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发展机遇 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双鸭山市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14-04-05 03:43熊祖庆刘庆武
黑龙江水产 2014年3期
关键词:渔民水产品渔业

熊祖庆 李 丹 王 东 刘庆武

(双鸭山市水产总站 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抢抓发展机遇 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双鸭山市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熊祖庆1李 丹2王 东3刘庆武4

(双鸭山市水产总站 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一切为了“三渔”,一切依靠“三渔”,从我市渔业发展现状入手,找出制约渔业发展症结所在,提出新形势下发展我市现代渔业的对策和建议,为双鸭山渔业今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依据。

抢抓机遇 结构调整 发展对策

2014年省渔业工作会议提出了“突出特色,确保安全,促进增收,确保水产品有效供给”的总体工作目标,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亦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总体要求的具体措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渔业现代发展理念,为双鸭山水产业指明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双鸭山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就是坚持“一切为了‘三渔’(渔业、渔村、渔民)、一切依靠‘三渔’”这个根本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我省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渔业结构调整步伐,以促进我市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渔业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

(一)渔业资源状况

双鸭山市位于北纬46°20′~47°54′,东经130°54′~134°03′,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534mm,地处完达山脉北麓,三江平原腹地,渔业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有乌苏里江、挠力河、七星河、安邦河等1江62条河流,江河水域面积16万亩,宜渔资源11.4万亩。拥有鱼类16科69种,其中名贵鱼类有大马哈鱼、大白鱼、鳜鱼、鳊鱼、挠力河红腹鲫鱼及哲罗、法罗、狗鱼等冷水性鱼类。境内有龙头桥等大中型水库13座,水面7万余亩,这些渔业资源为我市的渔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渔业生产现状

1、渔业经济发展特点和渔民收入情况

2013年全市放养水面为87590亩,同比增长6.8%;驯化养鱼面积10200亩,同比增长6.8%;名特优养殖面积15460亩,同比增长29%;综合养鱼面积10000亩,同比增长6.4%;无公害养殖面积达70200亩,同比增长11%;水产游钓业面积17500亩,同比增长6%;水产品产量10635吨,同比增长10.8%;渔业产值17529万元,同比增长10%;渔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

2、渔业经济结构调整情况

为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不断增强渔业经济综合实力,近几年,我市始终把渔业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

一是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休闲渔业、网箱养鱼。2013年全市休闲渔业面积达到17500亩,比上年增加6%。截止目前,全市游钓点已达130余家,其中具有一定档次和规模的度假村39家,已形成了以市区玻璃沟、朝阳沟为代表的具有渔家特色的垂钓休闲小区;以岭东青山渔场、岭东水库、集贤县大菩提寺、集贤县笔架山水库、饶河县乌苏里江沿岸等一批具有水产特色的集旅游观光、垂钓、餐饮及度假为一体的综合休闲渔业区。休闲渔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郊游度假观光娱乐的休闲场所,而且拓宽了渔业发展领域,促进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已成为我市渔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方式之一。近几年饶河县依托乌苏里江水质优良无污染、水温适宜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网箱养殖和适合北方寒地的特色品种养殖,网箱养鱼从零起步已达到4800m2、200箱,通过过水提质使斤鱼利润增幅达到70%。今年投入网箱内的商品鱼达10万余公斤,产值可达600万元,网箱养鱼事业方兴未艾,发展势头强劲。

二是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根据我市地处北方寒地特点和渔业发展实际,扬长避短,外引名优品种和挖掘地产名特优新相结合,积极探索适合我市养殖的新品种。2013年全市名特优品种养殖面积15460亩,放养品种有鲟鳇鱼、鲫鱼、鲶鱼、黄颡、鳌花、板黄、锦鲤、大白鱼、河蟹等新品种,其中河蟹养殖面积500亩。2014年我市名特优养殖品种在稳步发展原有品种基础上又实现了新的突破,饶河县为进一步探索适合北方寒地的特色品种养殖,经多方考察,最后将国家级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大鲵和三文鱼确定为养殖新品种。为此于2013年年初建设了一处冷水鱼养殖基地,位于饶河镇二十四连,建筑面积400m2,具有标准化养殖池20余个,养殖2.5kg重的大鲵100尾,投放4-5斤重的三文鱼2000公斤,并且筹备成立了饶河县百畅大鲵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260万。通过此冷水鱼养殖基地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快我市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带动渔民转变生产方式,提高渔业效益,有力推动我市特色养殖业的发展。

(三)渔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全市现有市县乡镇水产技术推广机构20个,试验示范基地3个;人员41名,其中专业技术干部28名,占68.3%。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承载的水生动物病害监测、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和水产品质量检测职责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建设滞缓,工作经费和推广经费不足,因此社会化服务功能未有效发挥,渔业行政执法技术支撑力较弱。

目前,全市已创建渔民专业合作社4个,总面积3,400亩,带动辐射面积达到5,000多亩,近150户。通过创建渔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了渔民自我服务能力和养鱼积极性。

(四)渔业经济效益情况

1、养殖成本情况:2013年受饲料成本增加(每吨饲料较上年上涨10%)、渔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同时惠渔政策少、生长期相对其他省较短和水产品销售价格低等因素影响,我市渔业养殖每亩成本1641.894元,每亩产值2001.3元。

2、收益情况:2013年总成本14381.35万元,总产值17529万元,总收益3147.65万元,渔民总人数2950人,渔民人均纯收入10670元,同比增长10%。

二、存在问题

通过下基层走访渔户,了解到目前制约渔业发展和渔民增收的瓶颈问题有:

1、渔业产业扶持力度不够。一是对渔业投入不足。我市多年未实施市级渔业发展基金投入,渔业多元投入机制还未建立,社会资金参与渔业项目开发不多,渔民用于扩大再生产资金来源渠道严重缺乏。二是对渔业扶持政策不多。目前双鸭山渔业未享受国家渔机补贴政策,并且我市至今未出台渔业发展政策。三是渔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渔业是弱势产业,抵御各种风险能力较差,每年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因素给渔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保险业尚未进入渔业生产领域,渔业风险分摊和救助救济机制不完善,渔民灾后自救自济能力较弱,影响渔民生产积极性,导致渔业发展后劲不足。

2、渔业生产基础设施落后。一是池塘改造不够。我市80%池塘为上世纪80年代所建,由于生产多年,资金投入又较困难,池塘淤泥厚老化现象严重,直接影响产量,导致比较经济效益滑坡。二是渔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高。以全市驯化养鱼面积10200亩为例,据不完全统计,自动投饵机仅210台,平均49亩1台;增氧机120台,平均85亩1台,按标准化生产要求10亩1投1增相比,分别相差近4档和7档。

3、渔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缓。一是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有待加强。我市水产技术推广工作有“三少”,一是试验示范基地少,全市仅有试验示范基地3个;二是专业技术干部少,仅占从业人员68.3%,离国家标准80%差11.7个百分点;三是工作经费少,近三年推广人员年人均工作经费不足千元。上述“三少”与我市近10万亩放养水面发展格局不相匹配,成为影响渔业发展最大制约因素之一。二是渔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滞后。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不仅承担着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任务,同时承载着水生动物病害监测、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和水产品质量检测服务任务,由于基础设施不到位,为社会为渔民服务水平上不了台阶,很难有所突破。

三、加快发展现代渔业对策及建议

发展现代渔业就是要遵循科学发展理念,调整渔业生产结构,坚持走“渔民增收、渔业增效、生态和谐、持续发展”的健康发展道路,力争品种调优,生产方式调佳,经济效益调高,促进资源、生态和渔业经济的良性循环,努力构建起“健康的养殖业、繁荣的休闲业、活跃的流通业”的现代渔业新格局,使我市渔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大投入,用好政策完善政策,增强渔业发展动力。

一是抓住我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带来的渔业发展新机遇,在我市大力开展创建省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活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努力形成以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为轴心,辐射带动周边渔户共同致富的新的发展态势。二是尽快完善支持渔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针对我市渔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为市政府当好参谋助手,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及时出台引导作用强、扶持力度大、含金量高的产业政策,营造良好的渔业发展环境。三是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争取市级渔业发展基金的支持力度,重点用于基础设施配套、重点项目开发、结构调整等。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参与渔业经济开发,争取加大银行贷款对渔业扶持力度,扩大渔业发展资金总量。四是加大保障力度。积极探索政策性渔业保险的实现形式,争取将农业保险覆盖到渔业领域,化解养殖风险,以解渔民后顾之忧。

(二)拓展空间,转变方式,提升养殖业整体水平

一是进一步强化健康养殖方式,大力发展无公害水产养殖,严格做好水产养殖投入品的监管工作,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二是进一步调整渔业经济结构和养殖品种结构,依托我市资源优势结合我市渔业发展实际,继续大力发展休闲渔业、网箱养鱼和适合我市资源特点的名特优品种养殖,增加渔业附加值,提高渔业综合经济效益。

(三)加强管理,强化服务,提高渔业发展后劲

一是要大力推进渔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渔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加强对渔业实用技术的研究,重点突出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和示范,加大水产技术推广和普及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二是加大渔民培训力度,提高渔民科学素质。要经常定期不定期地举办培训班,传授新技术,培养现代渔业生产新理念,培育一批渔民技术员,使从业水平上档次。三是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切实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四是要强化渔业执法能力建设,拓展渔业执法领域,搞好水产苗种、渔用药物、渔业水域环境等环节的监管执法,为我市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双鸭山水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虽然小,但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满足百姓“菜篮子”、提供优质安全水产品等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亦是我市农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全市计划放养水面92800亩,名特优养殖面积14300亩,无公害养殖面积75600亩,水产品产量11450吨,渔业产值18900万元,渔民人均收入11800元。为确保完成计划工作目标,水产人将按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落实贯彻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渔业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带着群众路线观念谋划渔业发展大计,一切依靠“三渔”,一切为了“三渔”;用群众路线方法,部署工作,制定措施,把渔业管理工作做踏实

猜你喜欢
渔民水产品渔业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休闲垂钓 传统渔业新引擎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湖南省渔业协会成立
宣扬渔民一家 鼓励渔民互救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竭力打造“渔民之家”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