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中的文学意蕴美★

2014-04-07 03:59田波马守恒
山西建筑 2014年30期
关键词:北镇题字辽西

田波 马守恒

(辽宁工业大学,辽宁锦州 121001)

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中的文学意蕴美★

田波 马守恒

(辽宁工业大学,辽宁锦州 121001)

论述了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中的题字、题诗、楹联以及石刻碑文等文学形式在创造山地传统景观建筑的意境和氛围中所起到的作用,分析了这些形式背后的文学意蕴美,为同类型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传统,建筑,文学

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特指在辽西范围内的地处山地地貌当中的以传统风格建造的具有一定历史背景的景观建筑,包括寺庙、道观、城关、亭阁、塔等等建筑类型。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身处辽西山地之中,与山地美景相得益彰,历代的文人墨客名人流连其间,留下了许多题字和诗词。这些诗人身份和地位差异较大,从帝王、官宦、文人到香客、僧侣,使这些相关的文学作品能反映多种人生观、美学观(包括宗教观念)。以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为载体,通过文章、诗句、石刻、楹联和匾额等,不同背景的人以不同的眼光,把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的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让人领略的不只是现有时空里有限的山地景观,而是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的浩瀚时空背景下,辽西山地美景与景观建筑交相辉映的瑰丽画卷。

1 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中的摩崖石刻题字

摩崖石刻题字是文人名人们面对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时的所感所想,借由石刻的形式永久记录下来,使后来的参观者得以领略古人观看同样景致的感受和心情,特别能引发怀古之思。而且石刻题字的书法能给人传统文化美的享受。辽西山地摩崖石刻题字数不胜数,以闾山最多,下面仅简介其中几个典型例子。

这些石刻题字中内容最多的是赞美天然景观的,其文字意蕴隽永。南天门石刻题字。登闾山观音阁途中的南天门,有两大石壁对峙而立,如同一扇天造地设的大门。“门”宽仅供行人通行,为闾山一大胜景。南天门东下角,有一摩崖石刻群,其中以明嘉靖丙戊状元,翰林修撰云岡龚用卿所书,题刻在石匠壁上的“北镇名山”四个大字最为醒目,书法稳健端庄,沉雄有力,大有泰山立地,无可动摇之势,借助这四个字,将闾山景观中最壮观的一处加以渲染,让人豁然明朗,此时此地自己正是身在北镇名山之间。南天门右侧路旁陡壁的平面上,雕刻着明代山西蒲州人张邦所书“极目天表”四个大字,每字1.4 m见方,渲染了闾山之高大巍峨和极目远眺时的开阔悠远。1983年10月,有感于闾山雄奇壮美,当时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写下:“高标北镇,秀耸辽西”,1984年摩崖石刻于玉泉山门外北部悬崖上。

有些石刻题字表达的是当年戍边将士的报国忠心,如“瞻忆皇都”石刻位于南天门东侧石壁,是明代总兵马永所题。字迹端庄挺秀,气势威严,凛然不可侵犯,从中可以领略其大将之风。他还在闾山“白云关”北面的悬空巨石上题有“壁立万仞”,强调白云关的险要。

有些石刻仅是为某些人工景观加以命名。如清代的乾隆皇帝,游览了闾山圣水盆之后,写下“圣水盆”三个大字。闾山以外,辽西山地的很多寺庙也有摩崖石刻题字。如明成化年间,儒将都指挥王锴手书“翠岩山寺”雕刻在锦州翠岩山的山崖上,现在,昔日的寺庙破败,只有翠岩山寺四个大字还依稀可见。

2 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中的楹联

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之殿堂正门两侧,经常题有楹联。多数楹联是以木板刻字后悬挂于明间的木柱之上。辽西山地多石,所以也有些建筑的柱子是以石料加工而成,在这样的建筑上,楹联是直接刻在石柱上的,如锦州潮音洞下院大殿石柱刻联。作为一种传统建筑的装饰手段,楹联既富于书法上的视觉美,又有文字意义上的意蕴美。

题于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的楹联不计其数,这当中,以借描摹周边景物而渲染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所处的仙境一般的氛围为多。如清人李奎麟的题万佛堂联:“壮义郡之大观东望闾峰西临凌水南连峻岭北枕荒边想前朝留胜迹安排这无忧上镜;接福山之一脉高吞旭日低压平沙远对孤城近瞻宝塔登古洞仰佛光仿佛到极乐世界。”将义县万佛堂的优美风景一一道来,令人拍案叫绝。另如,闾山圣清宫西下院前柱:“天开峻岭四处青山围法院;地设名官一湾凌水绕清门。”后柱:“苍岭钟声几度霓裳通上界;长林松影九天仙霭护中门。”既将闾山圣清宫的地点选择与风水形势点明,又把钟声松影的体验引向上界仙境。

有一些楹联是为殿堂所供奉的对象所写。例如,闾山圣清宫武圣殿供奉关羽,其联为:“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友子龙师卧龙龙友龙师。”其下院出巡殿:“凤眼喜看清一统;蚕眉紧锁汉三分。”还有或借景抒情,慨叹世事艰难的,或借禅宗佛理劝人向善的。如清末北镇庙方丈莲蒲撰有一联:“看来世事金能语;想起人情剑欲鸣。”

无论哪种楹联,都是以传统文学的“对仗”方式,深刻昭示着其内在的文字意蕴,拓展着景观意境,强化着人文气息。

3 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相关的诗词

涉及辽西山地景观的最早也是最有名的诗句就是战国时期的屈原在《楚辞远游篇》里发出的对闾山的向往之言:“朝发轫于太仪兮,夕始临乎于微闾”(微闾即指医巫闾山)。与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相关的诗词,主要体现的是文字意蕴与整体审美的交融。例如,历史上描写闾山山地景观和山地景观建筑的很多诗篇,其诗句的意境或高浑激越或淡逸闲适,或豪迈或隽婉。特别是一些诗歌在审美心理上与佛教的禅学有相通之处,重视灵感、神韵和趣味。

3.1 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相关诗词中的书生情怀

金代的进士曾经写过《广宁庙》诗,诗的开篇表达了对北镇山神的祈祭,赞扬北镇尊神的高尚。“千古北宁庙,云楣牓旧题,名乘中祀典,秩赐上公圭。百鬼舆台贱,群山步伍低。地封连蓟北,天遣镇辽西……”诗中也描写了当时北镇庙的荒凉景象:“……桧影森旌节,松声殷鼓鼙。雕梁通蜥蜴,画栋落虹霓。像古虫书藓,庭卑蚓篆泥。……仰视威灵在,潜通肝肸齐。迟迟归未得,残日乱鸦啼。”从景物描摹当中显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但是作者对北镇庙的破败表露无遗的惜惋之叹,使人更能感受到当时人们对闾山的不可遏抑的赞美之情。明代的许宗鲁曾是辽东巡抚,他的《谒北镇庙》广为流传:“名山秋望古三韩,戒晓斋心展壁坛。观阙海光摇远霁,塞垣风力殿余寒。功齐五岳威灵久,品视三公礼数宽。一统华夷归镇静,明禋千载奉祠官。”特别是“功齐五岳威灵久,品视三公礼数宽”这一句,恰到好处地点明了北镇庙在中国古老的山岳祭祀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另一位金代诗人蔡圭写过一首《医巫闾》:“幽州北镇高且雄,依天万仞蟠天东。祖龙力趋不肯去,至今鞭血余殷红。崩云暗谷森云树,萧寺门横入山路。谁道营丘笔有神,只得峰峦两三处。我方万里来天涯,陂陀缭绕昏风沙,真教眼界增明秀,好在岚光日夕佳。封龙山边生处乐,北山之间亦不恶。他年南北两生涯,不妨世有扬州鹤。”将“祖龙驱山”地方的历史传说与景观建筑联系,为闾山的自然风景赋予了深厚的文化意蕴,为景观创造了意境,以意境丰富了景观。

明代的广宁(即北镇)举人冯惟建游观音阁,夜宿山寺作《登观音阁》:“天削孤峰峻,医闾最上头,穷岩还曲径,悬石更危楼。雪瀑千林润,松门六月秋,夜来卧禅房,天汉掌中流。”夜卧禅榻静听飞泉流瀑之声如在耳畔,似在掌中。

3.2 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相关诗词中的帝王感叹

清康熙皇帝有一诗赞道:“名山插霄汉,朵朵青芙蓉。连亘数十里,隐现千百重。迢遥不可极,黛色堆奇峰。窈窕复岝崿,郁郁多苍松。中有桃花洞,杳霞常云封。万古镇幽州,秩祀同岱宗。盼望生引颈,赡顾停六龙。何时一登览,荡涤疏心胸。”这首诗以宏观到微观,总体到局部的视觉进程控制,再由对外在美景的赞叹到对内心期盼的表白,充分显露了康熙皇帝对于北镇闾山的深厚情怀。而几十年后,乾隆皇帝所作的《五排·过广宁望医巫闾山恭依皇祖圣祖仁皇帝元韵》则呼应前者:“海旭凝螺黛,罡风削玉蓉,灵奇经览乍,圣迹蹑寻重。过客群停辔,仙人迥矗峰,徒思山侧径,未抚寺前松。万古为幽镇,千秋溯舜封,崇功标地纪,秩祀偶天宗。嶻嶭疑鶱凤,巉峘突逴龙,盈眸欣积素,步马迟娄胸。”

清朝乾隆皇帝曾经在闾山大石棚内看到石刻东丹王耶律倍所画的逐鹿图,赋诗写道:“深谷栖迟可乐贤,路遥偶来访林泉,东丹潜志读书处,逐鹿成图岂恝然。”他写“翠云屏”的诗:“崔巍孤峰削玉华,山枢旁出古槎枒。何人解事为镌泐,语凿空犹道女娲。”也写圣水盆:“垂崖迸水落丝丝,冬不凝冰事匪奇。应为仙家修养法,将临玉女洗头时。”这位皇帝对于闾山的风景和人文历史确实是非常欣赏的,他的题诗也渲染了闾山传统景观建筑的文学意境美。

4 结语

通过题字、题诗、楹联以及石刻碑文等形式,这些文采飞扬的丽句华章,既赞扬了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的和谐美景,又阐释了辽西山地景观的人文内涵。登山之余,面对美好景致,吟咏这些动人诗篇,更能让人体会古人游历时的心境,会更增兴致,玩味这些风景的文学意蕴,会领悟更深层次的审美情怀。现代的山地景观设计中,借鉴古人的做法,通过文学意蕴的创造和点染,景观的突出特点、历史渊源,甚至场景氛围,都能够得到深化和提升,值得提倡和借鉴。

[1]医巫闾山志编委会.医巫闾山志[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5.

[2]魏士衡.中国自然美学思想探源[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

[3]周维权.园林·风景·建筑[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Literary meaning of the tradition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mountainous region in the west of Liaoning★

TIAN Bo MA Shou-heng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inzhou 121001,China)

The poems,couplets and the beautiful line sculptured or written on the wall or stones about the tradition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mountainous region in the west of Liaoning are the essential parts for creating the traditional artistic conception of the buildings and the environment.By analysis the literary detailson the buildings unveil the innermeanings of these buildings and discover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regarding the relative poems,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research.

traditional,architecture,literarymeaning

TU-05

A

10.13719/j.cnki.cn14-1279/tu.2014.30.008

1009-6825(2014)30-0002-03

2014-08-13★:辽宁工业大学教师科研基金(项目编号:X201236)

田波(1975-),男,副教授;马守恒(1981-),男,讲师

猜你喜欢
北镇题字辽西
花样宇宙世界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辽西地区葡萄园作业历
为《历史教学问题》创刊60周年题字
长白松在辽西地区引种试验
黑果枸杞在辽西地区的栽培技术
北镇市教师进修学校
试论北镇玉米的适宜播期
北镇地区花生不同播期与产量的关系
庆祝本刊创刊二十周年纪念题字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