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生活情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014-04-10 03:47王敏洁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品德规则创设

王敏洁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回归生活”,如何真正体现这一理念,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创设生活情境是很有效的途径。下面我就结合三年级上册《我不耍赖皮》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导入时创设生活情境,抛砖引玉

对于一节成功的课来说,导入环节往往决定着学生能否进入一个最佳的学习状态。虽然《品德与社会》教材编排的内容已很好地体现了“回归生活”的特点,但是由于地区的差别,学生实际情况的差别,“生活”的面貌也是有所差别的。因此,教师还需巧花心思创设生活情境,把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入课堂。

例如,在初次教学《我不耍赖皮》第一课时时,我以教材上提供的图片作为导入:你们看,这两个小朋友在下棋的时候,一个小朋友悔棋了,游戏还玩得下去吗……生在这样的导入中,虽能认识到要遵守游戏规则,教学效果也能达到预设,但是我总感觉学生缺乏真正的体验,对“规则”的初步认识也只是接受所得。

再次执教此课时,我没有急着上课,而是和小朋友做起了“夹弹珠”的游戏。由于游戏前没有强调游戏规则,不一会,孩子们就玩不下去了,有的小朋友甚至生气、红脸了。孩子们在游戏中真切感受到了规则的重要。游戏后,我请孩子们谈了谈两次游戏的感受,并顺水推舟地把话题引向深入。

对比两次教学,前者看似充满浓浓的生活味道,但仔细品味这生活并非学生实际的生活。后者以游戏的形式创设了源于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这样的导入,让学生丰富了体验,加深了感受,激起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使品德教育不再是老师的说教与灌输,而是学生真实的内在需要,可以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实效。

二、重点处创设生活情境,水到渠成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在教学中,尤其是教学重点的突破时,更需要教师巧妙地创设源于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使教学直指学生的生活,让品德教学在学生的体验中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中的规则,懂得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则”是《我不耍赖皮》一课的教学重点。为了更有效地突破这一教学重点,我拍摄了学生在学校生活各个场景,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视频《我的一天》。在教学“学校里的规则”这一板块时,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一个个熟悉的地点,一个个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很快找到了学校里的许多规则,在进一步讨论校园里的各种规则时,我又播放了各种“规章制度”的特写镜头,如“阅览须知”、“上下楼梯,靠右慢行”等。这些生活情境的创设,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对校园中的诸多规则有了更清晰、更直接、更准确的认识,从而懂得了校园处处有规则,人人都要守规则。

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的体验越来越深,感受越来越多,情感越来越真。真实的生活情境,缩短了生活与课堂的距离,使品德课堂真正融入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品德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三、难点处创设生活情境,迎刃而解

品德教学的难点在于有效地促进学生将课堂上获得的“知”,落实到实际生活的“行”,实现认知与行为的统一。若学生走出课堂,甚至在课堂上就说一套,做一套,“知行”脱节的话,那么可以说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是无效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恰倒好处地创设生活情境,能更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言行一致。

仍以《我不耍赖皮》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学中,我在学生讨论“如何遵守上课、就餐、阅览、走楼梯等规则”时,进一步巧妙地寓生活情境于其中,即当学生通过讨论首先对如何遵守上课的规则达成公识后,我便在接下来的讨论活动中有意识地表扬、奖励那些认真上课、遵守上课规则的同学,并奖励他们小组一面小红旗。几句表扬的话,几面激励的小红旗,抓住了一个潜藏的生活情境,使学生马上认识到遵守规则不是嘴上说出来的,而是靠行动表现出来的。一部分原本表现不怎么好的学生也迅速有了改变,学会了遵守上课的规则。在这个“课堂讨论”的真实情境中,学生真正懂得了该如何遵守学校的规则。学生的这些改变,不正是我们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能够形成、提升良好的品德,生活即是活水之源。在品德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学重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这样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探究欲望,推动体验的深入,促进知识的内化,真正实现品德教育的知行统一。

四、延伸中创设生活情境,画龙点睛

鲁洁教授曾指出:要使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得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的生活及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恰当的生活情境,精彩的课堂延伸,能很好的实现这一点。

在《我不耍赖皮》的第二课时教学中,学生为班级制定了班级宪法。为了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我在课堂延伸环节中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要根据班级宪法,开展小组评比活动。于是,我们把班级宪法张贴在班级的墙壁上,并且板报中在开辟了“评比栏”。接下来的日子里,孩子们每天对照,每天反省,每个小组每天评比,每周表彰。一个半月后,我们再次修订了班级宪法,学生通过讨论,修正了部分内容,又增添了一些条例。评比活动一直持续到学期末。40分钟的课是有限的,但是教育的力量是无限的。课虽然结束了,但是品德教育并没有休止,在我精心创设的生活情境中,我们演绎了将品德教育进行到底的精彩。

总之,儿童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生活情境的创设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在真实、深刻的体验中提升品德。当然,生活情境的创设要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要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应需而设,并运用恰当的形式来实现,切不可为了情境而情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品德课真正实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作者单位:太仓市城厢镇第三小学 江苏】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德规则创设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