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国土资源大调查区域重力和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综述

2014-04-12 03:34刘驰杨春城马志抒刘希瑶戴慧敏冯静
地质与资源 2014年3期
关键词:断裂带重力土壤

刘驰,杨春城,马志抒,刘希瑶,戴慧敏,冯静

(1.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4;2.黑龙江省地球物理勘察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3.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辽宁 沈阳 110032;4.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东北地区国土资源大调查区域重力和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综述

刘驰1,杨春城2,马志抒3,刘希瑶4,戴慧敏1,冯静1

(1.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4;2.黑龙江省地球物理勘察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3.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辽宁 沈阳 110032;4.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辽宁 沈阳 110034)

自2000年以来,在提高了区域重力调查技术要求,更新了区域化探方法技术后,极大地提高了东北地区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发现了众多重力异常,圈定和推断了隐伏岩体、盆地和断裂构造.特别是区域化探,获得的地球化学异常更加丰富,真实地反映了地质规律,提供了较多的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发现了众多矿产地.首次开展的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查明了松辽平原土壤元素区域地球化学分布特征,证实了松辽平原土壤环境质量是优良的.这些成果为东北地区的地质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基础信息.

东北地区;区域重力调查;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

1 区域地理概况

东北地区国土资源大调查范围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简称“东北地区”,图1),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之一,也是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北地区面积约125.53×104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08%.地势大体为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与平原之间为丘陵过渡地带.西部为大兴安岭山脉,中部为松辽平原,东部北段有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和张广才岭,中段和南段是老爷岭、长白山脉.长白山既是本区的重要分水岭,也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的重要发源地.

图1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简图Fig.1Sketch map of geographic loc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东北地区的森林沼泽景观特点为:①位于北寒温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多种植被的生长发育;②区内地势较平缓,相对高差500 m,属浅切割低山丘陵地貌类型;③本区的北部属于中国最寒冷的地区之一,每年结冰期长达7个月左右,从而形成了永久冻土,厚度一般50~60 m;④全区土层冷湿、通气状况不佳,有机物分解能力较弱,使地表疏松层中保留了植物残体;⑤由于本区植被发育,水土保持良好,地表排水能力较差,地下水位较高,沼泽和湿地十分发育,泥炭沼泽和有机腐泥到处可见.

2 区域重力调查

东北地区1∶20万区域重力调查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辽宁省基本完成了全省的调查,吉林省完成了东部地区,黑龙江省除了北部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尚未完成.1999年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共部署区域重力调查项目20项,82幅(含不完整图幅),面积约34.8×104km2(图2),极大地提高了东北地区区域重力调查工作程度,丰富了东北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内容. 2.1目标任务与方法技术

图2 东北地区区域重力调查区域示意图Fig.2Regional gravity survey areas in Northeast China

全面收集工作区以往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调查成果资料,以重力资料为主,结合磁测资料和物性资料,研究重力场特征并进行异常分区;划分区内断裂构造,标识断裂构造位置,对其规模及其控岩、控矿特征进行探讨;圈定沉积盆地的分布范围,了解盆地基底构造特征和基底性质;圈定隐伏、半隐伏岩体,了解岩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圈定成矿远景区或提出有找矿意义的地段,为资源评价、基础地质研究和相关领域的应用及图件更新等提供高质量的区域重力资料.

新一轮区域重力调查提出的主要技术指标为:测点空间位置采用GPS测量,平面位置均方误差小于±10 m,高程均方误差小于±1.6 m,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好于±0.5×10-5m/s2,测点密度平均每点控制面积不大于6 km2.与以往开展的区域重力调查相比,主要技术指标有了较大的提高[1](表1),并增加了高程异常改正.

2000~2011 年期间1∶20万重力调查主要在布格重力异常精度、测地精度(平面位置、高程)等方面较以前有了新的提高.经过对该期间完成的重力调查项目统计,各项指标均优于新的技术要求.野外工作质量可靠,丰富了区域重力调查信息,为基础地质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依据.

表1 区域重力调查主要技术指标对比Table 1Contrast of main technical parameters for regional gravity survey

2.2 主要成果

区域重力调查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区域重力调查工作程度,在推断断裂构造、圈定盆地、发现隐伏岩体等方面获取了重要的成果,并结合地质、磁测和化探资料提出了具有找矿意义的远景区(表2).

表2 辽宁省翁泉沟铁硼矿地质-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模式Table 2Regional gravity survey result of Northeast China from 2000 to 2011

(1)漠河、老沟地区砂金资源与重力场关系密切.根据黑龙江漠河、老沟地区1∶20万区域重力布格异常的分布推断的断裂构造,结合航磁资料和其他物化探资料认为,区内砂金资源丰富,矿产与构造及岩浆作用关系密切;中元古界兴华渡口群为本区金及多金属的矿源层;金及多金属矿物质的富集与断裂,推覆构造存在空间联系,并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重力场特征复杂,重力高值异常区或边部的梯级带为找矿远景区.

(2)吉林敦化地区区域重力调查提出了鸭绿江断裂带北段向北延伸的新认识.鸭绿江断裂带北段是吉林省三大岩石圈断裂之一,亦是吉林省内最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之一.但从1∶20万大兴沟幅区域地质图和1∶100万布格重力异常图上看,该大断裂带特征并不十分显著.因此,从地质上判断鸭绿江断裂带过春阳和天桥岭一带后,继续向北东方向延伸的证据不够充分.

然而,鸭绿江断裂带在1∶20万布格重力异常图上却表现较为明显.在大兴沟幅的西南部西阳和烟筒砬子之间到中部的天桥岭和春阳之间,直到东北部的八人沟农场一线,有1条宽达20 km的明显的北东向布格重力异常带.异常带内多串珠状相对重力高或重力低,异常带两侧等值线多北东向呈束状或呈同形扭曲带状展布,异常带宏观走向恰与区域上鸭绿江断裂带走向吻合.布格重力异常场有力地证实了地质上所叙的鸭绿江断裂带的存在,并可确认断裂带在空间上的具体位置.另外,该断裂带上并没有像敦化-密山断裂带那样广泛发育新生代玄武岩,认为该断裂带中生代—新生代以来活动不如敦化-密山断裂带强烈.

(3)区域重力在圈定隐伏岩体、研究地壳界面具有显著的作用.如黑龙江五常-沙兰站地区重力调查,以重力异常为基础,结合区内航磁、遥感、地球化学和地质资料,系统地探讨了区内岩浆岩的活动规律及其发育展布特征,总结了判别隐伏、半隐伏岩体的异常标志及推断方法,并圈定出了隐伏、半隐伏花岗岩体,探讨了岩体的发育演化及定位方式.认为区内花岗岩的深度应在上地壳硅铝质层中,下界一般小于15 km.岩浆岩的空间展布与深部构造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深入探讨了隐伏岩体在寻找隐伏矿产中的作用及其成矿关系和找矿标志.

根据重力异常及前人资料,对区内地壳结构、各界面构造关系及依兰-舒兰断裂带、敦化-密山断裂带的成因及活动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区内地壳层内构造复杂,下地壳密度变化较均匀,上地壳密度变化较复杂,说明存在着不同的密度体.依兰-舒兰断裂带、敦化-密山断裂带均为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产生的北东向构造.

(4)依据区域重力场特征重新认识断裂带和地质构造单元.

①根据牡丹江-鸡西地区重、磁场特征,对牡丹江断裂和敦密断裂(区内段)位置做了重新划分,认为牡丹江断裂是一条古缝合带,具有一定宽度,内部有基性和酸性岩体分布.敦化-密山断裂带是由2条高角度主干断裂构成的线型地堑式断陷带,多处被西北向断裂切错,宽度不一,对它们的展布特征及位置提出了新认识.

依据板块构造观点,以重力场分区特征为基础,探讨了区内地质构造分区.对区内一、二级构造单元提出了划分意见,特别是对佳木斯地块内的麻山隆起带和兴凯地块内的瑚布图河隆起带的划分提出了新认识.将《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中“老黑山断陷”分解为2个二级单元;推断了东宁-老黑山断裂的东南侧的重力高值区为瑚布图河隆起带,在瑚布图河隆起带的盖层之下可能为新太古界麻山群基底.这一认识扩大了新太古界在黑龙江的分布范围,同时解释了俄罗斯境内新太古界麻山群进入中国境内消失的疑问.对于在黑龙江省东南部追朔新太古代古陆核形成史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级次不同的块体,主要是依据区域重、磁场特征而划分的,从地球物理场角度去认识各块体的地史演化差异,对统一和深化该区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在分析研究煤矿成矿地质条件与重力场关系基础上,依据重力资料,结合地质、化探资料,对煤成矿远景进行了预测,指出了区内找煤方向,提出应注意在玄武岩覆盖下的煤系盆地中找煤,如九佛沟盆地、梨树区、穆棱市东西玄武岩覆盖区等地.

②内蒙古罕达盖牧场-扎赉特旗地区1∶20万区域重力调查提出了本区不同时期的深大断裂构造较发育的新认识:大兴安岭主脊—林西深断裂的位置有所偏移;大兴安岭重力梯级带是否为断裂带在地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依据重力场特征以及航磁场特征推断为1条深大断裂带,断裂带位置于布格重力异常等值线最密集处;Ⅱ级构造单元西乌旗晚华力西期造山带和林西-乌兰浩特晚华力西期造山带的分界线根据重力场的特征为1条大断裂带;新推断北西西—近东西向大断裂2条.

上述深大断裂表现为地表岩浆活动带,沿断裂带大量中酸性岩体侵入、火山岩喷溢.这些断裂构造构成区内的构造格架,对本区岩浆活动、地层发育、构造分区、成矿条件都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5)矿产资源评价应充分利用区域重力资料.内蒙古罕达盖牧场-扎赉特旗地区区域重力调查在充分研究本区主要矿产分布特征和规律、构造、岩浆岩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重磁场特征、地质和其他物化探资料,总结了区内铁、铜、钼、铅、锌、银、金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建立了找矿标志.依据找矿标志圈定出多金属成矿远景区11处;煤炭资源远景区2处,为今后寻找新的矿产地提供了依据.并发现以往的铁、铜、铅、锌、银等多金属矿都分布在各级断裂的交汇部位、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部位、火山构造的外部边缘地带,钼多金属矿多与燕山期酸性岩体和脉岩、斑岩体有关;且岩浆活动次数越多,对成矿越有利.所以在本区寻找多金属矿床应在多期次侵入岩体外围、岩性接触带以及火山构造及外围一带开展大比例尺的地质、综合物化探工作.

3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

199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启动了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专项,在东北森林沼泽景观地区开展了1∶20万区域地球化学勘查工作(图3).根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在森林沼泽景观区化探方法技术研究的成果(杨少平等,2000),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了在森林沼泽景观区开展区域地球化学勘查的方法技术要求,使东北地区区域地球化学勘查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截至2011年已完成区域化探调查面积50.25×104km2,极大地提高了区域化探工作程度(图4),为矿产资源评价提供了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奠定了实现地质找矿突破的基础.

3.1 采样方法

图3 东北森林沼泽景观区示意图Fig.3Schematic map of forest and marsh area in Northeast China

图4 东北地区区域化探工作区域图Fig.4Regional geochemical survey areas in Northeast China

以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土壤测量为辅的测量方法.采样粒级为-10~+60目,基本采样密度1~2点/4 km2.样品采取水筛处理,消除有机质和黏土质干扰.

采样点定位采用GPS和GPS航迹监控技术.野外工作质量经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专家验收符合有关规范和技术要求[2].

3.2 测试分析和质量监控

根据森林沼泽景观区方法技术研究成果,在分析元素、测试分析配套方案、外部质量监控方法等方面制定了统一的方法技术要求.按规范要求选择了先进的分析仪器和配套方案,分析39种元素及氧化物——Ag、As、Au、B、Ba、Be、Bi、Cd、Co、Cr、Cu、F、Hg、La、Li、Mn、Mo、Nb、Ni、P、Pb、Sb、Sn、Sr、Th、Ti、U、V、W、Y、Zn、Zr及Al2O3、CaO、Fe2O3、K2O、MgO、Na2O、SiO2.

为了进一步提高测试分析质量和统一编图效果,测试分析质量监控采用了外部质量监控和内部质量监控相结合的方法.

内部质量控制采用12个水系沉积物(土壤)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12次分析,统计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及精密度.日常分析质量控制采用50件样品中密码插入4个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和样品一同分析,统计准确度及允许限、精密度及允许限,并绘制质量监控图.

外部质量监控方法是选用现有的水系沉积物、土壤一级标准物质,或按不同比例配制不同浓度、不同基体的控制样150件密码插入(约50个号码,每批插入4件)样品中与其同时分析.统计150件控制样测量值与试用值之间相关系数、最大值、最小值、中位值、合格率等,并采用F检验进行判定.

最后,依据实验室提供的样品分析数据,绘制各元素的地球化学图,并根据地球化学图所反映的地球化学背景及异常情况,结合地质背景,对样品分析数据质量进行总体评价.样品分析质量经中国地质调查局分析测试质量专家组验收符合有关规范和技术要求.

3.3 地质找矿效果

在2000~2011年期间,东北地区(主要在森林沼泽景观区)区域地球化学勘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现了丰富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圈出了各级找矿远景区和靶区;通过异常查证和后期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发现了众多的大、中、小型矿产地,如黑龙江英城子金矿、黑龙江大兴安岭碧水铅锌矿、内蒙古阿荣旗太平沟钼矿、内蒙古鄂伦春宜里铜钼矿、内蒙古鄂伦春旗西林梯林场钼矿、内蒙古阿荣旗霍尔奇钼矿等.为地质找矿突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确立了大兴安岭成矿带和辽吉黑东部成矿带为国家级重要成矿带之一,见表3、4.

4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03年与吉林省人民政府、辽宁省人民政府,2005年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主要目的是通过查明土壤中54种元素和指标的分布分配特征,为调查区土地利用、农业发展、环境保护、地方病防控、资源勘查等领域提供地球化学基础数据,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截至2011年,完成调查面积约24×104km2(图5)和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局部地球化学评价和总体评价.

表3 2000~2011年东北地区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成果Table 3Rogional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results of Northeast China from 2000 to 2011

表4 2000~2011年东北地区区域地球化学勘查发现矿产地Table 4Mineral occurrence found by regional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2000 to 2011

4.1 样品采集

图5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区示意图Fig.5Areas of the multi-purpose regional geochemical survey and assessment

土壤测量分别采集表层和深层土壤及河流、湖泊沉积物样品.表层采样密度为1个点/km2,采样深度0~20 cm,4 km2组合一个分析样.深层采样密度为1个点/4 km2,采样深度150~180 cm,16 km2组合一个分析样[3].累计采集土壤及沉积物样品287 877件.野外工作质量管理实行自检、项目承担单位和主管部门检查验收三级质量检查制度,检查结果显示野外采样质量可靠.

4.2 样品分析

土壤及沉积物样品分析指标为Ag、Au、As、B、Ba、Be、Bi、Br、Cd、Cr、Cl、Co、Ce、Cu、F、Ga、Ge、Hg、I、La、Li、Mn、Mo、N、Ni、Nb、P、Pb、Rb、S、Sb、Sc、Se、Sn、Sr、Th、Ti、Tl、U、V、W、Y、Zn、Zr、SiO2、Al2O3、TFe2O3、K2O、Na2O、CaO、MgO、TC、Corg、pH共54项.

4.3 样品测试分析质量评述

采用实验室外部质量监控和内部质量监控相结合、以外部质量监控为主的方法监控土壤与湖积物样品的分析质量.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全部样品共均匀插入国家一级土壤标准物质与样品同时分析,控制试样分析的准确度、精密度及不同实验室、不同地区和不同分析方法间的系统偏倚;按总样品数的5.93%重复性检验样品,并对项异常值进行抽查.分别计算各元素测量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准确度合格率、精密度合格率、重复性检验合格率及异常点抽查合格率.

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全部样品插入标准控制样与样品同时分析,分别计算单个控制样单个元素测量值与试用值间对数差的合格率、相关系数、双样本的方差检验(F检验)进行质量控制[4].双样本方差检验和成图效果均证实,地球化学图能清晰地反映研究区的基本地质背景状况,分析质量可靠.

4.4 主要成果

东北地区的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截至2011年全部完成了调查与评价工作,获取了土壤表层和深层54种元素和指标的海量数据,填补了松辽平原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的空白;基本查明了松辽平原土壤有益和有害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质量状况等;对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草原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区域地球化学评价[5];并对具有特色的大米、花生、水果、人参等农作物和砷、氟地方病开展了局部地球化学评价.主要成果有:

(1)发现了黑龙江甘南县基本农田区富硒土壤2188km2,拜泉县双阳河两侧及富裕县忠厚乡一带发现富锗的基本农田469km2,该地区均为水稻主产区,随机取样分析大米(精米)中硒元素含量达到富硒大米的指标.

(2)评价了辽河流域适宜无公害蔬菜种植区49 164 km2,圈出绿色食品产地48 240 km2;发现盘锦大米富铁、碘、镁等微量元素,新划分出适合花生生长的高硅低铝区10 000 km2,为大规模发展花生种植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研究了长白山区靖宇、集安人参主产区不同地质环境、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元素变化特征,土壤地球化学与人参品质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了影响人参品质和人参生长的主要地球化学因素,为长白山区优质人参提供了科学依据.

(4)分析了草地的土壤有效态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牧草、羊体营养元素含量和元素吸收能力,探讨了不同草地土壤环境对牧草生长的影响和羊肉品质差异.

(5)根据土壤沙化、盐碱化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了松嫩平原土壤沙化、盐碱化的地质起因,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6)通过对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和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查明了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区生态地质环境及地球化学背景和地方病的主要环境因素;研究了地质环境对高氟水、高砷水的影响和形成机制,提出了地方病防控建议.

(7)评价了松花江流域中重金属元素和有机污染物的特征主要以悬浮物形式迁移,通过对松花江干流不同河段的河漫滩沉积柱同位素测年以及重金属元素含量对比研究,发现松花江流域区河漫滩沉积柱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与工农业生产和矿业开发紧密相关.利用松花湖沉积柱137Cs和210Pb同位素计年,恢复了松花湖近70年的沉积历史和重金属元素演化历史.

(8)在松嫩平原圈出了11处油气、地热找矿远景区,有色金属找矿远景区2处,发现稀有稀土找矿远景区1处,为矿产勘查提供了新的依据.

另外,依据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编制并出版了《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系列图集》及说明书,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首次编制了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系列图件,填补了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资料空白,为区域生态地球化学研究与评价、土地资源管理,农业区划,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了地球化学基础资料.

(2)首次获得了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土壤元素系列参数,特别是土壤元素的基准值和背景值,为进一步研究全国土壤元素基准值和背景值提供了依据;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表明: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具有较明显的地貌地带性;表生地球化学作用不强烈,基本继承了土壤深层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3)根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首次对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的土壤环境质量是优质的,一级土壤环境质量的面积达97.7%,为保障国家商品粮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依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对表层土壤N、P、K全量及有机质含量进行了分级,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表层土壤养分具有“富钾、缺磷、氮适中和有机质部分富足”的总体特征.

(5)依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技术要求》(DD2008-06)对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土壤肥力进行了评价,表明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土壤综合肥力一等和二等的面积为171 844 km2,占总面积74.2%,显示出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土壤具有优良的土质,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6)依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1-2000)对种植绿色食品产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显示,绿色食品适宜区A级和AA级以上面积169708 km2,占总面积的73.51%,充分表明了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的大部分土地适宜种植绿色食品.

(7)首次获得了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土壤全碳和有机碳储量.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土壤碳总储量为73.25×108t,有机碳总储量为49.34×108t,为国家碳循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5 结论

东北地区区域重力和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经过30余年工作,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成果,为东北地区的基础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1999年后,提高了区域重力调查精度,丰富了区域重力场信息;完善了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所获得的地球化学信息真实可靠,区域地球化学规律更加明显,为地质找矿提供了可靠的地球化学信息;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更是丰富了松辽平原土壤地球化学资料,并在区域生态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农业生产规划、土地资源质量管护等方面获得了重要的应用成果.

在此,对中国地质调查局以及参与东北地区区域重力调查、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所有野外工作者和各级管理者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1]DZ/T0082—2006,区域重力调查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2]DZ/T0176—2006,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3]DD2005—01,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0000)[S].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4]DD2005—03,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分析技术要求(试行)[S].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5]DD2005—02,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技术要求(试行)[S].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SUMMARY OF THE RESULTS OF REGIONAL GRAVITY AND GEOCHEMICAL SURVEY OF LAND RESOURCES IN NORTHEAST CHINA

LIU Chi1,YANG Chun-cheng2,MA Zhi-shu3,LIU Xi-yao4,DAI Hui-min1,FENG Jing1
(1.Shenya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CGS,Shenyang 110034,China;2.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Geophysical Exploration,Harbin 150036,China;3.Liaoning Bureau of Land and Resources,Shenyang 110032,China;4.Liaon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Shenyang 110034,China)

Since 2000,with increased requirements for regional gravity survey technique and renewed regional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methods and technology,the level of basic geological work in Northeast China has greatly improved and many gravityanomalieshavebeenfound.Concealedrocks,basins and faults have been delineated and inferred.Especially through the regional geochemical exploration,abundant geochemical anomalies have been recognized,which reflect the true geological rules,provide more metallogenic prospective areas and target areas and find many mineral deposits.With the first round of multi-purpose regional geochemical survey,the regional geochemical distributions of soil elements are ascertained. The soil environment in Songliao Plain is confirmed as good quality.These results provide abundant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informationforthegeologicalworkinNortheastChina.

NortheastChina;regionalgravitysurvey;regionalgeochemicalsurvey;resultsofsurvey

1671-1947(2014)03-0208-08

P631.1;P596

A

2013-06-03;

2013-09-03.编辑:周丽、张哲.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东北基础地质综合调查与片区总结”(1212011220435)、“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系列图编制”(GZTR20070206)资助.

刘驰(1954—),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研究,通信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80号,E-mail//liuchi1231@163.com

猜你喜欢
断裂带重力土壤
疯狂过山车——重力是什么
冷冻断裂带储层预测研究
土壤
依兰—伊通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运动特征
重力性喂养方式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灵感的土壤
重力之谜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灵感的土壤
一张纸的承重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