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减排进行时

2014-04-12 07:38宋颖顾楠
中国有色金属 2014年18期
关键词:标煤徐绍史铁腕

本刊记者 宋颖 顾楠|文

金川公司35万吨硫酸回收系统

“铁规”还需“铁腕”

“坚持用‘铁规’和‘铁腕’推进节能减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在谈到节能减排工作下一步总体思路时表示。

受国务院委托,徐绍史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作了关于节能减排工作情况的报告。他指出,全国节能减排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形势十分严峻,任务非常艰巨。

徐绍史表示,与2010年相比,2013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9.03%、10.68%,“十二五”前三年累计节能约3.5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4亿吨。2013年,全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为2352.7万吨、2043.9万吨、245.7万吨、2227.3万吨,与2010年相比分别下降7.8%、9.9%、7.1%、2.0%。

徐绍史指出,目前,全国节能减排工作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二是部分指标完成进度滞后,三是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四是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五是政策机制不完善,六是基础工作薄弱。

他强调,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向环境污染和低效浪费宣战的有力武器,坚持用“铁规”和“铁腕”推进节能减排,进一步硬化考核指标、量化工作任务、强化保障措施,更多利用市场机制,从调整优化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加强和改善管理等方面挖掘潜力。

针对我国一些地区能耗强度过大这一问题,徐绍史提出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结构调整的贡献率须达到一半左右。下一步,将结合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科学构建增量,优化升级存量。一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坚持高标准、高水平,禁止落后产能转入;二要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对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新增产能,实行能耗、排污总量减量置换,先落实置换指标再予以审批;对能耗增量超过年度控制目标的地区,暂停新建高耗能项目能评审批;对确需建设的项目,能源效率、排污绩效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四要调整能源结构。

据悉,下一步国家将出台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督促各地区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抓好工作落实。开展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对未完成减排目标的地区,必要时将由国务院领导同志约谈省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在考核结果公布后一年内不得评优树先和提拔重用,暂停该地区新建高耗能项目的节能评估审查和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项目的环评审批。通过严格控制能源消费增量,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目标。

有色减排见成效

有色金属行业工艺流程比较长,采矿、选矿、冶炼以及加工过程中都需要消耗能源,是节能减排所要加强的重点目标之一。其节能减排效果对完成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正因如此,加大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力度,既是国家整体节能减排的战略需要,也是有色金属工业转变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动有色金属工业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

《意见》称,到2015年年底,我国要实现有色金属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8%左右,累计节约标煤75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10%,在“十二五”末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浓度全面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全国有色金属冶炼的主要产品综合能耗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铝锭综合交流电耗下降到不高于13300千瓦时/吨,氧化铝综合能耗下降到不高于550千克标煤/吨,铜冶炼综合能耗下降到300千克标煤/吨,铅冶炼综合能耗下降到320千克标煤/吨,电锌综合能耗下降到900千克标煤/吨。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还提出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强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等11项重点工作。

一年来,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组织下,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稳步推进,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大幅下降,一些主要的经济指标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2014年3月发布的数据,2013年,随着新技术的广泛推广,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取得显著成效:铝锭综合交流电耗下降到13740千瓦时/吨,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00千瓦时/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年节电约20.9亿千瓦时,节电率接近0.75%。氧化铝综合交流电耗达到527.8千克标煤/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5千克标煤/吨,节能率达9.5%,创历史最高水平。铜冶炼综合能耗下降到316.4千克标准煤/吨,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5%,创历史最高水平。铅冶炼综合能耗469.3千克标煤/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电解锌综合能耗达到909.3千克标准煤/吨,与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这些成效的取得来之不易,但仍存在压力,还需在未来几年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转变方式,确保目标按期实现。

减排与发展并行

近年来,节能减排压力很大,“十一五”末,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各地曾开展过强制性限产、限能运动。进入“十二五”后,在国家政策性文件和领导人讲话中,也多次提出要将节能减排、推行低碳经济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这充分体现出我国政府实现科学发展、低碳发展的强烈意愿。

今年年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推动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各项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李克强指出,节能减排与促进发展并不完全矛盾,关键是要协调处理好,找到二者的合理平衡点,使之并行不悖、完美结合。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会对增长带来影响,但其中也蕴含着很大商机,会为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成长提供广阔空间。因此,要善抓机遇,进退并举,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使用效率,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风电、核电、水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开工一批新项目,大力推广分布式能源,发展智能电网,逐步把煤炭比重降下来。

他强调,《政府工作报告》已对2014年节能减排工作作出部署。要加强政策引导,更多引入和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单位节能,加大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治理,努力改善重点地区雾霾状况。他表示,应对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相辅相成,要建立和实施能效“领跑者”等制度,增强全社会特别是企业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

据悉,今年我国将继续加大环保政策扶持力度。近日,科技部和工信部已制定并印发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15年年末,科技创新对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自主知识产权节能减排技术和装备体系初步形成,节能减排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体系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体系初步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形成规模效应。

预计未来几年,在进行“铁腕”减排的同时,新兴产业也会随着政策的倾斜成长起来,走出一条环境治理与科技创新共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标煤徐绍史铁腕
时空尺度对灰色系统理论预测秸秆折标煤量的影响研究
入厂入炉标煤单价差分析及控制
精准发力 铁腕治超
铁腕治霾“急行军”
铁腕治霾 科学治霾 协同治霾
铁腕治污,别拿3000 亿来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