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度”课堂的教与学

2014-04-10 17:15周青洁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厚度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周青洁

课堂教学是由多个环节、多个因素共同构建而成的,因此,课堂教学若想高效,必须要兼顾到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学习方式、教学评价、创新教学的诸多方面,只有各方面都适度,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最大化。如何把握各方面,使之适度呢?下面,我就结合一些教学实践谈一谈课堂教与学的“度”。

一、教学内容要有厚度

课堂教学的内容不能就课本上课本,而应该选择性地重组教材,设计教案,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厚度,这样才能使教学更加丰满,学生更加受益。厚度不仅仅指纵向的厚度,而是指三维度的厚度——长度更长(容量)、宽度更宽(知识面)、深度更深(拓展)。比如在教学设计环节上,老师们都会在教学新知前加上导入部分,同样也有老师会在课尾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设计成实践活动环节,这些都是增加课堂长度、宽度的做法,有了这些,课堂会更加生动,孩子们也更有兴趣。另外,适度地拓展教学内容可以使课堂深度更深,孩子们的知识更加丰富与立体。但,三维度的拓展一定要适度,切勿喧宾夺主。

二、教学形式要有弧度

课堂教学的形式不能单一,也不能一成不变,而应该选择适度的教学形式帮助教学,比如有些课需要操作来体悟的,有些课需要合作交流来感悟的,有些课需要探究来领悟的……因此,教学形式要有弧度,有张有弛,方能相得益彰。

三、教学策略要有高度

课堂教学的策略如同立意,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进而行得远。教学策略是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策略,学习基础等设计出最适当的学习环节并加以调控,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过程,力求使知识、技能与思想、经验达到并驾齐驱发展的高度。

四、教学方法要有远度

课堂教学的方法不要仅限于眼前,要像思想一样,可以帮助孩子延伸到远方,比如一题多解就秉承了这一思想,尽管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沿途能看到不同路径的风景,而沿途呈现的不同风景又可以促进他们到达更远的远方。

比如有这样一道题:蓝天木器加工厂有56个工人.每个工人平均每天能加工10张课桌或15张凳子。为了供应市场,必须1张课桌与2张方凳配成一套发货。怎样安排加工课桌和方凳的人数,才不会造成浪费,又能尽量满足供货?这题出现在方程单元中,我们可以先用方程教学,随后我们又认识比,我又将这题从工程问题的角度,结合比的知识及列表法重新讲解了遍,很明显,相隔两个月后的这种新解法更为孩子们所认可与喜爱。这里,不要怕浪费时间回头看某些问题,目的要让孩子有统领全局的眼光和谋略,如此一来,思路才能打开与畅通。再如,教学圆柱与圆锥体积后,我额外补充了卷筒纸有多长的知识,孩子们顺利解决了实心卷筒纸和空心卷筒纸的长度问题,同时也领悟到“等积变形”的含义,正因为如此,在面对陌生的拉面问题时,也能迅速抓住解题要领。因此,教学方法一定要有远度。

五、创新教学要有常度

创新教学要有长度,这就如同为了保持身体健康而进行的锻炼,只有将创新教学贯穿到课堂教学中,教学才能更加富有生命力。比如,在认识比及黄金比后,我们可以给孩子们欣赏下生活中、建筑中、身体中的黄金比,还可以将这些生活问题进一步创新,比如:妈妈上身约长61.80cm,下身约长93.00cm她要穿约多少cm的高跟鞋才能达到黄金比例(精确到0.01)。这些创新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必需品,也是孩子发展的营养品,因此创新教学要有常度。

六、学习方式要有广度

孩子的学习方式要有广度,不要局限在某一种方式中,学习可以在课堂,也可以延伸到课外,但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是学习的一种渠道、方式。从孩子们写的小论文来看,有的写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的写故事中的数学问题,还有的写课堂中自己的感悟与感想……由此可见,知识来源的渠道不同,学习方式也不一样。

学习成果的展示也是学习方式的一种,也要有广度。孩子们可以将知识、经验、心得等成果以手抄报、小论文等方式呈现出来,进而以点传播到线,辐射到面的范围推广,最终获得分享,获取知识受益。课堂上我讲了阿凡提给巴依老爷造羊圈的故事,课后就有孩子写出了极具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小故事;也有孩子抛开了故事情节,写出了感想颇深的小论文《一根绳子的启示》……这样的学习方式是课堂难以呈现,难以企及的,只有孩子内心真正领悟了,才能呈现出如此多样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对展示者来说是一种荣誉;对观赏者来说,是二次学习,也是一种榜样激励。

七、教学评价要有温度

比如,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就可以弹性布置,分层评价,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他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也因此得到相应的评价。试想之,如果用一个标准进行评价的话,那么有些孩子永远得不到赞赏,就像“伸出的五指长短不一”,但各有各的用处,缺一补可。所以,我们对孩子的评价要宽容,要激励,让他觉得他能行!同时,每个孩子的擅长点也不一样,所以评价点也有多样化。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要有七“度”,使学生在有厚度的教学内容、有弧度的教学形式、有高度的教学策略、有远度的教学方法、有常度的创新教学中飞“渡”,从而竞“渡”有广度的学习方式、有温度的教学评价,也基于此,学生才能轻松地从知识学习过“渡”到技能、经验、思想的发展,老师也才能轻松地将学生摆“渡”到成功的彼岸。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厚度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深耕,才会有报道的温度和厚度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现代热连轧带钢的厚度控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