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的研究

2014-04-08 13:18
山西建筑 2014年11期
关键词:民居传统建筑

赵 攀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3)

有关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的研究

赵 攀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3)

研究了传统民居中体现地域文化的相关因素,对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传统民居是地域文化在保存、发展中的精华,以促使人们关注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存在,为建筑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

传统民居,地域文化,建筑,历史

1 传统民居是地域文化在保存、发展中的精华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很多传统文化逐渐受到人们的漠视,人们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水平时,遗失了很多珍贵的文化底蕴;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开始从田园风光中汲取乐趣,开始更倾向于大自然的纯净;一些传统文化和历史性的文物、设施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瞩目。而传统民居正是经济快速发展下的仍能够完整保存的文化载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所以说传统民居是地域文化在保存、发展中的精华。

所谓的传统,不仅仅包括地区独特的物质形态,同时也包括着地区历代相传的思想理念,这在未来的生活中,作为一种信仰而存在,制约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同时,传统也是劳动人民在若干年的经验教训中总结而来的,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我国地域辽阔,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大集体,所以说我国的历史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地域文化的独特性,都在一定程度上指引着族人未来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横跨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两大气候区,所以南北环境条件相差很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出现形态各异的民族特色,为了使居住环境更加舒适,人们不得不根据当地的气候因素和地域特征选择不同的居住方式。比如说,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量比较大,年均平均气温也要比北方高很多,所以南部的建筑物多以防潮、防虫等作为建筑准则,而我国北方地区年均气温较低,在民居建筑过程中多以保暖、抗寒为主,这就形成了形态各异的传统民居文化。

而传统民居的独特性是在部落不断发展中传承下来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这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和风俗习惯,是人们了解地域文化的敲门砖,所以说保护传统对于地域文化的保护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传统民居中体现地域文化的相关因素

我们都知道,不同地区的民居有不同的特点,就像西藏地区的蒙古包,云南地区的吊脚楼,这些传统民居是如何体现地域文化的,是在那些因素上反映出地域特征的,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分析。如果将一个地区历代的传统民居建设,比喻成一个遗传过程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传统民居建设中提取一些优良基因,即建筑精华,包括建筑物的外在形式、部分构件以及建筑物上的饰物、颜色、符号、施工技术等等;这些都是组成地域文化的基本单位,在未来民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建筑的整体风格是区别不同地域文化的关键,它主要是指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在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以及建筑技术的影响下,而形成的综合特质;对建筑风格的认识,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下手;首先是理解建筑形式,就是对建筑物的外部存在形式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分析研究,就好像对一个人的着装进行全面的对比;其次是建筑物的整体性格,这是“与生俱来”的,是伴随着民族文化而产生和发展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受地区气候因素和文化要略以及民族价值观念的影响较大,就像一个人的内在性格一样,除了受父母的遗传基因影响外,还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将建筑性格比喻成一个人的内在心灵,是一点儿也不过分的,它是精神层面、不可轻易改变的特质,就像不同的建筑风格,带给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传统的中国风,就体现出恬雅和柔静,而欧美风就体现出舒适和优越。

传统民居是地域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带有十分明显的地域性和个性特征,它总是与一个地区不可变化的地理因素和气温因素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也受到人文性的影响,例如历史文化、民族习俗、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等等,这是传统民居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从生态观方面来分析传统民居存在的必要性,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是和人们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的,就像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指南针、造纸术等,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以及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说传统民居也是不例外的,在建造过程中,人们会充分考虑到其建筑设计是否符合自身的生存习惯,是否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因素和地理条件,是否能够和周围的自然因素合为一体,这些问题将直接决定着传统民居是否能够顺利的存留下来,而不被实际生活所淘汰;所以说,传统民居即使存在独特的文化特征,如果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也是有可能被遗弃的;这就要求我们将地域文化和传统民居的实用性结合到一起,在确保居住舒适性的基础上掺入更多的传统地域文化要素。

但是就目前来看,传统民居和地域文化的宣扬,并没有发挥十分明显的效果,传统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都被慢慢忽略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传统文化已经失去存在的价值,它们仍旧是历史存在的证据,在分析研究两者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时,我们认识到,要想将优秀的地域文化保留下来,就需要在传统民居建筑中适当的融入现代文化。

3 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在建筑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振奋民族精神的主要手段,然而未来的建筑行业,逐步实现现代化和先进化是必然要求,如何才能做到两者的融合和相互协调是今后建筑施工首要解决的问题。在发展地域文化的过程中,对传统民居建筑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继承和摒弃是建筑产业要特别注意的,因为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不是完美的,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是验证传统文化存在的主要标志,在未来的继承发展中,我们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和创新。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是和部落生存紧密联系的,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具有非常复杂的关联,它的多元性决定了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所体现的地域性;所以我们认为传统民居的建筑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积淀下的精髓,是我们要特别保护和特别继承的主要内容,在实现民族性和现代化结合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要超越简单的模仿,要真正体会到民居建筑背后的精神寄托和文化内涵,从本质上分析传统民居存在的价值,并融入现代元素实现改造和创新。所谓传统民居建筑的本质,也就是说在传统民居建筑中所体现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以及建筑技术和建筑审美之间的融合,这种双重性是民居建筑文化存在的最大价值;一个伟大的民居建筑,其艺术价值要远远大于它的使用价值,就像我国现存的故宫、苏州园林等传统民居建筑,它们已经是我国古代建筑的象征,从这些不可思议的传统民居身上学到的精神内涵、读到的文化底蕴、感受到的独特文化气息是精神的升华;同时即使是在蒙古草原上看到那些简陋的蒙古包和简单的生活用具,也会对心灵带来震撼;这种用实际生活来阐述文化、反映文化的载体是我们要特别保护的;所以我们说,不管是哪一朝代、哪一地域,都会有亘古不朽的民居建筑,它们体现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将成为那一时代和那一地区的象征。

此外我们认为传统的民居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和社会经济、思维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历史发展的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是影响民居特色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在生活习性、文化概念、审美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上会发生一定变动;要想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共存、先进与传统的结合,就必须促使我国建筑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就要遵守一定的建筑原则和规章制度。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努力实现建筑和自然的合二为一,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展建筑产业,而这里提到的“自然”,除了包括自然环境之外,还包括自然文化因素和自然人文因素,抓住共性特征和独特的人文情愫;其次要注意的就是提倡传统民居建筑并不是对其他文化的否认和排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密切,使不同地区的文化相互交融和传递,我们所说在建筑中保留传统文化因素,并不是对地域文化的彻底肯定,和对外来文化的彻底否定;在实际建筑过程中,要正确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努力建设出有文化品味的现代建筑物;比如说要在国外建设一个特色的中国菜馆,除了在外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元素,还要在内部装饰上融合一定的中国风,在氛围的营造上略胜一筹,表达出传统的文化气息;但是要想使中国菜馆凸显出现代气息,就可以在菜馆名字和logo设计上融入先进的文化气息,在菜馆卫生间的设置上,添加现代元素,这样一来,人们在享受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先进的服务质量,体验先进技术带来的乐趣。

4 结语

传统民居建筑和地域文化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在现代文明快速发展的21世纪,要想将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大范围的保留下来,民居建设将会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简单了解到传统民居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双向关系,也认识到要想真正意义上继承和发展传统地域文化,就要将民居建设中实现历史性和现代性的统一;这篇文章就是在分析传统民居和地域文化联系性的基础上,对传统民居与现代元素的融合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号召人们关注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存在,也希望能够为今后建筑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1] 王 颂.中国传统民居的价值与保护探析[J].住宅产业,2008(7):33-34.

[2] 周 越.中国传统乡村民居研究的启示[J].美苑,2013(6):77-78.

[3] 于 琍.浅析中国传统民居的生态性[J].城市建筑,2013(22):65-66.

[4] 吴 荻.传统民居的“比较设计”[J].林业科技情报,2013(4):25-26.

[5] 王 绚,侯 鑫.读解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精神防卫意义[J].建筑与文化,2014(1):50-52.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civil building and regional culture

ZHAO Pan

(CollegeofCity,Wuhan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Wuhan430083,China)

The paper studies relevant regional cultural factors embodying in traditional civil building, analyzes mutual relationship of traditional civil building culture and modern culture, and points out that: traditional building is the essence of regional culture 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with a view to cause people’s attention for traditional civil building culture and to provide some concept for build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civil building, regional culture, building, history

1009-6825(2014)11-0015-03

2014-02-09

赵 攀(1990- ),男,在读本科生

TU-05

A

猜你喜欢
民居传统建筑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