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调查分析

2014-04-10 08:54沈刘华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心理思维数学

沈刘华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造就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由学习困难而导致学业失败又是长期困扰教育界的重要课题,时代急切地呼吸每位有责任心的教师,必须确立这样的信念,同一个年龄组的所有学生在小学毕业时是可以取得同一水平的学业成绩的,即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我们对小学数学学习困难生(智力正常,“IQ”(智商)在70-90之间,但学习困难,难以达到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一、小学数学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分析

1、学习困难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他智力水平偏低所造成的,而是由于他们的知识缺漏日积月累而造成。这些学生旧知没有打下坚实根基,加之没有及时查漏补缺,新知又接踵而至,导致新旧知识断链,长此循环反复,以至问题成“仓”,积重难退。

2、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直接影响了其智力的良好发展。这些学生学习数学时死记硬背、或机械模仿、或囫囵吞枣,知识的撮入量相对较少,解题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阻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

3、不良的学习习惯。要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在听课、作业、课后的预习复习等环节都应严格要求,一丝不苟,若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均会影响教学知识的系统掌握。学习困难生正是由于难以做到严格要求自己,要么上课精力分散、做小动作、听课效率低,要么不善动脑,作业抄袭,要么课后贪玩,不认真预习、复习,久而久之学业不良。

4、个性心理的缺限。主要表现为缺乏学习动力,求知欲低,没有一种激励,驱策自己的力量,不想学、不喜欢学、没有学习要求。其次一些学生性格内向,遇事怕难为情,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不能向同学或老师求教,时间一长,形成学习的障碍越多。另外,兴奋性和活泼性个性特征的学习困难生,遇事不冷静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缺乏毅力和信心,碰到简单的数学知识易出错,遇到难题又不能透彻分析、全面思考。一听就懂、一做就错。

5、自主学习时间严重不足。绝大多数学习困难生的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其最低限度掌握基本知识之需,学习的不自觉和无持续,最终无情地使其在数学学习中成为落伍者。

6、学习环境压抑学习困难生的同伴交往对学业成绩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学生处于最佳心理接受状态,以便带着兴奋、带着热情和希望去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而现实中,优生会受到来自家庭的百般呵护,同伴的夸奖和羡慕,学校的多种优待,即使有错也会视为“难得一次”。对学习的“落伍者”,部分家长对其视为“不争气的东西”而付诸以训斥、谩骂。在学校,难免被某些教师视为“害群之马”而受到各种“冷遇”,来自中上同学的歧视在所难免,困难生只得与“第三世界”同伴共度时光了,正因如此,学习困难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压抑。

7、应试教育的弊端,在教学中不同程度存在过高过难的要求,且偏重提优,忽略补差;教学中采用“喂食型”的方法,急功近利,背离认识规律,使学习困难生大脑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使知识一知半解,课后作业负担过重,考试次数频繁,这此应试型教学方法对形成学习困难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类型

我们把本校五年级四个班级52名学习困难生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实践与理论推理把他们分成下述几类:

1、由行为缺陷造成的学习困难生:这类学生注意力有缺损或有多动症,认知策略水平低。

2、由语言表达系统缺陷造成的学习困难生:这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有困难,难以理解符号的意义,但运算操作能力较好。

3、假性数学学习困难生:这类学生学业成就低,但智力较好,学习上受过挫折,数学学习相当马虎。

4、知识、视觉识别模糊的学习困难生:这类学生往往对空间图形的认识能力差,尤其是女生在图形识别上错误比例较高。

三、小学数学学习困难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特点

我们经过过家长及学习困难生两种问卷调查,结合平时教学实际,发现学生困难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

心理波动大:他们的稳定性往往受心理因素制约。在课堂中听懂了一部分内容,就往往显得比较兴奋与活泼;上课听不懂,难以适应时,情绪马上一落千丈,思想极易开小差,甚至影响课堂纪律。

依赖心理重:他们在课堂中由于跟不上探索问题的步伐,常常跟别人解答问题,一旦别人先于他得到结论,就会马上中断演算,去抄袭别人。

渴求进步:他们普遍存在着强烈的要求进步心理,既希望能有优异的成绩,又希望得到老师与一般同学的重视与信任。

心理创伤多:他们在学习上与一般同学相比,付出同样的代价往往得不到同样的收益,在课堂在还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因此心理上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因而留下了较大的心理伤口。

学生困难生的思维具有如下特征:

思维启动慢,思维过程不连贯:他们提示一个新问题,往往毫无章法地梳理已知条件,毫无方向地寻找解题途径,更难以把一个问题分解,转化为简单问题,思维过程不连贯,呈“点状分布”。

思维起点低,缺乏逆向思维:学习困难生的思维起点低,考虑一个问题往往要从头开始,却难以进展,遇到困难更难以改变思维方向。在数学学习中,互逆运算,空间概念,应用题等都是他们最难以理解和接受的问题之一。

思维节奏慢:学习困难生在数学学习中理不清知识的主次先后顺序,思维过程一片“模糊”,常常原地踏步,一步受阻,无法摆脱,甚至一节课下来一无所获。

思维再认差,保持能力弱:学习困难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不住知识的本质属性,弄不清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往往产生新旧知识的相互干扰。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刘桥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心理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