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建议及使用策略

2014-04-11 09:20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课文

陈 思

(河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一、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建议

(一)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应注重人文性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教育要特别重视人的发展,重视人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学,实质上就是教师帮助学生青出于蓝的过程。语文教学同样如此。语文这门学科需要与知识文化、思想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紧密联系在一起。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育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尊重人的生命价值。语文教材人文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教材选文上[1]76。新课标版高中语文教材十分注重选文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熏陶,强调教材应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教材编写的理念也更加科学。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应能够体现对“人文性”的关注[2]156,即关注人的生命、情感、文化,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生命教育和感恩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个体,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例如,新课标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选文都能够体现教材对人文性的诸多关怀。曾获中国新闻一等奖的人物通讯报道《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体现了平民意识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课文中的主人公平凡朴实、正直敬业。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很容易联想到身边那些平凡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有着和课文主人公同样可贵的精神品质,学生不断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这个过程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则起到了润物无声的作用。此外,在新课标版高中语文教材中,还有一些选文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思考人生和生命的意义,学会自我反省。

(二)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应注重典范性

语文教材要选取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范文,使他们学会汲取并借鉴课文的优美词句、表达技巧及立意取材。叶圣陶先生对范文功能的认识非常明确:“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的技能。”既然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例子,那么,教材选文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上就应该具有一定的典范性。典范,就是经典、示范之意。选文的“典范性”,就在于选文的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要高度统一,要具有深刻的人文意蕴和审美价值,能够起到经典、示范之用。具有“典范性”的文章,是某个时代文学成熟的标志,经得起历史的筛选和检验,具有持久恒定的文学价值。经典作品无一不包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洋溢着醉人的美,学生通过阅读此类文学作品,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和美的熏陶。所以,编写高中语文教材应该以不同时代的名家名作为主。自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的历次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都规定教材要选取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的文章。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更是强调:“教科书选文要具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这一指导思想反映到高中语文教材上,表现为:新课标版高中语文教材新增了一批现当代文学精品之作和古诗文名家名作。现当代作品上,新选了巴金《随想录》中的名篇《小狗包弟》,借物抒情的散文名作《囚绿记》等经典篇目。古诗文作品上,新选了王维的散文名作《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战国策》中的名篇《荆轲刺秦王》,骈文经典《滕王阁序》,以及宋词豪放派、婉约派的名家名篇等。这些古诗文皆是典范之作,文美而质优,是我国语言文字的精妙之所在,洋溢着灿烂的民族文化之美。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徜徉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对培养他们的民族品格和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应注重时代性

语文教学和生活有着相等的外延。语文教材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它总要体现鲜明的时代性,这就要求教材选文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充满时代气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教科书编写应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课程标准中强调的“时代性”更偏重于时文的内在品质,即要运用新鲜上口、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对现实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给出正确的回答,使学生在思想上受益。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除了应该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高雅的艺术性之外,还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关注社会急速发展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凸显出来的重大问题,体察学生内心的个性发展与情感变化。

二、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材的使用策略

教材是一种媒介,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作者之间进行交流对话的工具,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教材这个常谈常新的话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善于思考,勤加探索,敢于创新,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语文教学能够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一)找准切入点,使教材贴近学生

由于学生自身的环境、地域、习俗的不同,使得教材并不能够完全地贴近每个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来编写语文教材,选取那些符合学生审美情趣的、并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课文,以便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此外,教师需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已有的高中语文教材进行再加工,找准每一篇课文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连接点,从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入手,由课堂对课文的讲解向课外的生活拓展,联系课内课外,及时进行思维拓展。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高中语文教材只是冷冰冰的课文和枯燥无味的字词句段,而会认为语文教材洋溢着真实性与亲切感,易于引起共鸣。新课标下,选准切入点,让教材贴近学生,不仅可以使学生乐于参与,自觉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还能够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的真谛,在生活中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应用语文。总而言之,贴近学生生活的语文教材,能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之中处处有语文,从而在潜移默化间学会关注语文,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二)丰富教学过程,使教材生动活泼

在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新事物层出不穷,学生的生活空间、生活经验、知识体系也在不断拓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过程,使教材充满生机和活力。此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自身,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使教师和学生不再视教材为“教条”,而是可以灵活地运用教材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79。

(三)适当深化教材,使教材厚重起来

身处信息化时代,如果教师只对学生进行教材上的知识讲解和课文分析,而不做相关的延伸和拓展,已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有效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其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其作用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语文的工具性作用,熟练运用语言文字;其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其作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探究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更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旨在用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来感染、影响学生,给学生传送积极乐观的正能量,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现代社会对人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高中语文教材要适当深化内容,增加选文的深度,变得厚重起来。对于一些语文教材中没有相关讲解,但在生活实践中非常实用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予以补充。例如,广泛阅读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观看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实地考察语文地方资源均是在课外进行语文学习的有力渠道。写信,写日记,写观后感,复述故事,和别人交流则是在生活实际中提升语文能力的方法。办手抄报,出黑板报,参加演讲、辩论,监督报纸、期刊、广告语、招牌语用字则是提升语文应用能力的途径[4]104。以上这些应用性强,和语文息息相关的教学资源对于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尽可能多地补充进语文教材之中。如果高中语文教材存在很多脱离实际的教学内容,不仅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还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取舍,大胆补充,多为学生提供有一定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的教学内容,以启发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究。

参考文献:

[1] 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 金坤荣.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浅谈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J].现代语文,2005(5).

[4] 张爱青.浅谈高中语文教材的活学活用[J].新课程(上旬),2012(6).

猜你喜欢
新课标高中语文课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