阳痿患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适宜体质虚弱、营养不良、消化不良、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疾病者食用。

猴头菌丝粉冲剂使用的是完全可食用培养基料,接入猴头菇菌种,菌丝分解培养料,利用其中的养分,产生大量菌丝,长满培养瓶(袋)后,连同培养基料烘干加工成粉,作为冲剂,其营养成分丰富,活性物质多,每天服用,对于调节人体免疫力,治疗、调理消化道疾病,抗肿瘤、抗炎杀菌,效果非常好。

4 猴头菌丝粉冲剂的制作方法

4.1 培养基料的选择 培养基料必须全部用可食用的原料,常用的有:谷粒、麦粒、小米、大米、玉米渣等。谷粒的谷皮、麦粒的麸皮,经过菌丝分解后变得松软,粉碎过筛后,可以将未被完全分解的部分分离出去。

4.2 培养基料的制作

(1)水煮,装袋。将谷粒、小米、麦粒、玉米渣等原料去除杂质,用水淘洗干净,浸泡12小时,按1千克料加水2千克,加热水煮,水未沸腾前用大火,沸腾后用文火,并用笊篱不断翻动,防止原料粘锅底出现焦糊,煮至谷粒、麦粒充分鼓起,内部稍微有一点白心,米粒煮至用手指可以碾碎而不粘手为度。捞出,趁热在干净的木板或塑料膜上摊开晾晒,至表面无水分,米粒相互不粘结为止。按100千克干料加1千克食用石膏,充分拌匀,迅速装袋,用麻绳或聚丙烯条扎好袋口,瓶口塞好棉塞后用聚丙烯膜盖好并扎紧,也可以用专用菌种瓶配无棉盖体,防止灭菌时水蒸气打湿棉塞引起杂菌污染。兹以塑料袋为例说明如下操作过程。

(2)灭菌。经过高温灭菌,杀死一切杂菌。高压灭菌以0.12~0.15兆帕压力保持2~2.5小时;常压灭菌,菌袋内部温度达到100 ℃后,保持10小时以上,停火后再焖4~6小时。高压灭菌菌袋必须采用聚丙烯塑料袋;常压灭菌,聚乙烯、聚丙烯袋均可。

(3)接种。料温降至30 ℃以下,即可接入菌种。在无菌室(箱)或接种机中接入液体菌种,严格按无菌操作进行,每袋接入10~15毫升。没有液体菌种的可以接入固体菌种,但也必须是接入用上述方法制作的米粒培养基的菌种,每袋接入菌种一小勺,散开并压实,扎好袋口。

(4)养菌。将接好菌种的菌袋移入培养室,培养室内温度维持20~25 ℃,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65%左右。猴头菇在光照刺激下有未长满袋即形成原基出菇的特点,所以养菌时必须遮光,以微弱的光线为宜。每天观察菌种生长情况,发现有杂菌污染的菌袋立即捡出。经20~28天培养,菌丝基本长满菌袋,再培养7~10天,待菌袋壁及袋两端有少量原基出现,表明菌丝由营养生长完全转为生殖生长,菌丝从培养基中吸收转化达到营养最丰富时期,即完成发菌。

(5)烘干与粉碎。完成发菌后打开袋口,将培养料倒出,烘干(温度不超过80 ℃,防止高温破坏营养成分),加工成细粉末,过筛,即成猴头菌丝粉冲剂。

5 结语

猴头菌丝粉冲剂是纯天然生物产品,没有添加任何化学成分,无激素,是猴头菇生产过程中的菌丝体阶段。菌丝和培养基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率高,优于食用猴头菇子实体,保健效果好,无毒副作用,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以长期服用,是人们生活中上好的保健食品。

S567.3

A

2095-0934(2014)01-041-02

猜你喜欢
冲剂猴头菇菌袋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丹紫康膝冲剂联合分阶段康复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猴头菇的历史文化溯源与食疗文化*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林下猴头菇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固定菌袋插杆
猴年吃点猴头菇
营养菌王猴头菇
复方金银花冲剂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超微脱脂米糠粉制备速溶冲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