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刺血拔罐治疗糖尿病52例

2014-04-05 18:57潘庆兵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餐后三焦空腹

潘庆兵



针刺配合刺血拔罐治疗糖尿病52例

潘庆兵

(浙江省兰溪市中医院,兰溪 321100)

针刺疗法;糖尿病;刺血疗法;拔罐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西医治疗虽疗效确切,但副反应大。笔者采用针刺配合刺血拔罐治疗糖尿病52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2例糖尿病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67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6年;空腹血糖最低7.3 mmol/L,最高7.6 mmol/L;未经药物治疗19例,已服药但血糖控制不佳33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①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②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 ≥11.1 mmol/L,再重测1次仍达以上值者;③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 h血糖≥11.1 mmol/L者。合并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糖尿病肾病等明显并发症者不纳入观察范围。

2 治疗方法

取地机、漏谷、三阴交、阳池、胰俞(胃管下俞)。常规消毒后,选用0.25 mm×40 mm毫针,三阴交、漏谷、阳池采用直刺,地机以与皮肤成45°角向后斜刺向肾经,得气后行捻转平补平泻,留针30 min。胰俞采用刺血拔罐。针刺治疗每星期3次,10次为1个疗程;刺血拔罐每星期1次。治疗期间控制甜品摄入,日常饮食如常,不加药物控制,已用药者空腹血糖降至8.0 mmol/L以下后停药。每2星期检测血糖1次。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检查正常。

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检查较前下降20%以上。

无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变化。

3.2 治疗结果

52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22例(6例随访2年未发),好转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5%。

4 讨论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选取足太阴脾经地机、漏谷、三阴交三穴,在人体全息论中分别对应上、中、下三焦。三阴交为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三经交会穴,蕴藏着肝、脾、肾三脏之阴,有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调和气血之功。漏谷主沉降脾经阴浊,其旁为新发现之“胰腺穴”(位于胫骨内侧髁与内踝高点中央,胫骨内侧后缘1寸处),亦对应胰腺。地机为脾经之郄穴,向后斜刺向肾经,意为脾肾同治,使清气升、浊气降。李时珍将“胰”认为三焦发源处,三焦者纵横上中下,主持诸气、通行水道。故加三焦经原穴阳池,加强气化水液之功。胰俞是对增强胰腺功能有特殊功效的经外奇穴。诸穴合用,使升降有序,健运有常,气血得化,脏腑百骸得以濡养,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2013-08-05

潘庆兵(1976 - ),男,主治医师

1005-0957(2014)01-0043-01

R246.1

B

10.13460/j.issn.1005-0957.2014.01.0043

猜你喜欢
餐后三焦空腹
采血为何要空腹
自由散步乐成一派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三焦“筋膜”说——从筋膜学角度认识三焦
浅谈餐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空腹喝水
三焦和心包相互关系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