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分析

2014-04-07 11:25吴建平
山西建筑 2014年23期
关键词:处理机信号线智能建筑

吴建平

(中铁三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提高,人们对居住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另外,受到西方先进国家智能化建筑的影响,我国国内也渐渐开启了建设智能化建筑的旅程,并且受到广大业主与使用者的青睐,而电气设备在智能化建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其施工安装技术决定着电气设备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本文着重分析电气设备的施工安装技术。

本文着重分析、介绍电气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安装技术及其安装施工要求。因为电气设备在智能化建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对电气设备施工安装技术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更好的发挥电气设备的性能。

1 分析介绍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主要设备构成

对于智能化建筑来说,其电气系统设备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设备构成:系统设备(主机、网关、通讯设备、控制屏等)、系统输入与输出设备等。其中输入设备主要有:各种温、湿、压力等传感器以及水流开关,而输出设备主要有各类风门、执行器、阀门等。在智能化建筑中,电气设备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中央处理机系统设备,其包括操作键盘、显示器、打印机等;第二,远程处理机设备,在智能化建筑中常用TA6711与TA6585两种设备,其使用功能相同,而区别只在配置上有不同;第三,总线桥,总线桥是一种通信网微处理器,可以同时对很多个区域控制器以及远程处理机进行连接,从而更好的对其进行控制;第四,元件和控制件的测量,测量元件是由温、湿等传感器构成,而控制件常用的有二通阀、三通阀以及其他型号。

2 分析安装过程中主要技术要求

2.1 针对远程处理机安装的技术要求

根据目前我国智能化建筑来看,各建筑自动控制系统以及各个远程处理机的通信逐渐透明化,所以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行系统控制并且完善。另外一方面,空调机组也受到BAS系统的监控,因此可以将远程处理机放置于其机房中或者机房附近,从而将其他需要控制的设备系统接入到远程处理机输入输出接口上。

2.2 分析BAS路线安装的技术要求

在BAS系统进行布线的时候要考虑到一些线路应由专门的导线进行布线,例如:对于各种传感器而言,其需要采用分槽、分管对电源线和信号控制电缆进行设置;计算机、控制器、网关等在工作接地时需要连接其他弱电接地干线。另外一方面,不同系统电子设备其接地要求也存在着不同,因此,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第一,各种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过程中通常共同使用一个电阻不大于4 Ω,如果单独设置的屏蔽接地,其接地电阻为300 Ω;第二,电子设备接地时,如果该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差则需要与防雷接地分开,分开距离在20 m以内,如果该设备的抗干扰能力较强时,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二者之间的间距调小,但间距保持在5 m以上;第三,为防止电缆的屏蔽层产生干扰电流,则需要处理信号电缆、1 MHz电缆与接地的关系,如果频率在1 MHz以下则可以采用一点接地,如果频率在1 MHz以上就要采用多点接地。

2.3 分析安装输入设备的技术要求

第一,对于输入设备而言,安装位置决定着其性能,因此,输入设备安装于调试、维护比较方便之处。另外对于各种传感器来说,其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以及其设计、产品要求来进行确定安装位置;第二,应注意各种传感器不宜安装在管道焊缝以及边缘上,尤其不能安装在蒸汽放空口、出风口上;第三,在进行工艺管道安装过程中还需要安装各种传感器等设备;第四,风管压力、温度、湿度等开关进行设置时需要在风管的保温结束以后。

2.4 分析安装输出设备的技术要求

第一,在安装输出设备之前需要先进行模拟施工,让风阀箭头、电动阀门的箭头与电动阀门开关、水流保持在一个方向上;第二,为解决电动阀门口径与管道口径不一致的问题,则需要通过渐缩管件来解决,但是阀门口径需要进行计算从而保证其在管道口径两个档次以上。

2.5 关于接地技术的实施

众所周知,接地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人们不小心发生触电情况,同时,接地技术也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被损坏,以至于影响到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那么如何更好的运用接地技术,首先,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对电气设备与大地进行电气连接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其次,进行接地线工作,将钢铁一头顶部削尖并打入地中,从而实现设备与大地之间连接。另外对于接地设备来说,其是由接地体与接地线两者组成,其中接地体有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两种方式,而自然接地体是电气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接地方式。因此,本文针对接地体来分析接地技术,接地体通常是围绕着高压配电室以及低压配电室周围而设置的,与这些配电室以及变压器、室内用扁钢连成一体。为保证外引接地线与高压配电室以及低压配电室中的各个接地设备接地联络线的紧密相连,则需要用螺栓将这些设备外壳与底座紧密连接,从而完成接地技术,给人身、设备等带来较高的安全性。

3 介绍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

3.1 安装线路

进行安装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的主要线路包括:电源线、信号线、网络传输线。

1)电源线。大部分电源线安装材料是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线,其规格为2.5 mm×2 mm,现如今电源线安装技术比较成熟且没有特殊要求,本文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2)信号线。在智能建筑电气设备中其信号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需要选用抗干扰性较强的屏蔽线来做信号线。在进行铺设信号线的时候,需要依据综合布线系统理念进行,其具有的优越性能够使得信号线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3)网络传输线。网络传输线的选用需要综合考虑到局域网的类型、升级特点、数据传输速度、经济因素等方面的问题,从而确定既经济又合适的网络传输线。而网络传输线的材料需要视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同轴电缆应用的比较广泛;另外,还有可靠性能较高的双绞线可供选择。此外,光缆可以应用在干扰较强或通信距离较远的情况下。

3.2 分析介绍安装输入设备的技术

在安装输入设备时,需要选择能够将其性能更好地反映出来的位置进行输入设备的安装,从而使得输入设备更好地发挥其性能,能够更好地使用与检测,并且还能为设备进行调试与维护的时候提供方便。

3.3 分析介绍安装输出设备的技术

在安装电气输出设备的时候,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将安装电气输出设备进行仿真模拟,从而确定其功能的准确性;第二,确定其功能能够准确运作后再进行安装;第三,安装输出设备的时候,需要注意将方向性的阀门与其箭头方向保持一致;第四,若遇到管道口径与阀门口径不一致的情况,则需要进行计算而确定其管径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进而采取措施来缩小管径。

3.4 关于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安装电气设备铺设线路的时候,需要注意每一个细节,例如:胶水的使用,在用胶水的时候需要保证其质量,避免因为胶水失效的问题而出现线路接头断裂的情况。因此,需要通过专门的试验来验证其胶水的强度以及粘度。另外,电气设备的各个控制件以及测量元件需要按照其使用条件以及使用方法来进行安装。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智能化建筑电气设备的各阶段施工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通过这些施工安装技术可以看出电气设备系统对智能化建筑的重要性以及其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极大方便。电气设备系统的应用不仅节约了更多的自然资源,而且其系统设备发挥的作用给人们提供高安全性的保护。因此,对于电气设备系统的施工技术而言,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索,从而使得施工技术水平能够得到提高而造福人类。

[1]王 娜,王 俭,李养锐.计算机网络实验及应用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专业教学综合实验创新基地的研究与实践之一[J].高等理科教育,2006(4):116.

[2]陈建群.基于BACnet的楼宇系统集成[A].建筑电气设计与研究——湖北省/武汉市建筑电气专业委员会二○○九年年会论文集[C].2009.

[3]唐棣凯,熊孝华.现代建筑中电气设备安装的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36):51-52.

[4]李文清,刘前进.专家系统在电厂电气设备缺陷诊断的应用[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

[5]董安平,张雪原,邓明丽,等.直供方式下综合地线对牵引回流的影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1):207-208.

猜你喜欢
处理机信号线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
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研究
迈腾B8L 轿车灯光系统应急模式控制策略及开关监测信号线作用研究
三类矩形微屏蔽线主模截止波长特性的矢量有限元计算
污泥干化处理机翻抛轴的模态分析
一种改进的wRR独立任务调度算法研究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的应用探讨
聊聊蓄电池的那点事儿小小信号线也能让蓄电池亏电
基于VPX标准的二次监视雷达通用处理机设计
能卷铅笔的废纸处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