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思考

2014-04-10 14:06陈云清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小熊长方体交流

陈云清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要涉及一些抽象的概念和事物。由于理解能力有限,知识面相对狭窄,往往不易接受。怎样化难为易、变复杂为简单、变抽象为具体呢?我的教学经验是:通过讲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实践活动和合作交流,能破解这个难题。

一、设计学习情境,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解决问题的思维始于问题的情境,也就是说学生能从问题的情境中接收到信息,而问题情境又能使学生产生客观需要,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纠正错误,进一步促进学生由已知状态进入目标状态。

例如:在教学《认识钟面上时、分、秒》一课时,我利用故事导入:“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听完后,想想这个故事与老师桌面上的钟面有什么联系呢?

“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房子,里面住着一个小熊胖胖。一天,小熊睡得正香,“铃、铃铃、铃铃铃”,一阵阵铃声把小熊吵醒了。小熊起身看了钟表,(我出示一个6 时20 分的钟面,略加停顿)说了句:“才4 点多,一定是闹钟出了问题。”便把闹钟关掉,又接着呼呼大睡。过了一会儿,小熊胖胖起床一看,太阳已经照到屋里来了,于是,急急忙忙往学校跑去,到了学校,已经开始上第二节课了。

“你们知道小熊为什么迟到吗?”

听到这故事,学生情绪高涨,非常感兴趣地讨论起来:

生1:这个小熊可真马虎,他肯定是把表的时针和分针给看反了。

生2:小熊太贪睡了。

生3:小熊应该让妈妈按时叫他起床。

这时,我及时鼓励学生,并指名学生上台演示。通过操作,所有学生便明白了其中的原委。正是由于实际观察,使学生今后再遇到有关认识时间的问题时,脑海里会出现形象的钟面,因而会准确无误地读出来。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思考、探索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新想法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孩子们对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表现得很兴奋,一个接一个地问,而大人们时常哑口无言,回答不上来。基于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疑,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去积极思考探索。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我首先出易拉罐、礼品盒、牙膏盒等不同形状的实物,让学生说说这些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然后举例子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属于同一类型的。问题接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很巧妙地引入课题,学生的积极性立即被调动起来。我随即出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学生每人都有一套学具,方便他们在教学中通过数一数、看一看、量一量等方法,体会和认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以及长、宽、高等的特征。我还让学生用小正方体拼出不同的形状的长方体,再观察长方体的棱、面的特点。学生随之在课桌上摆弄起来,看一看、摸一摸,场面可热闹了。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他们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对长方体的特点有了全面的了解。

一堂好课不仅仅能使学生学会某个知识,而且也应该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起点。当学生听到下课铃响时,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意犹未尽的神态,发出来的是不情愿的长叹,就说明学生的思考探索活动还没有停止。试想,他们放学后,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假如能够延伸到课外,那将会有多么好的效果啊!我们应该使学生的思考探索习惯形成于课堂,巩固于课外,伴随其终身。

三、合作交流,注重实践,共同提高

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提倡小组学习、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在学习的过程中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某些方面。如果此时再增进学生间的合作,就能使学生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对新知识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

小组合作交流、生生互动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面广、效率高。但是,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只有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保证交流的有效进行。一般说来,同类型的几道题,让小组成员每人先做一道,然后互相交流、探讨,让人人都得到练习的机会,可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动手操作时,能拓展学生的思路。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之间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在这种合作氛围下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往往能想出意料不到的答案,从而拓展思维,同时也让学生养成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

新课程教材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它系统地培养和开发了学生的智力,给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也给师生交往,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交流提供了条件。新课程教材是生活化的教材,它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得到经历、体验、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到亲切、感到数学可以学、感到数学必须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学,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总之,教师要学会善于处理教材,挖掘教材的积极因素,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设计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作者单位:晋江市磁灶镇洋宅小学 福建】

猜你喜欢
小熊长方体交流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可爱的小熊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