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标准化研究进展及思考

2014-04-05 10:12李明月陈泽林
世界中医药 2014年10期
关键词:针灸学针灸中医药

李明月 陈 波 陈泽林 郭 义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中国针灸标准化研究进展及思考

李明月 陈 波 陈泽林 郭 义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针灸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拥有制定国际标准的相对优势,而针灸国际标准的制定可以进一步促进针灸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推广。本文从针灸标准化工作进展、针灸标准化工作成果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并指出了今后中国针灸标准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针灸;标准化;研究进展

标准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规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制度[1]。“国际标准”的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和科技竞争的一个焦点。我国虽然是一个中医药大国,却还不是一个中药贸易大国,中医药产业国际化程度较低,更不是一个中医药标准化强国。制定和实施标准化战略是推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与基础保障。中医走向世界,针灸是先导,在中医药标准的发展中,针灸标准的制定也一直走在前列[2]。针灸是我国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然科学领域之一[3],拥有制定国际标准的相对优势,针灸国际标准的制定可以进一步促进针灸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推广。针灸标准化建设推进了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让中医针灸传统理论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现对国内针灸标准化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下一步更好顺利开展工作提供建议。

1 针灸标准化工作进展

1.1 针灸标准化工作组织机构建设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成立了中医、中药、针灸、中药材种子(种苗)4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中医药标准立项论证和审查,进行技术研究、指导和协调,此外,还分别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若干中医药标准化技术研究中心,用以加强对中医药标准制定、实施和监督的组织管理。自2005年以来,针灸行业先后成立了多层次的专业标准化组织机构,主要包括:中国针灸学会成立了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简称世界针联)成立了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成立了针灸标准与临床评价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天津中医药大学成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标准化研究中心试点建设单位;中国针灸学会还在全国成立了5家针灸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湖北中医学院针灸骨伤学院、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2009年,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5)和国际标准化组织传统中医药技术委员(ISO/TC249)又相继成立。2010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国开展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试点)建设工作,并于同年12月确定了42家单位为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试点)建设单位。这些机构的成立,为针灸标准化工作在国内外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近年来,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受到极大重视。国务院有关领导多次强调要重点抓好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研究[4],随着中医药标准化技术组织与基地在全国各地的相继建立,使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得到逐步完善,为中医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2 针灸标准化管理机制建设 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发布和联合有关部门发布了12项中医药管理标准,涵盖中医医疗、教育、科研等领域。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简称世界中联)第二届第四次理事会上通过了《世界中联中医药国际组织标准制定发布规范》,针对世界中联主持的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发布工作进行统一规范。为协调各组织机构间的标准化工作,针灸标准化委员会建立了分工明确、协调统一的工作联动机制:由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负责针灸行业标准化工作;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针灸国家标准化工作和针灸国际(包括国际行业组织)标准的提案建议汇总、申报工作;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负责世界针灸行业组织标准化工作。上述几个针灸标准化委员会职责明确,人、财、物配备有保障,同时又与国家标准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ISO/TC249密切配合[5],从而为保证针灸标准化工作的顺畅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体制机制架构。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活动日益受到国际标准化组(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和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关注和重视,中医药借道ISO走向世界是中长期战略选择。根据针灸标准化工作的需求,先后制定了《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标准化建设“十一五”计划》《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标准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等战略规划,和《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标准化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单位管理办法》《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细则》《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章使用管理规定》《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文件等格式设计》和《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等管理规范,这些战略规划和管理规范指导针灸标准化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针灸标准化工作成果

2.1 针灸行业指南 目前已完成了针灸治疗抑郁症、带状疱疹、中风后吞咽困难、偏头痛、贝尔面瘫5种疾病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编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又启动了15个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临床有效病症的针灸临床治疗指南的研制工作,颁布了中国针灸学会《“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指导意见》。

2.2 针灸国家标准 自2005年以来,已组织研制包括《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在内的针灸国家标准项目共28项,其中22项已正式发布,6项正在报批中。已颁布的针灸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和《耳穴名称与定位》分获2009年、2010年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

2.3 针灸国际标准化工作 为了取得针灸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突破,从已制定的针灸国家标准中选择了有国际需求的4个项目《针灸针》《耳穴名称与定位》《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头针》和《针灸技术操作规范艾灸》,先期开展世界针联国际行业组织标准的制定,利用世界针联作为国际行业组织的优势,推动针灸国际标准的研制。受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委托,先后开展了世界卫生组织《针灸临床研究方法指南》的培训工作、“针灸治疗优势病种的分析与临床调查”“针灸基础培训术语标准化”的规范调研工作。为了推进针灸国际标准化工作,参与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标准《针灸经穴定位》的研制工作,并在该项研制工作中发挥了主导作用。积极参与ISO/TC249的筹建工作,协助完成了《针灸针》国际标准新工作项目提案申报工作,多名行业专家作为该项目工作组成员,目前已实际主导了该标准项目的研制工作,加速了《针灸针》的国际标准化进程。

3 存在的问题

3.1 标准化科研基础薄弱 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尚未形成整体发展战略。科研基础薄弱,国际认可度不高,尚未形成强有力的科研支撑。标准因其性质、作用特殊,在科学性、权威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上均有较高的要求,为此,标准化工作需要做大量扎实的科研基础工作。近两年,针灸标准化工作中暴露出了前期科研工作薄弱、研究不足的问题,甚至出现过个别标准的形成过程在仅完成对现代期刊文献和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后即编辑成稿的现象。如中华中医药学会1年之内就发布了209项行业技术标准,缺乏标准制定的科学证据,标准制定的方法学研究远远滞后于标准的制定,这也是标准化科研基础突出薄弱的部分,当然造成针灸标准前期基础性研究工作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6],我们要挖掘原因,改变由于标准项目前期研究不足而对标准研制质量担忧的局面。

3.2 标准化人才队伍缺乏 复合型人才队伍缺失,尚未形成专业化人才保障体系。人才是标准化工作的智力保障和支撑[7],目前,针灸标准化工作都是由针灸领域的医、教、研人员兼职承担,既缺乏专门的针灸标准化人才,又缺乏一流学科专家亲自参与针灸标准化工作的动力机制,尤其是缺乏精通针灸专业、熟悉国际标准化规则、具备国际交流经验和技能的专家及其形成机制,这已成为影响我国针灸国际标准化活动能力的一个突出问题。而比起同样具有较好针灸传统基础的韩国和日本,中国在针灸标准化科研基地、人才培养以及配套措施建设等方面,已显出了差距,如不及时调整与加强,中国在该领域已经取得的优势将可能会逐渐丢失。

3.3 标准宣传推广机制尚不健全 目前,针灸行业内标准化意识还有待加强,尚有不少人认为针灸标准化工作是临时的、短期的,无需一流专家参与、什么人都可以做的,甚至还有人对于针灸是否需要标准化还心存疑虑,这些认识上的不统一[8],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的宣传活动,普及针灸标准化知识,扩大针灸标准化的影响,提高全行业标准化的意识。以往的针灸标准化工作,多重制定而轻推广[9],标准宣传培训面不广,宣传工作没有连续性[10],标准的推广多限于标准的发布阶段,而忽略了标准制修订过程以及标准实施阶段对其意义、作用、方法等的宣传,这些均需要建立相关的保障措施和效果反馈机制来跟进完善。工作经费极度匮乏,尚未形成完善的经费保障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标准化的工作。

3.4 针灸国际标准化战略研究不足 对国际规则的熟悉掌握和运用不足,尚未形成化解危机的有效应对方式。ISO/TC249成立后,“针灸针”作为首个针灸国际标准提案顺利进入制定程序,扭转了以往我们在针灸国际标准化方面的被动局面。同时我们也看到,针灸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之争比以往更加激烈,那么,如何确保我国在针灸国际标准化领域的优势地位,如何将我们已经制定的、有国际实际需求的国家标准,有计划、按步骤、富有成效的推向国际,需要我们站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标准化已发展成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尽快做出我们的针灸国际标准化战略规划和选择。目前,在针灸国际标准化方面,行业内一直缺乏高质量的战略研究,一直没有形成体现前瞻性、权威性和科学性的针灸国际标准化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国家尚未设立专项资金给予支持,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 建议和展望

紧紧抓住“十二五”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将标准化定位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中医药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标准制修订水平进一步提高,标准化支撑体系进一步强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面发挥中医药标准化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今后,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针灸标准化工作。

4.1 进一步加强中医针灸标准化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建设 建立政府规划、统筹协调、专家指导、学会为主、基地参与、相关单位实施推广、属地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成立针灸标准委员会,下设针灸标准协调委员会和针灸标准专家委员会,分别负责针灸标准化的决策、协调和技术咨询工作。推动民族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灸标准化理论及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建立。强化标准管理,制修订并实施《中医针灸标准管理办法》,明确各有关部门、单位、组织在中医针灸标准化工作中的主要职责,形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学会标准统筹规划和管理,分工负责的体制机制[11]。

4.2 进一步加强中医针灸标准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中医针灸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体系建设[12]。提高标准质量,突出重点,完善体系,强化标准的应用,结合中医药学科特征,在规范发展和标准创新中体现中医特色[13]。加强对整个针灸标准化领域具有指导、规范作用的针灸标准化工作指南和针灸标准研制共同规则的研究,加强对多类或一类系列型针灸标准具有支撑作用的针灸基础标准的研究,加强对针灸临床类标准的研究,加强对符合中医学科特色标准化研制方法学的研究[14-15]。

4.3 进一步强化中医针灸标准化支撑体系建设 建设一批中医针灸标准技术研究中心、标准推广应用及评价中心、中医针灸标准化信息中心[16],成立专门的中医针灸标准研究机构。建立健全有利于针灸标准化事业发展的人才评价方法和人才工作机制。通过制订相关的奖励与激励机制吸引和培养一流的相关专业人才加入到针灸标准化研究队伍中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构建一支学科齐全、结构合理的针灸标准化研究队伍。重视中医针灸标准化信息平台建设,建设国家、行业和地方中医针灸标准化资源共享的信息服务平台,以满足社会各界标准信息服务需求。建立和完善针灸标准化相关组织机构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是针灸标准化工作良性运行的机制保障,领导机构组织的大力支持是针灸标准化工作的精神动力。

4.4 进一步加强中医针灸标准管理与推广应用 加强中医针灸标准的管理制度,正确处理中医针灸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的关系[17],进一步扩大中医针灸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建立中医针灸标准实施推广监测体系,建立中医针灸标准宣传普及长效机制。

4.5 推进中医针灸国际标准化工作 加强对中医针灸标准国际化专家的培训,做好中医针灸标准国际化人才储备。加强ISO/TC249国内技术对口单位的组织管理,根据需求,有目的的组织一批国际标准提案的制定工作,建立国际标准项目库。先从已发布施行的针灸国家标准中选择有实际国际需求的针灸国家标准,利用世界针联的平台优势,先形成作为国际行业组织标准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标准,在此基础上,再伺机向ISO/TC249推出针灸国际标准项目提案,以中医针灸标准化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

[1]桑滨生,杨海丰,余海洋,等.中医药标准化发展回顾与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8):675-679.

[2]刘炜宏.针灸标准——中国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针灸,2008,28(增):73-74.

[3]刘炜宏.我国针灸标准及标准化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针灸,2009,29(1):40-43.

[4]王志伟,赵丽娟,赵琼姝,等.中医药标准化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3):197-198.

[5]李振吉,黄建银,徐春波,等.新形势下的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战略构想[J].世界中医药,2010,5(6):1-7.

[6]崔蒙,范为宇,尹爱宁,等.中医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4):17-20.

[7]李振吉.中医标准体系构建研究[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8]袁成凯,余曙光.皮内针疗法技术操作规范标准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

[9]黄江荣,常凯,向楠,等.2000至2009年中医药标准化研究主题文献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3):74-76.

[10]闫秀峰,李英帅,倪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标准化工作机制创新研究思路和发展模式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4):1-3.

[11]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编著.标准化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237-238.

[12]武晓冬.针灸标准化的现状及其发展[J].中国标准化,2007,10:50 -52.

[13]闫秀峰,倪青.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标准化运行机制创新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6):1-3.

[14]贾飞,郭义,陈泽林.“和而不同”对中医标准制定的启示[N].中国中医药报,2010-02-08(3).

[15]李超群,郭义,孟向文,等.周而不比定中医标准[N].中国中医药报,2010-03-11(3).

[16]赵臻,杨海丰,孙扬波,等.中医药标准化信息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2):49-52.

[17]宋晓婷.中医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的渗透[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12):3-4.

(2014-01-25收稿 责任编辑:曹柏)

Research Progress and Thoughts on Standardiz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 oxibustion in China

Li Mingyue,Chen Bo,Chen Zelin,Guo Yi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a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treasures,relatively has the advantage of establish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s.The development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acupuncture andmoxibustion can further promote their glob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work progress,work achivemen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points out themain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tandardization in China.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Standardization;Research progress

R245-0

A

10.3969/j.issn.1673-7202.2014.10.04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编号:ZZYS-20110033-1,ZYYS-2009-0009-9)

郭义(1965—),男,教授,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经穴的科学基础、刺络放血、针灸标准化,E-mail:guoyi_168@163.com

猜你喜欢
针灸学针灸中医药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高职高专针灸学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针灸学教学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