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训练伤常见原因及预防

2014-04-05 21:40刘晓雁
实用医药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训练科目新兵训练新兵

高 伟,靳 兴,刘晓雁

通过对近年来训练伤发生情况分析,每年的新兵入伍训练期间都是训练伤发生的高发期。在不同训练科目中可出现多种训练损伤,其中以急性创伤性损伤多见[1],主要有以下三种:关节损伤、肌肉拉伤和骨折。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是个体因素、训练强度、训练环境以及训练管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关键是通过分析原因,找出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训练伤的发生。

1 训练伤发生的原因分析

1.1 动作要领掌握不协调 新战士刚刚参加训练时,动作要领掌握不熟悉,训练伤预防知识欠缺,尤其是进行器械或障碍物训练时,动作失调变形,因瞬间暴发力作用于肌肉骨骼,或因高处坠落、磕碰,往往导致训练伤发生[3]。

1.2 训练计划实施不科学 训练安排不科学及防护措施不健全是致伤的重要因素。训练科目设置较密集、难度较大、强度较高、体力消耗大、组织方法单一,加之各种检查考核多,训练压力负担大,睡眠休息不足,精神高度紧张等,致使训练伤发生率上升。

1.3 身体素质欠佳 近年来,新战士多为刚毕业入伍的学生兵,入伍前多以书本知识为主,缺乏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肌肉韧带力量较弱,柔韧性较差。到部队后参加高强度军事训练,难以适应训练内容,易造成疲劳损伤。

1.4 心理素质薄弱 部队管控较严格,入伍后不适应部队环境,感到部队生活单一、枯燥,和自己入伍前想象的差距较大,在高强度、高质量、严要求的训练中,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对军事训练的思想准备不足,对训练产生畏难情绪和紧张心理,训练中注意力分散或情绪激动,易引发训练伤[4]。

2 训练伤的预防措施

2.1 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针对新兵入伍动机多样、当兵动力不足等新情况、新特点,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入伍教育和心理疏导,加强心理训练,帮助新兵提高心理素质,消除恐惧感、紧张感,克服胆怯心理,尽快适应军营生活,掌握训练动作要领和技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5]。

2.2 做好预防常识教育 坚持落实卫生课制度,适时组织训练伤预防知识讲座,让新兵了解人体基本结构、功能和易发生训练伤的关节、部位,掌握不同季节、时机、训练科目常见训练伤发生的规律,训练伤发生的先兆和伤后自救互救技能。

2.3 做好训练防护措施 在组织训练时,主管人员做好动作演示,详细讲解动作要领、注意事项。训练前检查设施、器材、装备,确保安全。障碍训练时,在障碍物旁设专人保护,防止意外发生。

2.4 做好合理科学施训 训练部门制定训练计划时,要从实际出发,结合部队训练任务,考虑战士的身体、心理素质,既要保证训练任务顺利完成,又要保证训练质量稳步提升,科学施训,灵活安排[6]。要遵照循序渐进原则,按照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先小后大的顺序,逐步提高训练强度和难度,根据训练科目内容和身体负荷,按照训练强度大小交替进行,避免长时间单一动作,适时组织休息。组训者不可盲目追求训练速度,加大训练量,延长训练时间。训练前要做好热身运动,以全身微出汗为宜,禁止一开始训练就进行高强度运动。大运动量后不要立即停止,进行放松整理活动。

2.5 做好医学保障监督 在新兵训练期间,要指派专门医务人员负责,了解战士身体、心理情况,深入训练场,进行伴随保障,遇有训练伤发生时及时处理。并及时发现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调整训练计划。观察参训人员身体状况,防止人员带伤参加训练。

[1]蒋正杰,张晓辉,黄光亮.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0(10):1046 -1048.

[2]周丽春,阿依努尔.新兵训练伤的预防和救护[J].西南军医,2008,10(3):138 -139.

[3]谢喜强,杨少峰,林 云,等.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的规律及预防对策[J].海军医学杂志,2003,30(1):1 -3.

[4]张青森,张立昌.新兵军事训练伤563例分析[J].沈阳部队医药,2008,9(5):317.

[5]兰永胜.新兵训练伤的原因及预防[J].西南军医,2010,2(3):553-554.

[6]黄昌林.军事训练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59-164.

猜你喜欢
训练科目新兵训练新兵
某型全动模拟机起落架仿真控制电路改进实现方案
新兵,请入列!
“爱心班长”与新兵训练
吉林省消防训练科目乳酸代谢特征及实践研究
陆军特殊专业新兵训练期间卫勤保障的做法与体会
点亮初心,打造出版精品——出版新兵成长记
歼—15首次在南海起降
炮炮 向前冲之新兵训练营
新兵训练骨干集训工作的重点与对策
领着“新兵”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