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2014-04-08 11:32史旭魁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4年7期
关键词:资产部门单位

肖 霞 史旭魁 王 圣

(首都航天机械公司 北京)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如何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的流失,是设备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相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修订了一系列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对提高固定资产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考核力度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固定资产分类

公司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房屋、建筑物、机械设备、电子设备、运输设备,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的物品,但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要作为固定资产来加以管理。固定资产采购费用主要来源于公司资本性支出计划,主要为技术改造计划和更新改造计划。公司的固定资产是按其基本属性和特征,根据国家编制的《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及固定资产编码管理规则等进行分类及编码,将其分为9大类。即:0类为金属切削机床;1类为锻压剪冲设备;2类为动力设备;3类为电器设备;4类为起重运输设备;5类为工业炉窑及处理设备;6类为木工机械和铸造设备;7类为试验设备;8类为工程机械;9类为杂项设备。统称为机械动力设备。A类为建筑物;B类为构筑物;C类为计量仪器设备;D类为计算机(器);E类为管理用具;F类为工艺装备;G类为传导设备;H类为土地;Z类为其他。

二、新增固定资产的计价、入账和建卡要求与内容

1.技术改造和更新改造项目的管理内容

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规定,固定资产购置安装(竣工)完工后,采购部门应组织施工单位、使用单位等相关人员进行验收,签订项目竣工验收单,由资产管理部、规划发展部、财务部等相关部门共同办理新增固定资产的移交签证手续,并列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

(1)费用管理。项目的决算费用一般包括建筑费用、安装费用、设备费用、其他费用。在固定资产的建账立卡过程中,由于投产时间与资产移交日期存在差异,有的还相差很多。例如,某单位的车体组焊台装置在200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到2009年才建卡入账,由于在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一些设备和土建设施因设计不合理或缺陷等原因已进行更新,而这些资产因未建账而没有办法办理报废手续,造成项目竣工移交资料与实际固定资产实物不符,给今后设备维修改造带来不良影响。

(2)应真实反映资产形成情况。为能真实反映资产形成的情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跟踪完成情况,尤其是投资量大、建设时间长、形成资产价值因素多的大型项目,不但要掌握项目形成固定资产的情况,还应从项目设计到施工、建成投产、办理固定资产竣工移交,都要进行全程的跟踪管理。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详细记录有关参数及数据,主要包括:①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出厂编号及日期、重量、外形尺寸、主要技术性能、附属设备等。②建筑及构筑物名称、面积、结构、特征尺寸、设计单位、施工单位。

具体管理人员要按照固定资产编码管理规则,统一授固定资产编号,并移交财务部门。财务部负责进行费用核算,分摊后办理固定资产转固、列账手续。转固完成后,还要负责发放固定资产变动单和固定资产卡片至各使用单位及资产管理部。规划发展部根据采购部门项目负责人填写的《技术文件交接单》经单位主管领导审批后,将全部商务、技术文件交规划发展部档案室进行资料验收归档。

2.采购程序与要求

在设备采购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应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设备采购及建设工程招标管理办法》执行,在每个项目开工前期,必须做好市场调研、比价和比选工作;设备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万元以上、建设工程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必须按照文件要求组织招标采购;进行技术和商务洽谈,签订购货合同时,必须严格遵守合同审计程序;组织好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的初步验收、安装调试和最终验收工作。要全过程严格执行项目控制程序,禁止任何一项不合理费用支出,确保投资效果。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要严格执行《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管理办法》,及时对项目进行转固及归档,规范归档文件与技术资料,保障项目后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验收程序与内容

设备采购过程中要主要抓好前期调研、设备验收、转固归档3个环节。例如,某单位采购了1台进口卧式加工中心,在项目的实施初期,项目负责人组织技术、使用等相关职能处室人员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与多方厂家技术交流,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的设备生产厂家,走访其用户,了解使用情况,充分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在设备验收阶段,充分做好预验、终验工作。设备在厂家生产完成后,还派出验收人员到厂家进行预验收,对设备的外观、零部件配置、几何精度、位置精度、标准件加工、现场操作、培训等进行全面检查,对查出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完成,避免了设备到我方现场后,再发现问题而处理不方便的情况。设备预验收完成后,安排到我方现场,完成了安装、调试后,还要对设备进行最终验收。验收内容包括:①预验收内容。保证设备运输过程中机床无损伤、精度未丢失。②厂家对我方生产加工的典型工件进行现场工艺编程、实操、培训等,确保尽快投入生产运营。③设备验收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尽快完成设备采购全过程的商务、技术资料的转固归档备案工作。保证后期的审计、维修等全过程管理的资料备查工作。

三、固定资产实物管理

1.固定资产调转与报废

(1)将暂不使用的固定资产,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可以调转与报废。在工艺调整中,固定资产要在公司各部门之间调转。工作流程是:①使用单位填写固定资产调转申请表,经调转部门领导、会计签字,资产管理部同意后,递交财务部门做账务处理。②固定资产卡片和台账应及时变更,最后调入单位凭“固定资产调转通知单”到调出单位检查固定资产状态,清点附件、资料,确认齐全后,提取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报废要本着严肃、认真、慎重的原则。符合报废条件的固定资产经专业部门技术鉴定后,应及时办理报废手续。经审批同意的“固定资产拆除报废申请表”由资产管理部和财务部备案,对固定资产进行调账和财务核销处理。申请报废条件是:①主要结构和部件损坏严重无法修复,或修复费用过大且不经济。②因固定资产陈旧,技术性能低,无利用改造价值。③因事故及意外灾害造成严重破坏,已无法修复。④因改建、扩建工程需要必须拆除。⑤因能源消耗过大,继续使用得不偿失,或因环境污染超过规定标准又无法改造。⑥国家政策规定应予淘汰报废等。

针对使用单位提出的报废申请,会同技术、使用人员等需逐一进行鉴定,确定哪些为技术性能差、耗能高需拆除的设备及设施。例如,某单位20世纪70年代自制的1000 t油压机、6 m龙门刨床等,因报废、处理及时,为购置新设备打下良好基础。可见,在项目更新改造时,项目负责人要协调好相关管理部门及时上报固定资产报废清单,以加强项目的前期管理。

2.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

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就要定期对管理范围内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对在清查时发现的资产盘盈与盘亏问题要严肃对待。对盘盈资产要查清资产来源;对盘亏资产要查清原因及去向,并取得相关证明材料,管理部门要写出专题报告,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才可办理相关手续。故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要认真对待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问题,由此来监督固定资产的形成、使用和处置工作状况。

3.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其他形式

对于连续停用3个月以上的固定资产,由资产使用单位提出《固定资产封存报告》,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进行封存。固定资产封存时,由资产使用单位负责做好清洗、检修、涂油、排除内部积水等工作,保持完好并切断电源,挂上封存标牌。财务部门转入未使用固定资产账户。资产封存期超过1年以上,确认为“不需用固定资产”后,应列入多余闲置资产。

被列为多余闲置、报废固定资产,或封存期在12个月以内暂不使用的固定资产,可采取转让、调剂等多种方式盘活变现,按照《闲置报废设备处置管理办法》,使在此项下的固定资产降到最低限度。例如,2012年共组织鉴定报废设备168台,包括油压机、磨齿机、天车、变压器等。按照《闲置报废设备处置管理办法》,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到现场对报废设备逐一鉴定,分期分批制定出《待处置设备价格表》,定出单台设备的最低限价,会同财务等相关部门共同签字后,报主管经理审批。处置设备时,采用招标形式,价高者中标。原则是所出售价格必须高于最低限价,通过这种方式,及时将报废闲置资产进行处置,既优化了资产结构,又使公司取得良好收益。

四、结束语

为管好、用好、保养好固定资产,建立健全必要的原始记录和完整的技术档案,切实做到资产的动态管理,以监督固定资产的使用和资产的保值增值。首先要建好财务、资产管理和使用部门的三级台账,以便从账、卡、物入手有效的管理好固定资产,及时掌握资产变更情况。其次是按照“谁使用、谁保管”的原则,落实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规范管理程序,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第三,通过不定期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等,确保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够健康和有序开展。

猜你喜欢
资产部门单位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协办单位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