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导赤散治疗小儿口疮心脾积热证32例观察

2014-04-05 22:14杨丽霞李乃庚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心脾口疮病证

张 妍,杨丽霞,李乃庚

(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1)

加味导赤散治疗小儿口疮心脾积热证32例观察

张 妍,杨丽霞,李乃庚

(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1)

目的:观察加味导赤散治疗小儿口疮心脾积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用加味导赤散,对照组30例用利巴韦林颗粒剂。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75%,对照组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导赤散治疗小儿口疮心脾积热证效果良好。

小儿口疮心脾积热证;加味导赤散;对照治疗观察

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笔者自拟加味导赤散治疗小儿口疮心脾积热证32例疗效良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2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4岁,平均2.85岁;病程3~5天,平均4天。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4岁,平均2.75岁;病程3~5天,平均4.2天。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堂实用儿科学》[2]。颊内、齿龈、上腭、口舌溃疡或糜烂,周围黏膜红赤灼热,疼痛烦躁,面赤口渴,或伴发热,小便短赤,舌尖红赤苔薄黄,脉细数或指纹紫。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加味导赤散。生石膏30g,熟大黄3g,连翘10g,莪术10g,芦根30g,灯芯草5g,生地黄10g,通草5g,淡竹叶5g,甘草5g。水煎分2次服,1~2岁每次服1/2剂,3~4岁每次服1剂。

对照组:用利巴韦林颗粒剂口服,1~2岁50mg、每日3次,3~4岁100mg、每日3次。

两组疗程均为3天。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主症积分为0,总积分减少大于等于0.8。好转:症状体征大多消失,主症积分0.333~0.667。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主症积分减少小于0.333。

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4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25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 论

口疮是以口颊、唇舌、齿龈、上颚等处出现溃疡为特征的口腔疾患。内因为婴幼儿血少气弱,黏膜柔嫩,不耐邪热熏灼或久病体虚。外因为调护不当,感受风热之邪;或喂养不当,恣食膏粱厚味,过食辛辣刺激之物;或口腔不洁,秽毒内侵等。心开窍于舌、心脉通于舌上,脾开窍于口、脾络通于口,肾脉循喉咙连舌本,胃经循颊络齿龈,故无论外感、内伤,凡化热、化火者均可循经上炎,熏蒸口舌而发病。

加味导赤散方中熟大黄、莪术通腑泄热、消积导滞,连翘清三焦之热,生石膏、芦根清阳明之热、滋养胃阴,生地黄、灯芯草、通草、淡竹叶清心经之热、引邪从小便出,甘草清热导火、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通腑泄热、清心导赤之效,故治疗小儿口疮效果较好。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7.

[2] 诸福棠,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1.

R272.1

B

1004-2814(2014)11-1013-02

2014-06-25

猜你喜欢
心脾口疮病证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侯氏黑散在糖尿病相关病证中的应用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过桃花村
羊口疮治疗方法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安卧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90例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会泽县一起山羊口疮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