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娘子传奇
——记莱州市农机手贾晓丽

2014-04-05 12:25
山东农机化 2014年1期
关键词:莱州市铁娘子农机手

本报特约记者王帮高

铁娘子传奇
——记莱州市农机手贾晓丽

本报特约记者王帮高

初识贾晓丽,是在一块刚刚收获完花生的空地里,此时她正在驾驶一台欧豹1004型拖拉机进行机械旋耕。见到有人来访,贾晓丽慢慢地减速并熄火停车,微笑着从驾驶室走出来。这位热情的女机手,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身体结实,皮肤黝黑,说起话来快言快语,人送外号“铁娘子”。

走进贾晓丽家的农机大院,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从大到小整齐排列的5款不同型号的拖拉机,2台大型小麦和玉米联合收获机。大院外,还陈列着各样型号的旋耕机、播种机、还田机和深松机。这位外柔内刚的女子,从来没想过会与农机“牵手”,而且一牵就是28年。在这二十多年间,她也时常“喜新厌旧”,看见新农机,便蠢蠢欲动。她先后经历了从小四轮、上海50、背负式小麦联合收获机到大马力四轮驱动的拖拉机和自走式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等过程。年年被当地农机部门推荐为农机技术和新机具推广的先进标兵、农机战线上优秀操作能手和全市“三八红旗手”。

外号“女汉子”

当下,荧屏和网络上比较流行“女汉子”一词。而这一“称号”贾晓丽已经用了15年。

贾晓丽初中毕业后就跟父亲学开拖拉机,从此与农机结下不解之缘。当然,看到女儿喜欢上拖拉机,父亲一直不解,并不支持一个女孩子将来天天与油污打交道。从小独立、自主、强悍、干脆、利落的性格,让她暗地里与父亲“偷”学了不少技术。

成年之后,正是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后的第5个年头。能够独挡一面的贾晓丽,驾驶技术已经相当熟练。父亲看她操作农机象那么回事,一时拗不过她,就把一台半新的小四轮拖拉机交给她经营。

要干,就得干出点名堂。从小争强好胜的贾晓丽,暗自下定决心,要让父亲刮目相看。

80年代中后期,依靠农机搞运输在当地很是风行。莱州地处沿海,石材业十分发达,从采石场运送碎石进行填海建港,是当地农机手发家致富的一条重要创收门路。

搞这样的短途运输,全是男人干。可贾晓丽偏偏不信这个邪,男人能干的事女人也一样能干好。于是,人们经常看到一个女机手拉着满满一车石头,穿梭在山海之间,每天往返两趟,即使天气十分恶劣,她也从未间断,这样的活一干就是两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白手起家的年轻女子,靠自己不懈的努力,成了八十年代末期在当地农机界最早成为万元户的女代表。

按理说,一个年轻女子,挣够了嫁妆,该到谈婚论嫁的时候了。不少亲朋好友纷纷劝她,这些年够辛苦了,该找个对象嫁了。贾晓丽终究舍不得离开这个经营多年的行业,舍不得扔下与自己朝夕相处的“铁牛”,最终,她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1991年,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在全国刚刚兴起。最早发现这一商机的贾晓丽,拿出全部积蓄拿购置了一台上海50型拖拉机和一台背负式小麦联合收获机,单枪匹马开赴外地,开展小麦机收跨区作业。

20多年过去了,贾晓丽的收获机先后换了4台。现在,贾晓丽外出跨区作业不再是孤身一人,而是成群结对。每年莱州市组织小麦“西进东征”出征仪式上,总少不了贾晓丽从容出征的身影。方圆百里,“铁娘子”、“女汉子”、“霸王花”这些称号在贾晓丽身上得到了诠释。

挑战“纯爷们”

技高人胆大,这话用在贾晓丽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三年前,莱州市组织开展“福田雷沃杯”农机技能竞赛。为保证竞赛公平公正,莱州市农机局分别抽调了业务、推广、维修、生产企业等方面的专家,担任竞赛裁判。来自全市各镇街代表队的17名选手,通过理论知识考试、操作技能考核等项目的角逐,一比高低。

贾晓丽作为全市唯一的女农机手,代表朱桥镇参加比赛。在拖拉机“挂接”一项比赛中,她沉着冷静,前进、后退、倒桩,与翻耕机械装置对接,场地演绎,做到脚不沾泥,不到5分钟完成整个操作,“挂接”完美融合,分毫不差,精湛而又娴熟的技艺使前来观摩的操作手目不暇接、大开眼界。

一个机手技术的好坏,要看现场的比试。大型旋耕机“挂接”比赛,选手要在十五分钟内完成对接,并进行场地演绎旋耕作业,驾驶大型拖拉机绕“8”字形行驶、倒车,机车运行误差绝对不能超过10厘米,而且也不能触碰两边的黄线,所以平时基本功一定要扎实。

大拖“挂接”结束后,又进行了耕地、整地两个作业层次的表演。在比赛现场,贾晓丽严格按照耕深均匀一致、覆盖严密和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努力达到边成线、角成方、行端直、不断垄。杰出的表现,精湛的演技,赢得现场阵阵喝彩。

两轮比赛结束后,贾晓丽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排在她之后的一些年轻男选手不服输,想找机会向她挑战。去年冬天,阳光工程农机维修培训班上,三年前想和她比试的那位年轻人,真的找到了她。

“比就比,谁怕谁?”贾晓丽不假思索地说道。

这次比赛内容,由那位挑战者指定,利用培训班进行教学用的发动机比试机器修理项目——分解发动机。

40分钟计时一开始,贾晓丽便亮出了看家绝活:看、听、摸、试……十八般武艺全派上了用场。接着检查所需的工具、量具与零件、设备,迅速卸下汽缸盖上的附件,拆下汽缸盖总成……修理汽缸盖,镶配气门座圈,铰削气门座,研磨气门……组装发动机,更换活塞环,将活塞环连杆组装入汽缸,装配正时齿轮……她手脚麻利,动作连贯,不到30分钟,这台S195型柴油机就按规定修理好了,那位年轻小伙子佩服得五体投地。

村民眼中的“农田保姆”

贾晓丽不仅是一名好机手,也是有名的种地能手,除了种完自己60多亩地以外,她还经常帮助乡亲们进行农田作业,也有人习惯性地称她为“农田保姆”。

贾晓丽所在的山上杨家村,地多人少,全村700多人口,拥有3000多亩土地,人均占有耕地3亩多,而村里又以老人妇女居多,大部分农活都由她来做。一位上了年纪的老村民说,“早先自己跑前忙后,收完玉米再种麦子,少说也得折腾个把月。如今贾晓丽带领一帮人提供保姆式农机家政服务,俺家的三十几亩地,全部交给了她,收和种都不用管,真省心了。”

去年入冬以来,贾晓丽和她的姐妹们把自己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和小麦播种机都仔细保养了一遍,存入库中。一有空闲,她就到田里转悠,看看自己播种的小麦长得怎么样。

去年三秋,贾晓丽收获玉米1500多亩,播种小麦2500多亩,大部分采用免耕播种和精量播种。她把每一块地的主人姓名、土地面积、播种时间、土壤墒情、大约的用种量、化肥使用量,以及是否实行保护性耕作等信息都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在查看的过程中结合小麦长势,把各种信息进行对比,以找出最佳的排种量和播种时间及播种机适合的镇压强度。

当看到有户村民的麦苗明显过密、麦叶细长、有疯长势头时,她记起来,当时播种是9月16日,那位村民怕秸秆还田后,麦种落干,要求她调大排种量。去年秋天雨水较多,气温较高,造成疯长。她都详细记下。她还对偶尔出现的断垄现象和地头缺苗进行分析,以求来年尽量避免。

猜你喜欢
莱州市铁娘子农机手
酒心糖
我和我的家乡
山东莱州市加快推进石材产业整合
农机手职业病患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莱州市郭家店镇采叶苗木园艺场
“铁娘子”董明珠:最好的爱是给儿子发展的空间
“新铁娘子”能弥合旧裂痕吗
江南春·农机手
塑造农机监理新形象从“窗口”开始
浅谈阿勒泰地区加强农机手技能培训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