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托拉唑钠和木糖醇注射对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4-04-09 04:28黄晓莉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木糖醇消化道出血氯化钠

黄晓莉

[摘要] 目的 为了更深入地分析泮托拉唑钠与木糖醇合并使用对消化道出血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道出血病患46例,使用抽签方式将这些病患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病患23例,两组病患均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中的病患在此基础上使用泮托拉唑钠与木糖醇合并药物给予静脉注射,对照组中的病患在此基础上使用泮托拉唑钠与0.9%的氯化钠合并药物给予静脉注射。观察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有效结果。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治疗组总成功率为91.3%明显比对照组70.0%的总成功率高(x2=3.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4.3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1例恶心,对照组1例头晕,都表现较轻,经过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消失。结论 在治疗消化道出血病患时,可以将木糖醇作为泮托拉唑钠的稀释药物,尤其适合使用在消化道出血联合产生肾病、糖尿病等合并症状的病患中,治疗效果良好,服药时间短。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泮托拉唑钠;木糖醇;氯化钠;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3-93-03

消化道出血在临床治疗中属于一种常见急症,有着很高的死亡率[1],严重威胁到病患的生命健康。目前,消化道出血病患主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主要治疗方式为控制胃酸分泌。泮托拉唑钠为新型的抑制质子泵药物,通常选择性作用在胃黏膜细胞中,控制胃黏膜细胞中氢离子与钾离子ATP酶的活性,使胃黏膜细胞壁中的氢离子不通过运转就可以进入胃中,可成功阻断胃酸的分泌。木糖醇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即可以代替糖的作用,又不会提高血糖浓度,使机体保持一定能量,是氯化钠与葡糖糖之后又一种广泛使用在临床中的新型营养注射液[2]。文章对在我院使用泮托拉唑钠与木糖醇注射液联合治疗消化道出血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消化道出血病患46例,使用抽签方式将这些病患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病患23例,两组病患均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中的病患在此基础上使用泮托拉唑钠与木糖醇合并药物给予静脉注射,对照组中的病患在此基础上使用泮托拉唑钠与0.9%的氯化钠合并药物给予静脉注射。治疗组中男17例,女6例;年龄最小49岁,最大83岁,中位年龄为(52.7±11.6)岁;治疗组男15例,女8例;年龄最小51岁,最大81岁,中位年龄为(53.4±2.5)岁。两组病患的年龄、性别等临床基本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中的病患使用80mg的泮托拉唑钠(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H20010033)与木糖醇(佛山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20044632)给予联合静脉注射;对照组中的病患使用80mg的泮托拉唑钠与0.9%的氯化钠给予联合静脉注射,每天为两组病患分别提供1次。治疗过程中,不可以同时使用其他抑制胃酸药物,同时按照病患的实际病情需求进行输血、补充体液、使用止血药物等对症措施进行治疗。

1.3 疗效判定

按照规定观察两组病患使用药物前后,临床病症、出血状况、不良反应、肾功能、血红蛋白等变化情况。停止出血的临床判定标准是[3]:(1)黑便、吐血症状消失,心率、血压、血红蛋白、脉搏保持平稳;(2)临床表现病症好转显著,肠鸣音不再亢进,溃疡组织不再出血,胃管中没有新鲜血液吸出或是第二次使用胃镜检查没有出血痕迹;(3)粪便变成黄色、大便潜血呈阴性表示停止出血。以上条件符合任意一条,表明胃部已经停止出血。显效:病患在使用药物治疗后24~48h内消化道停止出血;有效:病患在使用药物治疗后49~72h内消化道停止出血;无效:病患在使用药物治疗后超过72h依然出现活动性出血[4]。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表示两组病患的数据信息,使用x2对两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检验,使用t值对两组病患用药时间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表1)

2.2 两组病患的药物使用时间比较(表2)

2.3 两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中的病患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恶心,对照组中的病患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头晕,两组病患的不良症状都表现较轻,经过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消失。

3 讨论

消化道出血在内科急诊中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病症,同时有着很高的死亡率,临床治疗中最常见的发病原因为出血性糜烂肺炎、消化溃疡、消化道肿瘤、胃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等[5]。泮托拉唑药物是一种继奥美拉唑之后又一代新型抑制质子泵药物,这种药物只要进入胃壁分泌细胞管中,在pH值低于2的酸性环境下,会立即和氢离子发生作用,使脂肪亲和性丢失,不需要经过细胞膜就被浓缩。在强酸环境中,泮托拉唑产生化学反应,产生活性代谢物——亚磺酰胺,这种活性物质能够控制胃酸的分泌[6]。亚磺酰胺对质子泵的控制是不能逆转的,也就是说质子泵一旦被控制,直到新的质子泵合成,胃黏膜才能重新分泌胃酸。可以说亚磺酰胺是继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之后第三批投入市场的PPI药物,但与前两种药物相比,亚磺酰胺更具优势,一是亚磺酰胺的择药性更为灵活,二是亚磺酰胺的药效较前两者而言更稳定,对目标体的专一度较高,耐酸性更强[7],所以可以更有效地作用于胃部,修补胃黏膜组织,从而止血和修补溃疡。据试验结果显示,2012年8月~2013年5月间某医院对9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亚磺酰胺类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1周,结果显示961例患者在用药后的第3~5d止血,其余患者则胃部出血以及溃疡面积明显减少,联合其他药物合并治疗,患者病情得到痊愈或好转。实验证明使用亚磺酰胺类药物在7d内的止血率为95.84%,治疗全程患者治愈率为90%之上,用药有效率为96%。木糖醇属于一种五碳多元醇,在人类糖代谢中属于正常中间体,溶解热很大,加热时不变性变色,在体内可以减少胰岛素分泌量,透过细胞膜为组织提供营养,产热量和葡糖糖差不多,能够代替葡糖糖提供能量。

综上所述,传统泮托拉唑钠载体输液药物为葡萄糖与0.9%的氯化钠注射液,这为消化道出血并伴有糖尿病与肾病的病患带来治疗困难。因此,泮托拉唑钠与木糖醇联合静脉注射,更适合治疗消化道出血病联合糖尿病。肾功能不好、急性肾衰竭病患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锡华,朱培贵,陈华栋,等.法莫替丁与泮托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业,2011,12(7):189-192.

[2] 张松青,游鹏程,郑笈,等.木糖醇在医药领域的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18(11):258-263.

[3] 梁茂本,周天红,葛东明,等.泮托拉唑钠在木糖醇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考察[J].中国药师,2012,11(5):160-164.

[4] 陈百红,张小霓,汤冰,等.术中应用木糖醇对血糖、胰岛素及C肽的影响[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1,18 (4):109-111.

[5] 方淳,陈克敏,李明华,等.泮托拉唑钠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12(6):141-144.

[6] 陈平有,仇俊华,杨守俊,等.泮托拉唑钠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13(1):108-112.

[7] 黄国鑫,窦永充,张彦舫,等.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7(4):102-105.

(收稿日期:2013-11-07)endprint

[摘要] 目的 为了更深入地分析泮托拉唑钠与木糖醇合并使用对消化道出血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道出血病患46例,使用抽签方式将这些病患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病患23例,两组病患均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中的病患在此基础上使用泮托拉唑钠与木糖醇合并药物给予静脉注射,对照组中的病患在此基础上使用泮托拉唑钠与0.9%的氯化钠合并药物给予静脉注射。观察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有效结果。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治疗组总成功率为91.3%明显比对照组70.0%的总成功率高(x2=3.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4.3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1例恶心,对照组1例头晕,都表现较轻,经过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消失。结论 在治疗消化道出血病患时,可以将木糖醇作为泮托拉唑钠的稀释药物,尤其适合使用在消化道出血联合产生肾病、糖尿病等合并症状的病患中,治疗效果良好,服药时间短。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泮托拉唑钠;木糖醇;氯化钠;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3-93-03

消化道出血在临床治疗中属于一种常见急症,有着很高的死亡率[1],严重威胁到病患的生命健康。目前,消化道出血病患主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主要治疗方式为控制胃酸分泌。泮托拉唑钠为新型的抑制质子泵药物,通常选择性作用在胃黏膜细胞中,控制胃黏膜细胞中氢离子与钾离子ATP酶的活性,使胃黏膜细胞壁中的氢离子不通过运转就可以进入胃中,可成功阻断胃酸的分泌。木糖醇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即可以代替糖的作用,又不会提高血糖浓度,使机体保持一定能量,是氯化钠与葡糖糖之后又一种广泛使用在临床中的新型营养注射液[2]。文章对在我院使用泮托拉唑钠与木糖醇注射液联合治疗消化道出血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消化道出血病患46例,使用抽签方式将这些病患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病患23例,两组病患均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中的病患在此基础上使用泮托拉唑钠与木糖醇合并药物给予静脉注射,对照组中的病患在此基础上使用泮托拉唑钠与0.9%的氯化钠合并药物给予静脉注射。治疗组中男17例,女6例;年龄最小49岁,最大83岁,中位年龄为(52.7±11.6)岁;治疗组男15例,女8例;年龄最小51岁,最大81岁,中位年龄为(53.4±2.5)岁。两组病患的年龄、性别等临床基本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中的病患使用80mg的泮托拉唑钠(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H20010033)与木糖醇(佛山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20044632)给予联合静脉注射;对照组中的病患使用80mg的泮托拉唑钠与0.9%的氯化钠给予联合静脉注射,每天为两组病患分别提供1次。治疗过程中,不可以同时使用其他抑制胃酸药物,同时按照病患的实际病情需求进行输血、补充体液、使用止血药物等对症措施进行治疗。

1.3 疗效判定

按照规定观察两组病患使用药物前后,临床病症、出血状况、不良反应、肾功能、血红蛋白等变化情况。停止出血的临床判定标准是[3]:(1)黑便、吐血症状消失,心率、血压、血红蛋白、脉搏保持平稳;(2)临床表现病症好转显著,肠鸣音不再亢进,溃疡组织不再出血,胃管中没有新鲜血液吸出或是第二次使用胃镜检查没有出血痕迹;(3)粪便变成黄色、大便潜血呈阴性表示停止出血。以上条件符合任意一条,表明胃部已经停止出血。显效:病患在使用药物治疗后24~48h内消化道停止出血;有效:病患在使用药物治疗后49~72h内消化道停止出血;无效:病患在使用药物治疗后超过72h依然出现活动性出血[4]。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表示两组病患的数据信息,使用x2对两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检验,使用t值对两组病患用药时间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表1)

2.2 两组病患的药物使用时间比较(表2)

2.3 两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中的病患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恶心,对照组中的病患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头晕,两组病患的不良症状都表现较轻,经过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消失。

3 讨论

消化道出血在内科急诊中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病症,同时有着很高的死亡率,临床治疗中最常见的发病原因为出血性糜烂肺炎、消化溃疡、消化道肿瘤、胃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等[5]。泮托拉唑药物是一种继奥美拉唑之后又一代新型抑制质子泵药物,这种药物只要进入胃壁分泌细胞管中,在pH值低于2的酸性环境下,会立即和氢离子发生作用,使脂肪亲和性丢失,不需要经过细胞膜就被浓缩。在强酸环境中,泮托拉唑产生化学反应,产生活性代谢物——亚磺酰胺,这种活性物质能够控制胃酸的分泌[6]。亚磺酰胺对质子泵的控制是不能逆转的,也就是说质子泵一旦被控制,直到新的质子泵合成,胃黏膜才能重新分泌胃酸。可以说亚磺酰胺是继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之后第三批投入市场的PPI药物,但与前两种药物相比,亚磺酰胺更具优势,一是亚磺酰胺的择药性更为灵活,二是亚磺酰胺的药效较前两者而言更稳定,对目标体的专一度较高,耐酸性更强[7],所以可以更有效地作用于胃部,修补胃黏膜组织,从而止血和修补溃疡。据试验结果显示,2012年8月~2013年5月间某医院对9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亚磺酰胺类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1周,结果显示961例患者在用药后的第3~5d止血,其余患者则胃部出血以及溃疡面积明显减少,联合其他药物合并治疗,患者病情得到痊愈或好转。实验证明使用亚磺酰胺类药物在7d内的止血率为95.84%,治疗全程患者治愈率为90%之上,用药有效率为96%。木糖醇属于一种五碳多元醇,在人类糖代谢中属于正常中间体,溶解热很大,加热时不变性变色,在体内可以减少胰岛素分泌量,透过细胞膜为组织提供营养,产热量和葡糖糖差不多,能够代替葡糖糖提供能量。

综上所述,传统泮托拉唑钠载体输液药物为葡萄糖与0.9%的氯化钠注射液,这为消化道出血并伴有糖尿病与肾病的病患带来治疗困难。因此,泮托拉唑钠与木糖醇联合静脉注射,更适合治疗消化道出血病联合糖尿病。肾功能不好、急性肾衰竭病患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锡华,朱培贵,陈华栋,等.法莫替丁与泮托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业,2011,12(7):189-192.

[2] 张松青,游鹏程,郑笈,等.木糖醇在医药领域的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18(11):258-263.

[3] 梁茂本,周天红,葛东明,等.泮托拉唑钠在木糖醇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考察[J].中国药师,2012,11(5):160-164.

[4] 陈百红,张小霓,汤冰,等.术中应用木糖醇对血糖、胰岛素及C肽的影响[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1,18 (4):109-111.

[5] 方淳,陈克敏,李明华,等.泮托拉唑钠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12(6):141-144.

[6] 陈平有,仇俊华,杨守俊,等.泮托拉唑钠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13(1):108-112.

[7] 黄国鑫,窦永充,张彦舫,等.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7(4):102-105.

(收稿日期:2013-11-07)endprint

[摘要] 目的 为了更深入地分析泮托拉唑钠与木糖醇合并使用对消化道出血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道出血病患46例,使用抽签方式将这些病患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病患23例,两组病患均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中的病患在此基础上使用泮托拉唑钠与木糖醇合并药物给予静脉注射,对照组中的病患在此基础上使用泮托拉唑钠与0.9%的氯化钠合并药物给予静脉注射。观察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有效结果。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治疗组总成功率为91.3%明显比对照组70.0%的总成功率高(x2=3.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4.3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1例恶心,对照组1例头晕,都表现较轻,经过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消失。结论 在治疗消化道出血病患时,可以将木糖醇作为泮托拉唑钠的稀释药物,尤其适合使用在消化道出血联合产生肾病、糖尿病等合并症状的病患中,治疗效果良好,服药时间短。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泮托拉唑钠;木糖醇;氯化钠;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3-93-03

消化道出血在临床治疗中属于一种常见急症,有着很高的死亡率[1],严重威胁到病患的生命健康。目前,消化道出血病患主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主要治疗方式为控制胃酸分泌。泮托拉唑钠为新型的抑制质子泵药物,通常选择性作用在胃黏膜细胞中,控制胃黏膜细胞中氢离子与钾离子ATP酶的活性,使胃黏膜细胞壁中的氢离子不通过运转就可以进入胃中,可成功阻断胃酸的分泌。木糖醇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即可以代替糖的作用,又不会提高血糖浓度,使机体保持一定能量,是氯化钠与葡糖糖之后又一种广泛使用在临床中的新型营养注射液[2]。文章对在我院使用泮托拉唑钠与木糖醇注射液联合治疗消化道出血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消化道出血病患46例,使用抽签方式将这些病患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病患23例,两组病患均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中的病患在此基础上使用泮托拉唑钠与木糖醇合并药物给予静脉注射,对照组中的病患在此基础上使用泮托拉唑钠与0.9%的氯化钠合并药物给予静脉注射。治疗组中男17例,女6例;年龄最小49岁,最大83岁,中位年龄为(52.7±11.6)岁;治疗组男15例,女8例;年龄最小51岁,最大81岁,中位年龄为(53.4±2.5)岁。两组病患的年龄、性别等临床基本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中的病患使用80mg的泮托拉唑钠(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H20010033)与木糖醇(佛山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20044632)给予联合静脉注射;对照组中的病患使用80mg的泮托拉唑钠与0.9%的氯化钠给予联合静脉注射,每天为两组病患分别提供1次。治疗过程中,不可以同时使用其他抑制胃酸药物,同时按照病患的实际病情需求进行输血、补充体液、使用止血药物等对症措施进行治疗。

1.3 疗效判定

按照规定观察两组病患使用药物前后,临床病症、出血状况、不良反应、肾功能、血红蛋白等变化情况。停止出血的临床判定标准是[3]:(1)黑便、吐血症状消失,心率、血压、血红蛋白、脉搏保持平稳;(2)临床表现病症好转显著,肠鸣音不再亢进,溃疡组织不再出血,胃管中没有新鲜血液吸出或是第二次使用胃镜检查没有出血痕迹;(3)粪便变成黄色、大便潜血呈阴性表示停止出血。以上条件符合任意一条,表明胃部已经停止出血。显效:病患在使用药物治疗后24~48h内消化道停止出血;有效:病患在使用药物治疗后49~72h内消化道停止出血;无效:病患在使用药物治疗后超过72h依然出现活动性出血[4]。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表示两组病患的数据信息,使用x2对两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检验,使用t值对两组病患用药时间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表1)

2.2 两组病患的药物使用时间比较(表2)

2.3 两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中的病患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恶心,对照组中的病患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头晕,两组病患的不良症状都表现较轻,经过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消失。

3 讨论

消化道出血在内科急诊中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病症,同时有着很高的死亡率,临床治疗中最常见的发病原因为出血性糜烂肺炎、消化溃疡、消化道肿瘤、胃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等[5]。泮托拉唑药物是一种继奥美拉唑之后又一代新型抑制质子泵药物,这种药物只要进入胃壁分泌细胞管中,在pH值低于2的酸性环境下,会立即和氢离子发生作用,使脂肪亲和性丢失,不需要经过细胞膜就被浓缩。在强酸环境中,泮托拉唑产生化学反应,产生活性代谢物——亚磺酰胺,这种活性物质能够控制胃酸的分泌[6]。亚磺酰胺对质子泵的控制是不能逆转的,也就是说质子泵一旦被控制,直到新的质子泵合成,胃黏膜才能重新分泌胃酸。可以说亚磺酰胺是继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之后第三批投入市场的PPI药物,但与前两种药物相比,亚磺酰胺更具优势,一是亚磺酰胺的择药性更为灵活,二是亚磺酰胺的药效较前两者而言更稳定,对目标体的专一度较高,耐酸性更强[7],所以可以更有效地作用于胃部,修补胃黏膜组织,从而止血和修补溃疡。据试验结果显示,2012年8月~2013年5月间某医院对9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亚磺酰胺类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1周,结果显示961例患者在用药后的第3~5d止血,其余患者则胃部出血以及溃疡面积明显减少,联合其他药物合并治疗,患者病情得到痊愈或好转。实验证明使用亚磺酰胺类药物在7d内的止血率为95.84%,治疗全程患者治愈率为90%之上,用药有效率为96%。木糖醇属于一种五碳多元醇,在人类糖代谢中属于正常中间体,溶解热很大,加热时不变性变色,在体内可以减少胰岛素分泌量,透过细胞膜为组织提供营养,产热量和葡糖糖差不多,能够代替葡糖糖提供能量。

综上所述,传统泮托拉唑钠载体输液药物为葡萄糖与0.9%的氯化钠注射液,这为消化道出血并伴有糖尿病与肾病的病患带来治疗困难。因此,泮托拉唑钠与木糖醇联合静脉注射,更适合治疗消化道出血病联合糖尿病。肾功能不好、急性肾衰竭病患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锡华,朱培贵,陈华栋,等.法莫替丁与泮托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业,2011,12(7):189-192.

[2] 张松青,游鹏程,郑笈,等.木糖醇在医药领域的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18(11):258-263.

[3] 梁茂本,周天红,葛东明,等.泮托拉唑钠在木糖醇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考察[J].中国药师,2012,11(5):160-164.

[4] 陈百红,张小霓,汤冰,等.术中应用木糖醇对血糖、胰岛素及C肽的影响[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1,18 (4):109-111.

[5] 方淳,陈克敏,李明华,等.泮托拉唑钠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12(6):141-144.

[6] 陈平有,仇俊华,杨守俊,等.泮托拉唑钠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13(1):108-112.

[7] 黄国鑫,窦永充,张彦舫,等.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7(4):102-105.

(收稿日期:2013-11-07)endprint

猜你喜欢
木糖醇消化道出血氯化钠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知识归纳
吃木糖醇能降血糖吗
木糖醇食品不宜多吃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观察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木糖醇,糖尿病人不能可劲“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