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

2014-04-05 14:10玄兆强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山东诸城2622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11期
关键词:实践性畜牧兽医

张 娜 玄兆强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 山东 诸城 262200)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逐年增加,实践性教学越来越成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从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特点出发,构建了畜牧兽医专业“三个模块+职业特长”实践教学模式和“1+6+3”实践性教学体系。通过教学实践的运用,在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课程设计、专业设施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畜牧兽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实践性教学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要环节。然而当前一些高校畜牧兽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明显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无法得到提升,更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1 当前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只注重理论教学,不重视实践教学,仅课程实验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过少,体系单一,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实验、实训大纲的制定与畜牧生产实践相脱离;紧跟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强的生产训练项目明显不足,技术含量不高,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难以满足实践性教学的需要。

1.2 实践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我国高职院校多为新建院校,这些院校本身办学基础普遍较差,实践教学基本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实习实训设施不健全,缺乏完善的校内实训室和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更是少之又少;实践教学建设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速度。学生在校期间,难于形成多环节、连续性的实践训练活动,实践能力较差,对培养本职业岗位的综合技能不利。

1.3 实践教学考核制度不完善 当前许多高校职业教育只注重理论考核,不重视实践考核,考核方法简单,形式单一,缺乏对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测试环节,实践教学的考核力度普遍低于理论教学,随意性大,这些都不利于引导学生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自身能力的培养。另外要把行业资格的考核方法引入到实践教学中来,作为有力补充。

1.4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要求有很大差距 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实践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以往的师资队伍建设中,只注重教师的理论进修,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部分教师参加专业实践锻炼的机会较少,专业操作能力不强,不能熟练指导学生的生产实践,缺乏实践工作经验,以致教师无法适应高职高专教学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更谈不上服务区域经济和指导行业生产。这些都与高职教育所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存有一定的差距。

2 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对策和措施

根据山东省畜牧业主要以猪、禽、特种经济动物三大块为主的特点,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应包括课程实验、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实习、养猪生产实习、养禽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参观调查(猪、家禽、水貂等)方向技术强化班、社会实践等环节。

2.1 合理设计实践教学课程 (1)构建畜牧兽医专业“1+6+3”实践教学体系:“1”是指以就业能力为导向;“6”是指6个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校内实训、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第二课堂、社会实践;“3”是指3项技能,包括基本操作技能、专业实践技能和综合实践技能。①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计划的制定,就是要解决畜牧兽医专业应开设哪些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应开设哪些实验项目,应达到什么效果,学时数是多少,对必需的专业技能,要达到什么效果,怎样进行技能考核等。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中,要构建有相对独立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②实验大纲制定:学院需要增加基础实验、基本技能操作比例,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水平。首先,要提高实验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比例,使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齐头并进;其次, 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培养目标,以基础实验、基本技能操作实验、综合实验等几大模块开展实验工作。③实训大纲的制定:技能训练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将校内课堂实训与学生参加生产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生产实践的方式有到企业参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实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课堂训练主要是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由任课教师及时组织针对课堂内容的实验训练方式,而其他技能往往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一般会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1个月至1.5个月左右的生产实习,让学生能及时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建立“三个模块+职业特长”的教学模式:“三个模块”是指养殖技术模块、营销和加工检验技术模块和兽医技术模块,通过这三个模块学生可以学习完整的配套技能,发展个人兴趣爱好,也就是职业特长的培养。按照山东省经济发展的特点,畜牧兽医专业重点分析了养禽、养猪和养殖毛皮动物为主的三个方向以及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兽医技术员、营销员、畜禽饲养技术员、兽医实验室技术员等,并根据这些具体工作,归纳总结出家禽、猪、水貂等毛皮动物的饲喂技术、疾病防治技术以及动物传染病检测等多个典型的操作技能。(3)加大实践性教学比例:加强实践性教学,不断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比重,改变实践性教学比例偏低的现象,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比例的合理化,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之比逐渐达到1:1。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可以多到畜禽养殖场、经济动物养殖场等大型养殖场进行顶岗实习、参与生产各环节,熟悉动物生产的各个流程,如畜禽生产技术、畜禽疾病免疫接种技术、畜禽常见病的防治技术等,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2 配套专业设施建设 为构建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学院逐步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配有动物病理解剖、动物手术、普通病诊疗等方面先进的化验、检测仪器设备和本专业技能训练的实训场所,同时还有特种动物生产、猪生产、禽生产的饲养场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完全可以满足学生校内课堂的实训操作演练。院外基地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与本地多家大型的养禽场、养猪场、特种动物养殖场签订了生产实习协议,为学生的校外实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3 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实践性很强的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所占的比例要超过30%,甚至达到50%左右。对于专业课程,主要采用“教学做一体化”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考核,针对每个学习情境,考核评价由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实训企业基层管理者共同评价,工作过程及业绩考核占70%,期末考试只占30%。这样既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果和乐趣,也能使其掌握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构建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学院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从企事业单位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担任一些专业技能课的教师,使其在和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促进学校教师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社会技能,对现有教师进行职业培训,采取企业挂职锻炼,顶岗锻炼、院内基地锻炼和疾病诊断技术指导等多种途经来提高专业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

从加强构建畜牧兽医实践教学体系以来,学院加大了实践性教学的比重,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踏实肯干,能吃苦耐劳,深受企业好评。高校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必须通过不断探索、深化改革,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创造更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1]李文华.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010(8): 112-113.

[2]吴科榜, 满初日噶.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28(1): 89-92.

[3]尹荣焕, 白文林, 刘明春等.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2010(1): 155-156.

[4]朱梅芳.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 2010(9): 218-219,221.

[5]金光明.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案[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18(5): 55-59.

[6]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 2004, 7(5): 10-15.

[7]李宜祥, 董明辉.高等农业院校创新教育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 高校研究版, 2000(12): 24-26.

[8]任启瑞.浅谈我国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7, 28(5): 139-140.

[9]刘进辉.动物科学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 25(9): 1l0-l19.

[10]金光明.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案[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 18(5): 55-59.

[11]洪奇华.提高动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与措施[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5(2): 74-75.

[12]余才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 2007(1).

[13]郭少东.高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 2008, 1(10).

[14]马衍忠, 马文芝, 王学玲等.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探讨[J].天津农学院学报, 1999, 6(2): 58-61.

猜你喜欢
实践性畜牧兽医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我是兽医志愿者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