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

2014-04-06 21:36李晓民
陕西水利 2014年1期
关键词:周至县灌溉工程节水

李晓民

(周至县田惠渠管理站 陕西 周至 710404)

周至县作为黑河水源地,是西安市区最大的供水基地,同时也是“中国猕猴桃”之乡、西北地区最大的苗木花卉基地,是西安市主要的蔬菜供应地。作为陕西省主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在周至县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无疑对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加强水资源合理分配利用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节水灌溉,是指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其核心内容是对包括地面水、地下水、土壤水和可利用的废水在内的农用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的灌溉工程节水技术。

1 节水灌溉技术的介绍

人们在农业发展道路上的不断探索,使农业水利灌溉方式不断发生变化,节水灌溉的意识和技术也不断得到增强。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其中,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是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关键内容,效果非常显著,主要包括低压管道灌溉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渠道防渗技术、膜上灌技术和改进沟畦灌溉技术等。

1.1 低压管道灌溉技术的节水特点

低压管灌是用低压管道代替明渠输水的一种农业灌溉模式。由于管道内水压力较小,对承压的要求低,一般使用专门的低压管,大大地降低了单位造价。低压管灌在节水、省电、减少渠道占地、提高输水速度、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产量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周至县在哑柏镇上阳化村、西阳化村、哑兴村、五联村等4镇18村就施行了机井低压管道灌溉工程。

1.2 喷灌技术的分类和特点

喷灌是指利用喷头等专用设备把有压水喷洒到空中,形成水滴落到地喷灌面和作物表面的灌水方法,具有节省水量、不破坏土壤结构、调节地面气候且不受地形限制等优点。常用的喷灌方式包括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喷灌对各种地形适应性强,这对于山、川、塬、滩俱全的周至县来说,非常适用。此外,喷灌不仅适用于所有大田作物,而且对于各种经济作物、蔬菜、草场,都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果。周至县作为“中国猕猴桃”之乡、西北地区最大的苗木花卉基地、西安市主要的蔬菜供应地,喷灌无疑将在这里发挥巨大作用。

1.3 渠道防渗的技术和节水特点

在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中,我国一直把渠道防渗技术列入其中,因为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量大,将会有约50%~60%的水无法利用。因此,渠道防渗技术中土料压实、混凝土衬砌、三合土护面、塑料薄膜防渗和沥青护面防渗等技术措施,有效地规避了传统土渠灌溉的缺点,有效地减少了渠道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渗漏损失,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使输水渠道安全得以保证。

2 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对节水灌溉认识不够,不具备水资源危机意识

周至县是黑河水源地,也是西安市区最大的供水基地,但是在目前我国农业用水大规模短缺的背景下,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任重而道远。明显,很多农民群众还没有树立节水意识,更不必谈水资源危机意识。因此,很多群众对节水灌溉缺乏动力,没有积极性。节水意识淡薄,抵触情绪较大,这无疑也阻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以及各项相关项目的推进。

2.2 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力度欠缺

目前,喷、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只是限于经济作物,还需要大范围与大规模的全面推广。这就要求节水灌溉工程的技术培训、技术支持等服务必须到位。但是现实却是,虽然各项节水灌溉工程逐渐进入投资建设阶段,但是往往会由于各种原因,得不到后续的技术支持。因此,对使用者农民群众来说,节水灌溉工程就被束之高阁,毫无用处。

2.3 灌区和节水灌溉工程机制存有很大弊端

存在着产权关系不明、管理职责不清、政事企不分、监督激励机制缺乏、管理粗放、调度不灵活等诸多问题。

2.4 节水灌溉资金短缺而限制发展

因资金短缺,已建灌溉工程缺少维护资金,灌区配套设施老化、多年失修,灌溉效益持续降低,新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配套资金迟迟无法到位,导致无法达到相应发展规模。

2.5 节水灌溉工程设备质量较差。

节水灌溉工程设备质量不一,设备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差,维修服务不到位。很多工程设备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维护维修不及时,导致工程使用寿命短、损坏率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不断推广。

3 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的措施

农业节水既是一个工程、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和经济问题。所以,发展节水灌溉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全面考虑农业节水问题。

3.1 开展节水宣传,树立广大群众的节水意识

发展节水灌溉是我国的一项国策,要推动节水灌溉,首先需要人们在思想上认识它,接纳它,让其建立起“水资源是有限的”思想意识,并让他们知道目前世界面临的水危机问题,在最大程度上变被动节水为主动节水,激发他们在发展节水灌溉中的积极性,从而保证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快速推广,保证农民在节水的措施下增产增收。

3.2 优先在灌溉条件差地区进行推广

周至县山、川、塬、滩俱全,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影响了农民收入。在灌溉条件差的地区,优先开展节水灌溉,既能最大程度的实现有限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又有利于缓解当地粮食产量低,农民生活水平低的状况。同时,通过广泛推广节水灌溉工程,让农民增产又增收,发家致富,在区域范围内也将起到一个示范带头作用,有利于节水灌溉的进一步推广。

3.3 加大政府投入

节水工程一次性投资较大,要求农民投入太多的资金用于发展节水灌溉是不现实的。因此,在节水灌溉的各项工程中,应尽量争取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以“周至县2012年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为例,在该项目中,核定工程概算总投资为100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800万元,成为此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其余200万元由西安市和周至县筹措解决,这样既减轻了地方财政的压力,也大大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有利于节水工程的顺利发展。

3.4 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切勿盲目

在发展节水灌溉措施时,要进行全面的全流域综合治理,要摈弃以前分散、小打小闹以及只针对示范点进行发展的现象,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统筹安排,并打破常规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和模式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措施,在整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以及农民的社会经济水平。以周至县东部尚村镇的4个行政村和西南塬区马召镇猕猴桃示范园为例,区内总耕地面积920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经济果林,2012年以前为纯井灌区,田间输水渠道为土渠,且损毁严重,灌溉水量损失较大。为了推广先进适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用水效率,促进项目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2012年周至县开始建设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尚村项目区为管道输水,灌溉面积7500亩;马召项目区为喷灌,灌溉面积1000亩。

3.5 不断研究和创新节水灌溉的相关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将为水利灌溉系统的将来提供发展动力,要把这项基础打好,周至县水利部门可以组织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发展专门的技术服务公司或者营销与服务培训相结合的经济实体,为节水灌溉在技术咨询、规划和设计等方面提供服务。这样,既有利于推广节水灌溉,又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

4 结论

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是一个以农业节水为中心,综合性很强的体系,它所涉及的科学技术领域较多,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实现节水灌溉工程的推广,任重而道远,我们需不断地从思想意识、制度建设、工作方法、设备技术、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和实践。长期的探索实践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周至县通过节水灌溉的逐步推广使用,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指日可待。

[1]王爽.农村水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浅析[J《].农田水利》.2012,12.

[2]孟春涛.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建设[J《].中国农业科技》,2011,6.

[3]李淑太.水利灌溉中的节水措施[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2,8.

猜你喜欢
周至县灌溉工程节水
坚持节水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程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浅谈周至县老县城城墙遗址保护构想
周至县猪瘟流行情况与防治措施
周至县生态城镇建设研究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