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牧民定居点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2014-04-09 06:13解洪图
建筑与预算 2014年6期
关键词:塔城市定居点巴尔

赵 铮,解洪图

(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沈阳 110004)

0 引言

长期以来,塔城市相当一部分牧民沿袭逐水草而居、靠天养畜的游牧生活方式,畜牧业基础建设严重滞后,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长期处于大灾大损失、小灾小损失的恶性循环之中。近年来,塔城高度重视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绝大部分游牧民实现定居。齐巴尔吉迭新区是塔城市规划新建牧民安置区,截止2012年底,新区已经积聚牧民1091户,人口78 8 6人。集镇建设稳步有序进行,规划近期市域内其他牧民仍继续向新区搬迁,届时新区积聚人口将达到1万人。

1 齐巴尔吉迭新区建设现状

齐巴尔吉迭新区位于塔城市东南,距221省道10公里,距塔城市区42公里,坐落在全国第二大平原草场库鲁斯台草原上。塔城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开始整体规划,将下辖乡镇场中未实现定居的牧民全部搬迁至此,形成齐巴尔吉迭牧民定居点,2008年正式更名齐巴尔吉迭社区,相当于乡镇级别,2011年更名为齐巴尔吉迭新区。

齐巴尔吉迭新区现有定居牧民1091户、78 8 6人,由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塔塔尔等8个民族构成,哈萨克族占绝大比例。按照塔城市政府规划,每户牧民分配宅基地3亩,院内规划建设60平方米—8 0平方米抗震安居房和8 0平方米—120平方米的标准化棚圈,庭院实行生活区、养殖区和果蔬区三位一体的布局,牧民可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面积的住房和暖圈。目前的齐巴尔吉迭新区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院落,居民家里,电、天然气、自来水等一应俱全。

图1.齐巴尔吉迭牧民安置区建设现状图

2 牧民定居生活模式转变及存在问题

2.1 牧民定居过程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定居看似一种迁移,牧民从一地迁往另一地,但是由于迁移,牧民从散居变成了聚居,相应地使其生产、生活系统发生了变化。

(1)生产方式的转变

在牧区生产上,牧民定居使得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转变为在固定的牧场生产。游牧民族定居后,一些牧民不满足于只是放牧,走出了家门,改传统的观念,开起了小商店、小餐馆,从事旅游服务等二、三产业。可以说定居后牧民的生产方式已经由单一的传统畜牧业向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多种经营的生产方式变迁。

(2)生活方式的转变

由传统的逐水草而居转变为固定的生活社区。物质生活方面,游牧民族的传统居处是毡房,定居后变为永久性砖木结构住房。随着牧民定居点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定居后就学条件、医疗条件等的改善,更多的牧民子女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老人的身体健康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总体上来说,与定居前相比,游牧民的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为提高牧民定居的整体生活质量,齐巴尔吉迭新区管理委员会将退牧还草、人畜饮水、道路通达、饲草料基地开发、农田林网化建设等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整合,捆绑使用,完善各项配套建设,基本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学校、卫生院、兽医站、土地管理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一些小型商业网点如饭馆、商店、理发店、菜店、台球厅、歌厅、照相馆等等也纷纷涌现。

2.2 新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新区建设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不高

2012年底新区建设用地面积169.00公顷,人均建设用地为215平方米/人,用地主要以住宅用地为主,与现行新疆地方城镇建设标准不符。按照塔城市政府规划,每户宅基地面积为3亩,院内规划建设60平方米~8 0平方米抗震安居房和8 0平方米~120平方米的标准化棚圈,院实行生活区、养殖区和果蔬区三位一体的布局。但是由于资金问题,部分功能不能按照规划建设,规划只建设了基本的住房和牲口棚,而且房屋占地只占院落很小的比例,庭院十分空旷,造成土地浪费。这个建设标准超出新疆现行乡镇规划技术规程所规定的宅基地8 00平方米上线的1.5倍。

图2.齐巴尔吉迭新区院落功能布局规划图

(2)城镇建设水平低,公共设施配套不齐全

现状居住用地和养殖用地混杂,环境和配套设施一般,现状用地规模大,对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较小,是一种简单的外延式扩张。由于投入不足,公共设施配套较少,方便居民的互动场景因为公共场所的淡化而变得少见,居民对公共社会交往的简单诉求因为公共场所空间的缺失而得不到满足。

(3)新区房屋闲置率高

游牧生产和生活方式是经历千年流传下来的,游牧民族生活在不定居状态,封闭的社会形态和恶劣的生存环境促使牧民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想法,但是相对于定居下来的牧民很难马上就适应,全新的生产模式和竞争市场都给牧民带来了压力。在短时间内,尤其是中老年人很难接受从根本上去改变他们的传统游牧观念,不愿意农耕放牧兼做或是院里放牧,没有彻底的摆脱传统观念的生根。所以,也普遍存在着牧民又驱赶着牲畜追寻传统游牧生活“居而不定”的现象,导致新区房屋闲置率较高。

3 齐巴尔吉迭新区集镇总体规划

3.1 规划现状

(1)自然气候

齐巴尔吉迭新区气候属中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区,四季交替不分明,春季气温回升快,不稳定,夏季短促而炎热,秋季降温迅速,冬季漫长而酷冷,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境内多风,风速的变化季节性变化最为明显。

(2)地形地貌

齐巴尔吉迭新区位于库鲁斯台草原上,总体地势北高南低。库鲁斯台草原汇集了10余条支流的额敏河自东向西南流过,从区域南部东西贯穿,因地处塔额盆地最低处,地势低洼平坦,地下水源丰富,加上额敏河经过此地流速减缓,不能及时蒸发,形成了号称“地球之肾”的季节性湿地,又称南湖湿地。

(3)现状交通

乡道Y 020从集镇中部穿过,向北10公里即是塔额公路(221省道),向南穿过地区种牛场白羊队,可穿越市界至裕民县,是集镇重要的对外交通。乡道Y 105东至额敏县,西至博孜达克农场。

3.2 规划目标

(1)城镇职能

考虑到齐巴尔吉迭新区为塔城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开始规划的牧民定居点,塔城市政府将下辖乡镇场中未实现定居的牧民全部搬迁至此,这对于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和畜牧业来说都是一大创新之举。自2006年以来,齐巴尔吉迭新区完善各项配套建设,各大小型公共服务设施均已配套,齐巴尔吉迭新区已在塔城市乃至塔城地区形成广泛而良好的知名度。

本规划将城镇职能定位为服务塔城市及塔城地区的牧民首选定居地。

(2)城镇性质

根据齐巴尔吉迭新区交通区位条件、特点、经济结构和发展潜力分析,确定集镇的职能是齐巴尔吉迭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新区人口的主要聚居地,也是新区产业发展的基地。

城镇性质定位为塔城市东部一般镇,齐巴尔吉迭新区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文化旅游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现代化牧民定居点。

(3)城镇规模

a.人口规模;规划近期2015年人口规模为8 000人,远期2030年人口规模为10000人。

b.用地规模;规划近期2015年用地规模为174.74公顷,人均建设用地218平方米/人,远期2030年用地规模为202.21公顷,人均建设用地202平方米/人。

3.3 用地空间布局

(1)空间布局原则

集镇用地空间布局是齐巴尔吉迭新区集镇规划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方面,结合齐巴尔吉迭新区实际情况,集镇用地空间布局的原则包括:

a.因地制宜原则;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因地制宜原则,合理安排居民住宅及公共服务设施,突出齐巴尔吉迭新区的个性和特色。

b.用地经济原则;改变传统土地粗放利用方式,合理利用和节约土地,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建设相对集中,布局力求紧凑完整,节省工程管线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c.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组织功能分区,统筹部署各项建设,处理好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的关系,留有弹性和发展余地。

(2)空间结构

规划齐巴尔吉迭集镇形成“十字轴,六片区”的空间发展结构。十字轴——依托乡道Y 020和Y 105形成十字发展轴。六片区——十字轴交叉处形成综合服务区,沿东西向轴形成东西两大居住区,在东部居住区北依托饲草料储备库形成仓储组团,仓储组团东为发展备用地。整个集镇由防风林作为生态屏障,形成防风林生态区。

(3)道路系统

规划强化乡道Y 020与塔额公路的联系,提升道路宽度,整修区域南部路面,打通至南湖景区旅游服务点和裕民县;同时整修Y 105。集镇在原道路网系统的基础上整合,与干路,支路共同构成整个道路系统,规划形成“二横七纵”的方格路网布局结构。

(4)绿化系统

规划综合考虑现状,因大面积的防风林穿插在居住区内部,整个集镇绿树成荫,绿化环境十分优秀,为集镇提供了足够的生态保障。所以在进行绿地布局规划时重点考虑了在居住区内部设置小型街头绿地,以满足居民休闲游憩的需求。规划构建由“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地斑块”相互叠加的复合生态绿地系统,形成“两道屏障,五条走廊,处处绿荫”的绿地系统。

4 结语

牧民定居对于广大游牧民来说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化过程;从规划的角度,定居点空间布局规划应充分考虑定居后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特点,适应牧民由游牧向定居模式的过度。本文主要是通过研究塔城市牧民定居点—齐巴尔吉迭新区建设现状,分析集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导向原则为路径研究新区集镇空间用地布局规划,规划提出重点优化居民院落空间布局,加强巩固服务配套,以高标准的建设吸引牧民定居。

[1]张庆滨.新疆游牧民定居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新疆:新疆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

[2]李慧.新疆牧民定居点空间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大学硕士论文,2012.

[3]张灵俐.新疆哈萨克族游牧民定居问题研究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硕士论文,2008.

[4]郭川.霍城县牧民定居效应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硕士论文,2013.

[5]吐尔逊娜依,热依木.牧民定居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新疆:新疆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4.

[6]王晓毅.制度变迁背景下的草原干旱——牧民定居、草原碎片与牧区市场化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8-30.

[7]崔延虎.游牧民定居的再社会化问题[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76-8 2.

猜你喜欢
塔城市定居点巴尔
昆虫骑士巴尔格 6
昆虫骑士巴尔格4
开学日
新疆塔城市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调查与分析
浅析牧草收获机械化技术
打瓜机械化技术在塔城市的推广示范
25年后,以色列再建犹太人定居点
塔城市土地整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独享清凉
走进以色列犹太人定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