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同学示范作文的影响力

2014-04-10 10:47章倩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同辈纪念日篇文章

章倩

作文难,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究竟会对什么样的作文教学模式接受得比较快而且有效呢?教师一味的讲解是否真的可以化解学生心中的疑团呢?如何找到学生一致认可并且易于模仿的范文,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写作呢?

一次考试卷上有一个作文题目:“难”,这个题目很有意思,一下子让很多学生都犯了难。

不过我个人认为,题目简短,范围很宽,限制的成分少,能让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大,学生可以自由地去缩小这个题目的外延,拟定一个比较小的概念,至于这个概念是什么,那就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立意了。因此,这个题目虽让学生犯难,而我却对它充满期待。

花了一天半的时间,马不停蹄地批改了两个班的作文,甚至觉得意犹未尽。其中一个是文科班,基础相对好一些,作文方面的灵感可以说是一直源源不断的。这次的作文整体让我满意,其中有三篇印象深刻。一篇是钱晓旭的,一篇是宋佳莲的,这两个女生的作文水平在班里比较高,而另外一篇是王东烨的,这个男生名不见经传,语文成绩也平平,这次是让我感到有些意外的。先简要说说这三篇文章。

钱晓旭写的是具有说理性质的散文,她选择的构思是这样的:黑与白是难以融合的,这是一个传统的观点,黑白各有各的地盘,而在传统的水墨画中,日常生活中黑白的界限居然不那么清晰,甚至两者能够融合,黑白的难题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得到了化解。

宋佳莲写的是:一个镇长发现了一个并不出名的文人的才能,试图请文人出山,辅助他的仕途。文人清贫,家里妻儿生活凄苦,这时候文人在名利和理想之间做出了艰难的选择,也就把这篇文章自然地划到“‘心灵的选择难”上面去了,并且写作手法比较老到,用了文人家门前的“老梅”作为象征,在文人几次艰难的心灵的挣扎中,他选择了坚守自己清寒的生活,坚守自己的理想。

王东烨的文章是以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的口吻来写的,文中“我”的父亲和另外一个女人结婚,家庭重组,开头就说到爷爷嘱咐“我”要喊“她”妈妈了。然后“我”便开始挣扎,经过心理抉择,最后发现,这句话不是那么难说出来的,心里的难题终于解开。

评讲时,我把这3篇文章都打出来,但名字先未公布。我说:“现在让你们来评判一下,你们最喜欢哪一篇,说说他们的文章有什么好处,讨论之后告诉我。”

全班学生看了这三篇文章之后炸开了锅,很快就讨论起来,甚至出现了争执。我随机抽了几个学生,问:“你觉得三篇中哪篇你更喜欢?”

董佳露出了很为难的神色,说:“真的很难取舍,都很好,老师,你把这个难题扔给我了。”

徐想不假思索地说:“我觉得第三篇最好。”

丁文丹是个平时有点傲气的优秀学生,她也微笑地说:“我最喜欢第三篇,因为读起来情感挖掘得相当好!”似乎得到了一件传世宝物似的。

接着又问了几个学生,基本上喜欢第三篇的居多一些。然后我就私下里问作者王东烨,我说:“人家都说你写得好。你自己觉得呢?”

他非常坦诚地说:“我的文章语言太差了,不能和他们前面两篇相比。”诚然,就语文基础而言,他确实不如前面两名女生,语言功底也确实要弱一些,但他的构思很不错。这是他的长处。

转了几圈,我就喊停。然后让大家分别说一说三篇文章各自的好。很多学生都喜欢第三篇,当我说出“这是我们班王东烨同学写的”时候,大家都傻了眼,他们的表情分明告诉我,为什么他这个语文水平一般的人这次写出了这样精彩的文章来?或许前两篇作文他们并不存在异议,可是第三篇的作者,分明让他们感到不服气。也难怪,我当时也产生了是否会抄袭这样的疑问,经过调查询问,真的是他自己写的。或许他找到了作文的灵感也说不定。

接着我说:“同学们,王东烨捕捉到了生活的细节,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深厚的语言功底,但依然让我们拍案叫绝。每个人的生活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王东烨他能够写好,我们其他人同样也可以。说不定,下次作文的佼佼者就是你。我希望那些还在作文平均分边缘徘徊的同学,不要急躁,不要气馁,用心构思,相信你可以。”

感想:或许只有自己身边的活生生的例子,才能使学生真正被打动,身边人身边事常常能引起人们的兴趣。选择同班的水平一般的学生的优秀作文做示范,无疑是让人震撼的,这种影响应该是巨大的。

“纪念日”,是南京模拟卷上的一个作文题目。学生有内容可写,不过大多都不是非常让人感动,如写纪念汶川大地震的,纪念南京大屠杀的,还有写纪念自己的青春的。但在众多写“父母结婚纪念日”的文章中,有一篇很入我的眼。朱旭君通过“买苹果”这样一件生活小事,反映父母爱情依旧。家里生活拮据,母亲爱吃苹果但舍不得买,父亲为了让母亲吃上苹果就撒谎说自己喜欢,每次都给母亲买,并且总是把不太好的吃掉,把好的留给母亲。文章还用了雨这个意象作为环境的衬托与点染,喻指两人风雨中的相依。

评讲时,我先在黑板上列出涉及的几种构思立意的方向,然后让学生通过对比,来评判孰优孰劣。“比较出真知”,放在一起一看,学生一目了然,很快就看出些端倪。“结婚纪念日”这个题材,无疑要比汶川地震、国庆节等来得更好,因为它切口比较小,材料也不老套。接着,我提问:“如果这样一个题材,让你来写,你会怎么写?”

学生一:“我会写在父母结婚纪念日这天,我帮父母做了一件事情,来纪念他们这个重要的日子。”

学生二:“我会写父母他们自己是如何纪念这个日子的,在这一天里,他们做了些什么,我看到了什么。”

学生三:“我会写父母浪漫的过去,听父母自己说说以前的故事,通过温馨回忆来展现两人的温情。”

我说:“选择这个题材的人大约有10个,同一个题材,低的只有47分,高的却有57分。差距究竟在哪里呢?现在我们来看一篇文章,看完我们来说说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接着我饱含深情地朗读了这篇文章,读完,还没来得及发问,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来了,我想,这个问题学生已经用行为告诉我答案了,他们用掌声来表明自己心悦诚服,虽然他们还不知道这篇文章究竟出自谁手。而当我说出这个人的名字时,掌声就更加热烈了。因为他们觉得朱旭君(这个头一回被老师提名的人物)的这篇文章确实让他们叹服。有时候,孩子就是这般天真无邪的。

感想:从上次作文“难”到这次的“纪念日”,好作文“平民化”,这是我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不过这个现象说明了一点,同伴们的好,才能真真实实地进入到他们的心中,并成为模仿的对象,让他们形成一种内化力,促进自我的发展。

教学反思:同辈群体成了学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形成的重要影响源之一,体现在作文教学当中也不例外。与师生间的交往相比,同辈间的交往更直接、更经常、更亲切,他们无话不谈,彼此从对方获得大量的生活知识经验和社会信息,而这种信息获得的渠道要比从书本上获得来得更直接、随意,留下的印象也更深。因此,同辈群体中获得的信息成为学校教育、书本知识的重要补充。同辈中作文的精巧构思、优美文笔、精彩内容无不在大家心中形成一种力量。学生在同伴的作文范文中得到一种刺激,情绪相互感染和强化,个体的同辈被群体认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往往在群体内迅速、广泛地流传开来,以争取以后对自身的认同。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文教学中也不能忽视同辈的影响力,学生内部之间的教育力量或许比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来得大而有效得多。学生倾向于模仿,同辈的好文章,以及他们的作文态度,成了其他人积极模仿的对象,这就是一种内化力,并且是自发形成的,比平时教师强压着学生、空洞地告诉他们怎样的文章才是好的,怎样的文章不该写要有效得多。或许你告诉他们,名家的手笔如何精妙,不能给他们以真正的冲击力。而只有在身边的、学生能够看得见的、出现在他们群体中间的好作文,即便不是十全十美,却一定能够真正刺激到学生,引起他们心里微妙的变化。而被表扬的那名学生,也会因为自己的这一次辉煌的经历而激发更浓烈的写作欲望。事实也证明,这种同龄人之间的认同,是很能促进每个学生的提高的,甚至可以激发出学生最大的潜能。

因此,要正视学生同辈之间影响力的存在和作用,对其予以引导并施加影响。作文教学要正视并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要结合他们的特点予以指点,选择恰当的范文予以指导,真正让学生自主地去进行提升,我想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同辈纪念日篇文章
消失吧!同辈
My Thank You Year
域外
同伴关系
调查:76.8%受访者觉得同辈人对自己影响大
新月历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
结婚纪念日
团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