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海南县乡旧路改造中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2014-04-07 11:25梁春潮
山西建筑 2014年23期
关键词:旧路交通量线形

梁春潮

(海南省公路勘察设计院,海南海口 570206)

1 旧路概况

1)旧路现状。

旧路改造设计,首先要对旧路的平纵面进行调查,旧路进行改造拓宽,技术指标一般需要提高。近年来,海南进行了大量县乡旧路改造升级的项目,建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初,限于当时的建设条件,建设标准比较低,多年来未经过大修,难以满足当今海南交通发展的需要,存在以下不足:a.旧路沿线直线较小且短,曲线设置多,半径小,缓和曲线短或不设缓和曲线。b.由于近年来超重超载和受强暴雨的影响,路面受损严重,普遍存在不规则裂缝,龟裂,坑槽,脱皮及壅包,车辙沉陷等病害。c.路面多为低等级路面,路基窄,视线差,防护安保设施不健全,交通事故频发。d.部分原路为砂土路面,往往造成晴天扬尘,雨天泥泞,严重影响了当地老百姓的出行。

2)旧路改造的设计原则。

旧路改造与新建道路设计方法在内容上,要求上有很大的区别。在确定旧路改造方案之前,应对旧路进行详细的技术调查,通过对道路建设,利用及维护过程的分析,以及现状道路病害的调查来确定改造方案。原则上,应以满足技术标准为主,在达到设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再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做到全面规划,统一安排。海南县乡旧路改建工程,在原有公路线形的基础上进行整改,平纵面线形设计遵从原有的道路,其主要设计标准为:a.公路等级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 km/h,路基宽度为7.5 m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原路作为控制点,充分利用老路,尽量节省投资,减少破坏生态环境。b.路线设计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原路,结合路网规划,交通量等因素进行,尽量避免大填大挖对环境造成破坏。重视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避免明显改变地表水径流机制。c.对于天然河流,设计中尽量不改变水流方向,不压缩,堵塞,阻隔河流,合理设计边沟和涵洞,不破坏现有农业灌溉系统。d.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进行勘察设计,减少工程数量,降低工程造价,使路线设计更加均衡顺畅,与自然景观的结合更加和谐,对路基边坡的防护更加经济和贴近自然。

2 旧路面改造设计方法及思路

1)旧路调查及分析。在旧路改造前,除了解当地环境气候因素外,首先对改造路段的路况进行调查以作为改造比选方案的依据,路面破损状况以病害类型、轻重程度、出现的范围及密度来考虑。交通量预测以交通部颁布的《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方法》为依据,根据改建项目所在地区近年来的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情况,相关地区干线公路网形态,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改建项目可能承担的交通量,为确定项目技术标准,工程方案比较,经济财务效益分析等工作提供依据。对旧路改造进行现场交通量调查,它直接关系到旧路改造建设成本,质量及建成后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准确的交通量能正确地确定道路等级,路面设计厚度,交叉口类型等。如海南澄迈美亭—大丰等17条公路交通量调查数据分析结果,从调查到的各车型交通量构成比例可以看出,在汽车交通出行中,货车占65%,客车占35%,结合交通量数据进行路面结构设计。

2)技术标准的确定。旧路改造大多以农村公路为主,需从实际出发,考虑技术标准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一般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以当前和预测交通量为基础,结合地形地貌科学选用技术指标,把保证行车安全放在首位,县乡道应按照规划的公路等级控制指标,而村道或交通量小于100辆的可突破四级公路控制指标。另外,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应考虑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遵循先通后畅,逐步改善的原则,考虑所建公路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范围和带动作用。如海南澄迈美亭—大丰等17条路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20 km/h,路基宽度6.5 m ~11.0 m,行车道宽度6.0 m。

3)路面结构的选用。路面类型应根据当地交通量,土基干湿类型,地产材料和工程投资等情况确定,根据海南的实际情况,对澄迈美亭—大丰等17条公路进行不同的路面结构方案选用,如海南澄迈县美亭—大丰公路改建工程,路面结构为:20 cm级配碎石基层+沥青封层+3 cm沥青表处面层。海南文昌市文城—南阳公路改建工程,路面结构为:20 cm级配碎石基层+沥青透层+3 cm沥青表处面层,其中K12+165~K12+345段(新南阳街道)路面结构为: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7 cm沥青混凝土面层。海南临高县临城—马袅—墩茶公路改建工程,路面结构为:20 cm天然砂砾垫层+20 cm级配碎石基层+沥青透层+3 cm沥青表处面层,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按JTG 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划要求进行,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

由于旧路改造受地理位置及环境因素客观影响较强,不同的气候区域用同一种方案进行旧路改造,效果是不同的。比如霸王岭—王下的旧路改造中,原先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方案,但该地区山高路陡,雨水冲刷量大,坑坑洼洼,边坡经常滑塌,泥石流多,几经比较修改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4)线形设计。旧路改建在进行公路线形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公路路网现状及其被影响的方方面面,并着重对原有道路的利用,路线方案的主要控制点,与现有的原路及拟建路网布局的衔接。平纵面线形设计应满足技术标准的要求并与实际地形相符合,这样不但可使线形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稠,还可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如海南澄迈美亭—大丰公路改建工程平面线形设计,本项目原路平面线形基本满足三级公路的标准,由于受投资控制的影响,本次主要为路面调整设计,因此,路线平面线形设计维持原状不变,即平面设计线为原路基中心线。路线纵断面设计中,一般按路面加铺厚度进行抬高设计,即在原路面上直接加铺路面各结构层,以减少土石方和提高路基的稳定性,达到控制造价和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3 结语

在充分对现场状况作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海南澄迈美亭—大丰等17条县乡道路的改造设计,提高了本人对县乡道路设计的认识水平,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与实事求是的态度,确保实现设计质量、安全、成本最优化的综合效益。

[1]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2]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3]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

[4]JTG 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S].

猜你喜欢
旧路交通量线形
基于ETC门架数据的高速公路交通量转换探究
短线法预制节段梁线形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分析
京港澳高速公路驻信段改扩建工程旧路车辙病害综合分析
老屋
基于动态差法的交通量监测技术应用
现有管线限制下旧路改造的困境及出路
高速公路补偿交通量模型研究
基于四阶段法的公路交通量预测研究
加成固化型烯丙基线形酚醛树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