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用量和运筹对水稻产量影响试验

2014-04-13 11:54余选礼王白王白昌杨丽鸿
云南农业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穗肥施用量氮素

余选礼,王白,王白昌,杨丽鸿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芒市 678400)

氮肥用量和运筹对水稻产量影响试验

余选礼,王白,王白昌,杨丽鸿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芒市 678400)

通过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和不同运筹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生产中,在施用同等磷、钾肥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氮素化肥用量对提高水稻单产的效果很明显;德宏坝区籼型杂交水稻栽培氮素化肥的施用量应控制在纯氮用量165~255 kg/hm2为宜,且以基蘖肥∶穗肥=8∶2的方式施用效果较好。

水稻生产;氮肥用量;施肥方式

为了探索和掌握德宏州内水稻生产适宜的氮素化肥用量和施氮方式,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和保护生态环境,笔者于2013年进行了水稻生产不同氮肥施用量和不同运筹方式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宜优673,为德宏主栽籼型超级杂交稻品种。

1.2 试验点基本情况

试验设于德宏州农技推广中心试验田内,位于东经98°35′,北纬24°26′,海拔913.8 m,土壤为改良红壤,肥力中等,各养分含量分别为有机质2.96%、全氮0.164%、全磷0.22%、全钾1.71%、碱解氮116 mg/kg、有效磷89.99 mg/kg、速效钾177.18 mg/ kg,前作为玉米。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11个处理,处理1(CK):空白,不施任何氮肥;处理2:纯氮为120 kg/hm2,基蘖肥∶穗肥=8∶2;处理3:纯氮为120 kg/hm2,基蘖肥∶穗肥= 5∶5;处理4:纯氮为165 kg/hm2,基蘖肥∶穗肥=8∶2;处理5:纯氮为165 kg/hm2,基蘖肥∶穗肥=5∶5;处理6:纯氮为210 kg/hm2,基蘖肥∶穗肥=8∶2;处理7:纯氮为210 kg/hm2,基蘖肥∶穗肥=5∶5;处理8:纯氮为255 kg/hm2,基蘖肥∶穗肥=8∶2;处理9:纯氮为255 kg/hm2,基蘖肥∶穗肥=5∶5;处理10:纯氮为300 kg/hm2,基蘖肥∶穗肥=8∶2;处理11:纯氮为300 kg/hm2,基蘖肥∶穗肥=5∶5。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共33个小区,小区面积15 m2,小区四周围有土埂,并覆盖薄膜作防渗处理。各处理施氮方式及氮肥(尿素)用量见表1。

1.4 试验操作及田间管理

1.4.1 秧田管理

秧田1犁2耙,2013年4月22日播种,采用旱育秧方式。播种前结合平整秧墒,施三元复合肥(15∶15∶15)75 kg/hm2作底肥,5月6日采用除草剂“稻杰”1 000倍液喷雾除草1次;5月9日秧苗2叶1心时追施尿素150 kg/hm2;5月18日施“送嫁肥”尿素75 kg/hm2;5月19日用秕蚜酮15 g/hm2+三环唑15g/ hm2兑水15 kg/hm2喷雾杀虫和预防稻瘟病1次。

1.4.2 大田管理

大田1犁2耙,做到田平土细,按要求做成规范试验小区。2013年5月22日移栽,秧龄30 d,栽插规格13.3 cm×30.0 cm,密度25.05万丛/hm2,每丛2苗(蘖)。移栽前结合整田施农家肥15 t/hm2,普钙750 kg/hm2、硫酸钾75 kg/hm2,尿素各处理按试验方案施用;追肥:按设计方案,5月29日施分蘖肥,7月9日(12.5叶)施促花肥,7月18日(14叶)施保花肥。6月20日用秕蚜酮675 g/hm2+甲维盐450 g/ hm2+三环唑675 g/hm2兑水675 kg/hm2喷雾杀虫和预防叶瘟;7月29日用秕蚜酮675 g/hm2+稻瘟灵2 250 mL/hm2兑水675 kg/hm2喷雾杀虫及预防穗茎瘟。采取浅水栽秧、薄水分蘖、有水孕穗、干湿壮籽的水分管理方式,6月17日、6月25日撤水晒田2次以控制无效分蘖。生育期间,观察记载稻株动态指标,9月8日收割,每小区去除边行,实割6m2单独脱粒计产。

表1 不同处理的氮肥用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分析

各处理产量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看出,不同氮肥处理均比不施用氮肥增产,增产幅度为1 816.8~3 950.2 kg/hm2,增幅达18.5%~40.3%,其中处理8和处理9产量较高,产量分别达13 750.7 kg/hm2和12 867.3 kg/hm2,在所有处理中分列第1位和第2位。随着氮肥量的增加,各处理产量有随之增加的趋势,当纯氮用量255 kg/hm2时,产量达到了峰值,随后开始下降,表明了当地水稻生产氮素化肥用量应控制在纯氮255 kg/hm2以下增产效果较好。

表2 不同氮肥处理测产统计

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见表3,从表中可看出,不同氮肥处理间产量差异较为明显,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

表3 产量方差分析

进一步对产量进行多重比较见表4,从表中可看出,各处理产量均比不施氮肥处理增产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表明了在施用磷、钾肥的基础上,适当施用氮素化肥对提高水稻产量是非常有效的。处理8与处理9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与其它处理均达极显著水平;处理9与处理10、处理3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与处理2、处理1(CK)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6、处理4与处理2差异达显著水平;处理1(CK)产量极显著低于其它所有处理;其它氮肥处理虽然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产量有随之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表明该区域水稻生产氮肥用量应掌握在纯氮用量165~225 kg/hm2较为适宜。在该氮肥用量范围内,施氮方式以基蘖肥∶穗肥=8∶2的比基蘖肥∶穗肥=5∶5的产量要高,表明基蘖肥∶穗肥=8∶2的施肥方式更适合当地水稻生产。

表4 处理间多重比较

2.2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农艺形状的影响

各处理水稻生物性状及产量构成记录见表5,从表5中可看出,不施氮肥的处理虽然结实率较高,但其整体农艺性状较差,有效穗、成穗率、穗粒数、穗实粒数等产量构成因素都明显比施用氮肥的处理低,表明了在施用同等磷钾肥的前提下,适当施用氮素化肥对改进稻株的整体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效果是很明显的。

表5 不同氮肥处理下对水稻生物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

3 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生产中,在相同磷、钾肥配合施用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施氮方法,适当提高氮素化肥用量,对改进稻株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从而提高水稻产量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德宏坝区籼型杂交稻栽培,适宜的氮素化肥施用量应控制在纯氮用量165~255 kg/hm2为宜,且以基蘖肥∶穗肥=8∶2的方式施用效果较好。

2014-04-28

猜你喜欢
穗肥施用量氮素
春大豆施钼条件下最适氮磷肥施用量研究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穗肥施用时期对喀斯特区域杂交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不同氯化钾施用量对陇中地区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三料磷不同施用量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楸树无性系苗期氮素分配和氮素效率差异
基于光谱分析的玉米氮素营养诊断
基蘖肥与穗肥氮比例对双季稻产量和碳氮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