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验寻求知识建构的无缝衔接

2014-04-10 08:05王洪乾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直角三角形内角乘法

王洪乾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立足学生原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可以通过以下四种策略引导学生积极调用原有的经验,并在数学活动中予以加工和升华,在实现经验更新和重建的同时促进数学认知结构的自主构建,达成知识建构的无缝衔接。

一、沟通联系,找准经验的生长点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必须基于学生原有的经验。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把握学生已有经验和学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找准新经验的生长点,通过选取适合的学习材料,设计合理的数学活动,促进学生已有经验和新的学习内容之间的沟通转化,达到自主建构的目的。

二、巧设冲突,找准经验的转换点

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有时也会对新知起到负迁移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在关注已有活动经验与新经验的联系的同时,更还要关注其不同,在新旧经验的冲突与转化中,促进已有经验的深化与发展,形成新的经验,完善原有认知结构。

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遇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把它分成两个小三角形,这两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这类问题时,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填180度。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三角形内角和新课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故意制造认知的冲突,让学生在矛盾的激发与转化中,深化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认知。

师: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它的内角和是多数度?

生:360度。

师:如果把它沿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是什么三角形?

生:直角三角形。

师:它们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为什么?

生:360÷2=180(度)。

师:对,把一个长方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我们用算一算,也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这时,教师先后拿出两块同样的三角尺(锐角不相等),问学生这两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然后,教师把两块三角尺拼在一起,变成一个锐角三角形。

师:“这个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数度?”

学生有的说是180度,有的说是360度。

师:到底是180度,还是360度呢?请你拿出三角尺拼一拼,再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在拼的过程中,学生们发现两个三角形中原有的直角拼成了一个平角,转化成了新三角形的一条边,所以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180-180=180(度)。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受“长方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2=180(度)”这一经验的影响,产生了“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应该是原来内角和相加”的错误认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把两个环节连在一起,故意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的结论,制造认知冲突。然后,引导学生适时操作,从而丰富了体验的过程,使学生对错误经验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形成的新的活动经验,更有利于促进新知的主动建构。

三、破构重建,找准经验的深化点

教材在编排时遵循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在一段时间内具有同一性。而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长时间遇到同类问题,会产生“思维疲倦”。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凭借经验不假思索,想当然的用同一种方法解决问题。怎样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并形成理性逻辑思维呢?我认为可以在类似问题的不断比较中,认清问题的本质,不断完善思维活动的经验,并使之自然嵌入原有经验系统中,进而促进知识的正确建构。

例如二年级表内乘法单元“解决问题”的教学,由于连续两个单元都是学习表内乘法,教材中解决问题的例题也是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就使学生产生了所有问题都用乘法计算的错误经验。为解决这个问题,在解决问题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在最后一个环节我安排了下面的对比练习:(1)一套《童话故事》共有8本,每本7元。小亮买一套,需要多少钱?(2)一套《童话故事》共有2本,一本8元,一本7元。小亮买一套,需要多少钱?

在解决第二题时,很多学生出现了错误,如“8×7=56(元),2×8=16(元)……”,只有个别学生用“8+7=15(元)”进行了正确解答。

这时,我组织学生分四人小组进行了讨论:“哪一种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

学生经过讨论,很快发现应该用加法计算。

我又追问:“为什么两题都是买一套,第一题用乘法算,而第二题用加法算呢?”

学生在此经过讨论,知道了第一题是求8个7是多少,所以要用乘法计算;第二题是求8与7的和是多少,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如果在这一单元的后继学习中,多设计这样的对比练习,让学生反复比较,一定能够促使他们对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有助于思维活动经验的有效积累,自然能够准确建立解决问题的乘法模型了。

四、调用整合,找准经验的发展点

学生积累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只有经过多次调用和加工,实现经验更新和重建后,才能逐渐内化为概括性更强的经验图式。在新知探究、综合应用等数学活动中不断调用原有的经验,予以更新和整合,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已有数学活动经验的理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新的活动经验,并在经验生长过程中,自主构建数学经验的认知结构。

任何学习都是在先前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这种建构的结果又会促使数学活动经验不断积累、丰富、发展。只要我们的教学能够始终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就能促使学生在这种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不断得到完善,学习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作者单位:宁波市中城小学 浙江】endprint

猜你喜欢
直角三角形内角乘法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含30°角直角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算乘法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三角形分割问题
把加法变成乘法
拼搭直角三角形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