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县级兽医实验室的经验和体会

2014-04-05 14:10张永勇吴小林肖港会邓玉华李红波邓朝阳湖南省邵阳县畜牧水产局4221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11期
关键词:畜牧兽医防疫

张永勇 李 罗 吴小林 肖港会 邓玉华 李红波 邓朝阳(湖南省邵阳县畜牧水产局 422100)

利用县级兽医实验室的经验和体会

张永勇 李 罗 吴小林 肖港会 邓玉华 李红波 邓朝阳(湖南省邵阳县畜牧水产局 422100)

邵阳县兽医实验室得到各级畜牧、财政部门的重视,各类必要仪器大多数得到了采购,技术人员得到了培训。经过畜牧局领导和兽医实验室人员的共同努力,2011年在全市率先通过了农业部的兽医实验室考核,2011、2012、2013年在省级检测能力大比赛中都取得优秀的成绩。每年所联的乡各项工作业绩在局里的排名都在前列。在上级畜牧和财政部门的支持下,畜牧业养殖小区或规模养殖场开展了兽医实验室技术服务的研究及推广应用工作。(1)开展了主要疫病抗体的检测,进而指导其科学免疫,提高了免疫的均匀度和抗体滴度;(2)对药敏技术进行了简化,配合兽医临床用药,成功地治疗了多起细菌耐药病例,减少了损失;(3)开展了疫病监测工作,帮助规模养殖场确诊了部分疾病,为治疗和处理动物疫病提供了依据。

1 取得的经验

1.1 兽医实验室工作是提高兽医防疫水平的重要载体 随着交通的便捷,动物及其产品的贸易日趋活跃,疾病的传播更加快速,也更加复杂。同时,新的疾病不断出现,如高致病性禽流感可以感染人,并且全球流行;猪病中出现了蓝耳病。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兽医防疫及诊疗技术不能满足畜牧生产的要求。当前,基层养殖业由于规模小,知识与实验条件受到限制,还不能够利用实验室的技术指导防疫。兽医临床也只能依靠诊疗人员的经验予以诊治,有时出现误诊误治。如果能在畜牧业生产第一线采用实验室技术,例如开展抗体检测、药敏实验等项目,就可以做到防疫心中有数、治疗细菌性疾病科学有据。所以,在基层畜牧业全面推广实验室技术服务能够把我国兽医服务水平推进到一个新台阶,是一个革命性举措。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建设兽医实验室的重要意义,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动物防疫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实、完善各级兽医工作机构的设备、条件,建设各级各类兽医实验室,提高诊断、检测能力。湖南省非常重视,各级财政和畜牧部门加大投入,进行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湖南所有的县级实验室已初步建成。

面向生产一线不断推广普及实验室技术是今后我国兽医事业发展总趋势。在基层运用实验室技术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如通过抗体检测来指导防疫,根据免疫20d后监测,禽流感H5平均滴度达9.1log2,新城疫滴度平均达8.5log2,分别比没有运用这一技术的鸡场的抗体水平提高28%和35%,而且免疫均匀度提高;运用药敏技术治疗细菌性疾病缩短了治疗时间和提高了用药准确性。

1.2 建设使用实验室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兽医实验室的工作对象包括病畜禽以及有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害微生物泄漏传播,引起疫情流传扩散;二是感染实验操作人员;三是微生物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变种,传染性或致病性增强。此外,实验室的试剂也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为了规范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国家农业部于2003年颁布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200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6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又出台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这些条例法规在全国的范围内都有强制实施力,无论在哪一级哪一部门的兽医实验室都应得到严格遵守。在充分重视生物安全的同时,兽医主管部门不应因兽医实验室存在而生物安全风险而因噎废食、限制实验室技术在基层的推广应用,而应加强监管与指导,鼓励发展,使生物安全措施与其相应的级别要求相适应。开展常规病原菌的鉴定、药敏试验、寄生虫病诊断、血清学检验和抗体监测的实验室达到生物安全一级标准。

1.3 立足实际需要,又省又好地建造兽医实验室 适合在基层推广实验室技术必须满足几个条件:一是为基层所必须,对一线的畜牧生产指导意义重大;二是实验室仪器投资要节省,实验耗材要廉价;三是操作要简单,人员培训要容易。针对目前现状,推广应用了抗体检测技术和常见耐药性细菌的药敏试验。就肉鸡而言,检测了H5、H7禽流感抗体、鸡新城疫抗体;根据个别场的发病,做了鸡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的药敏试验。抗体检测实验的主要仪器配置为离心机、移液枪、冰箱等,试剂主要是诊断抗原;药敏试验的主要仪器配置是生化培养箱、超净台、高压灭菌锅等,耗材主要有商品化的药敏试纸及培养基等。这些仪器共需投资4.5万元左右,做一次药敏试验的成本约25元。为了节省投入,兽医主管部门建立的各级实验室不仅仅是作为动物防疫监督的一个手段,应当强化服务功能,充分挖掘实验室资源潜力,开展一些基层急需的服务项目,具体承担起推广实验室检验技术的任务。针对当前兽医检验条件比较落后的现状,可以加强卫生部门的联系,利用其检验资源,医院、县级疾控中心、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设有检验科室,可以提供一些检测服务。

1.4 实验室工作应当与畜牧生产相结合、与兽医临床相结合、与农业兽医行政部门疫情监测相结合 基层兽医实验室要紧紧围绕畜牧生产的目标、任务,确定开展的检测项目,为生产服务。从这点上看,基层的实验室与官方兽医的实验室是不一样的,后者偏重于对防疫任务的督促与疫情的鉴定。实验室应当能满足兽医临床提出的要求,检测数据也应在兽医师的指导下运用。农业兽医行政部门应当重视生产一线的实验室建设,加强指导与管理,建立信息共享,弥补一线监管力量的薄弱,发挥在疫情监测方面的作用。

1.5 积极扶持,加强监管 鉴于基层兽医实验室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应鼓励畜牧大场、专业合作社和畜牧业比较集中的区域建设实验室,在资金上、技术上予以充分支持。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检查是否配备了生物安全设施、环境保护设施以及相关的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

2 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够高 很多县级兽医实验室没有真正利用起来与生产相结合,仅仅用于应付检查,完成上面下达的任务。许多人认为实验室工作只是走走形式,有时仅凭以往情况随便写几个数据应付了事。

2.2 县级兽医实验室结构布局不合理 县级实验室要求建设面积至少200m2,很多兽医实验室建设面积达不到要求,实验室在结构布局上不能完成功能分区。

2.3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不到位 作为基层兽医实验室,一般不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但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仍有隐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病原微生物从实验室泄漏引起疫情流传扩散。(2)病源微生物在实验室的特殊条件下容易产生变异,能使病源微生物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增强,甚至出现对人有致病性的毒株。(3)实验的试剂和废弃物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污染,部分县级兽医实验室没有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处理;(4)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实验室就建在办公区,在城镇中心,存在很大的生物安全隐患。

2.4 实验室仪器设备配套不合理 县级实验室在设备采购中未考虑本县畜牧业发展状况和实际需求,一味追求精密昂贵的设备,导致购回的设备被闲置。也有一些实验室在计划购买仪器设备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购买相关配套设备,同样造成设备无法使用。

2.5 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素质较低 有的实验室的技术人员是兼职,有些根本就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对实验室操作技术不精通、不专业。

2.6 实验室管理和操作不规范 很多实验管理和操作规范制度不完善,有的仅停留在建立制度和操作流程规范上,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真正实施。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化学药品试剂摆放不规范,很多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摆放凌乱,要用的时候取出来,用完了又放回原处,比如把离心机、显微镜、玻璃器具、微量震荡器、细菌过滤器等摆放在一起。设备对摆放的位置是有特殊要求的,如有的要求防静电,有的要求空气流通,有的需要放在靠近水的地方等,这就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合理地摆放仪器设备。在药品储存摆放方面,有些实验室没有专门的药品试剂柜,有些药品试剂柜里的东西很杂乱,文件、兽药、口袋、天平、碘酒等都混在一起。

2.7 财政投入经费不足,监测工作开展不平衡 由于实验室资金来源单一,有些国家级贫困县或偏远山区的养殖场之间距离远,由于经费所限,监测的频率、范围、数量受限制,造成监测工作开展不平衡。

3 体会

3.1 加强重视,转变观念 首先要尽力争取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加强兽医实验室的软件和硬件建设,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的装备水平。要积极争取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支持,大力宣传重大动物疫病监测的现实意义,争取增加专项经费投入。

3.2 严格规范,因地制宜建设实验室 县级兽医实验室建设应以实验室在动物防疫工作的作用为出发点,细化内容,考虑周全,放眼未来,科学布局。通过考核评审、计量认证等方式规范实验室建设。同时,根据各县自身的畜牧业发展状况和疫病形势,因地制宜地建设好实验室。

S815.7

C

1007-1733(2014)11-0050-02

2014–08–29)

猜你喜欢
畜牧兽医防疫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我是兽医志愿者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