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东煤田隰县南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含气性研究

2014-04-14 14:41郝力生
科技与创新 2014年3期
关键词:煤田煤层气

郝力生

摘 要:煤储层特征和含气性是煤层气成藏的关键因素,也是煤层气开采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山西河东煤田隰县南煤层气储层的孔隙度、吸附性、含气性、渗透性、储层压力、含气饱和度和储层温度等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该地区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前景,划分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域。

关键词:煤田;煤层气;储层特征;含气性;

中图分类号:P61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03-0145-02

1 概述

河东煤田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煤层气开发的热点地区之一。从河东煤田隰县南部煤层气的资源条件、储层特征和含气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该地区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前景。

2 煤层气地质特征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台坳东缘和紫荆山断裂带西侧,整体为倾向西的单斜构造。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其中太原组地层厚51.10~111.6 m,一般厚72.53 m左右,共含煤7层,平均厚度7.17 m,含煤系数7.79%;山西组地层厚34.75~72.15 m,平均厚47.16 m,共含煤6层,煤层平均厚度5.46 m,含煤系数11.58%.

2.1 煤层

2号煤层为山西组主力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煤层厚0.81~7.57 m,平均厚4.46 m,平面分布上具有东北薄西南厚的特点。煤层结构较为简单,一般含0~2层夹矸,顶、底板岩性都以泥岩为主。

9号煤层为太原组主力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2号煤层49.62~72.36 m,平均60.28 m。煤层厚0.54~6.71 m,平均厚3.80 m,厚煤带主要集中在明珠找煤勘查区的中部,四周煤层厚度相对较薄,一般含0~1层夹矸,顶板为K2石灰岩(局部为泥岩),底板以铝质泥岩为主。

2.2 煤质特征

2号煤层宏观煤岩类型以半亮型煤为主,次为暗淡型煤,条带状结构,水平层理发育;9号煤层为光亮型煤,宏观煤岩成分均以亮煤、暗煤为主,割理和内生裂隙一般较为发育。显微组分中有机组分都以镜质组为主,无机组分以黏土类为主,壳质组含量极少。煤的变质程度较高,主要为中—高变质程度的焦煤、瘦煤、贫煤和无烟煤,平面上自东向西煤的变质程度逐渐增高,呈带状展布。东部露头区,煤阶主要为焦煤和瘦煤,向西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变质程度逐渐增高,过渡为贫煤和无烟煤,该区主要受深成变质作用和叠加区域岩浆变质作用影响,使南部煤的变质程度比北部高。

3 煤层气储层特征

3.1 孔隙特征

煤是一种无序的非均质孔隙介质。其中孔隙主要由气孔、植物组织孔、原生粒间孔和溶蚀孔等几种类型形成。煤的孔径结构特征不仅与孔隙的赋存状态有关,而且还极大地影响到煤基质块与气、水介质间的物理和化学作用。

由煤样孔隙测试结果可知,本区煤层的总孔容在36.0~67.5 mm3/g之间,9号煤层的总孔容高于2号煤层,但二者的孔径分布特征相似,都是以大孔为主,过渡孔次之,微孔和中孔所占比例最低,属过渡型孔隙类型。由于过渡孔所占比例较大并含有一定数量的微孔,所以气体在煤基质块中的运移较为困难。两煤层孔比表面积分布特征测试结果相似,过渡孔的比表面积所占比例最高,次为微孔,大孔和中孔比表面积所占比例很低,与孔容的分布趋势一致。煤层气主要富集在微孔、过渡孔隙中,中孔、大孔的不发育是造成煤层气扩散、渗流的“瓶颈”。

3.2 裂隙特征

研究区2号煤面割理走向大致分布在190°~360°范围内,面割理和端割理的频度分别为4~28条/5 cm和3~2条/5 cm;9号煤面割理走向大致在140°~200°之间,面割理和端割理频度分别为5~27条/5 cm和2~18条/5 cm,部分裂隙被矿物质充填。从煤层割理发育频度、长度、缝宽情况看,大宁地区古驿—窑渠背斜轴部裂隙发育良好。

杜家沟矿和张节塔矿9号煤层内生裂隙密度分别为2条/cm和22条/cm,毛则渠矿和台头矿2号煤层分别为6条/cm和5条/cm。镜煤和亮煤条带中内生裂隙极为发育,但走向变化较大,多与层面垂直。井下可见切穿煤层的构造裂隙,间距多在10 m以内。

3.3 煤层渗透率

测试研究区煤层气井渗透率的注入压降,发现区内煤层渗透率平面差异较大,渗透率变化在0.02~42.86 mD。整体随煤层埋藏增大的,渗透率降低的趋势明显;局部埋藏加深的,渗透率增高与构造密切相关,背斜构造轴部,断裂构造发育区域煤层孔渗条件均较好,比如吉试4井、吉试13井位于古驿—窑渠背斜构造轴部,煤层渗透率大于18 mD。相比之下,区内2号煤储集性能优于9号煤层,煤层浅埋藏区(<1 000 m)、背斜构造轴部是寻找高孔渗区的有利部位。

3.4 储层压力、温度特征

研究区主力煤层埋藏深度在1 100~1 321.00 m,储层压力在10.30~12.95 MPa,压力梯度范围为0.84~1.07 MPa/100 m,采用压力梯度为0.85 MPa/100 m,平均地温梯度为2.34 ℃/100 m,恒温带深度120 m,温度16 ℃。不同埋藏深度条件下储层压力、温度预测值见表1.

3.5 等温吸附特征

区块内煤的吸附能力较强,空气干燥基Langmuir体积平均吸附量为23.73 m3/t,2号煤为25.06 m3/t,9号煤为22.24 m3/t。干燥无灰基Langmuir体积吸附量平均为27.68 m3/t,2号煤为27.83 m3/t,9号煤为27.51 m3/t。Langmuir压力为1.22~3.93 MPa,平均为2.06 MPa,2号煤为2.06 MPa,9号煤为2.16 MPa。由图1可见,2号煤吸附能力较9号煤略强。

4 含气性

4.1 煤层实测含气量

根据收集到的煤田钻孔含气量测试数据(国内解吸法MT77-84测得),2号煤层气含量介于0.08~13.52 m3/t之间,埋藏深度在199.47~1 326.90 m,一般在700~1 100 m;9号煤层气含量介于0.71~16.54 m3/t之间,埋藏深度在242.10~1 382.70 m,一般范围为800~1 100 m。由于浅部数据较少,根据已有含气量数据推测,瓦斯氧化带深度在380 m左右,如图2所示。

由该地区内煤层气井测试数据显示,2号煤层含气量介于10.73~20.87 m3/t之间,埋深分布于977.80~1 356.00 m之间,平均含气量17.22 m3/t;9号煤层含气量介于1.12~17.2 m3/t之间,一般在8~14 m3/t之间,平均9.68 m3/t,埋深分布于965.10~1 443.00 m之间。

根据区内煤田钻孔煤层气气测成果,2号煤层CH4平均浓度占77.23%,其中N2占13.01%,CO2占4.88%,重烃占4.86%;9号煤层CH4平均浓度占85.29%,其中N2占6.67%,CO2占4.01%,重烃占4.01%。此外,区块内重烃含量的较高区域,煤层气解吸相对困难。

图1 煤的空气干燥基等温吸附曲线图 图2 煤层含气量与埋藏深度的关系图

4.2 含气饱和度

研究地区含气饱和度较高,煤层气井实测含气量平均在11.76~20.87 m3/t之间,含气饱和度在70.66%~92.38%之间。但是,煤田钻孔测试煤层气含气量较煤层气井低(埋藏深度612.86~1 085.00 m),通过等温吸附方程计算理论最大吸附气量,获得含气饱和度为19.33%~62.49%,预测在800~2 000 m埋藏深度区间含气饱和度为31.78%~81.92%之间。

5 结束语

研究区煤层气储层单层厚度较大,大部分区域煤层厚度大于3 m,结构简单,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孔隙比较发育,煤的吸附能力较强,且随着埋深的增加,吸附能力增大;煤层渗透率平面差异较大,总体上埋藏深度增加,渗透性变差,背斜构造轴部,断裂构造发育区域煤层渗透条件均较好;储层含气量及含气饱和度较高,储层压力梯度较大,为煤层气开发利用提供良好基础条件。

研究区的中西部薛关—峪口挠曲周边煤层埋藏深度适中(600~1 500 m)、渗透率相对较好的,可作为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首选区之一。

参考文献

[1]孙斌,王宪花,陈彩虹,等.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分布特征[J].天然气工业,2004,24(5):17-20.

[2]陈飞,姜波,曾春林,等.大宁—吉县地区构造应力场研究及对煤层气分布的影响[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C]. 2007:104-109.

[3]孙斌,邵龙义,李五忠.大宁地区煤层气成藏控气因素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8,28(3):40-44.

[4]韦重韬,桑树勋.河东煤田乡宁地区主煤层储层物性特征及意义[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7,26(4):45-48.

[5]马财林,陈岩,权海奇.大宁—吉县区块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评价[A].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技术进展[C].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68-77.

[6]杨遂发.山西省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地质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2.

[7]赵庆波,李贵中,孙粉锦,等.煤层气地质选区评价理论与勘探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编辑:李珏〕

4 含气性

4.1 煤层实测含气量

根据收集到的煤田钻孔含气量测试数据(国内解吸法MT77-84测得),2号煤层气含量介于0.08~13.52 m3/t之间,埋藏深度在199.47~1 326.90 m,一般在700~1 100 m;9号煤层气含量介于0.71~16.54 m3/t之间,埋藏深度在242.10~1 382.70 m,一般范围为800~1 100 m。由于浅部数据较少,根据已有含气量数据推测,瓦斯氧化带深度在380 m左右,如图2所示。

由该地区内煤层气井测试数据显示,2号煤层含气量介于10.73~20.87 m3/t之间,埋深分布于977.80~1 356.00 m之间,平均含气量17.22 m3/t;9号煤层含气量介于1.12~17.2 m3/t之间,一般在8~14 m3/t之间,平均9.68 m3/t,埋深分布于965.10~1 443.00 m之间。

根据区内煤田钻孔煤层气气测成果,2号煤层CH4平均浓度占77.23%,其中N2占13.01%,CO2占4.88%,重烃占4.86%;9号煤层CH4平均浓度占85.29%,其中N2占6.67%,CO2占4.01%,重烃占4.01%。此外,区块内重烃含量的较高区域,煤层气解吸相对困难。

图1 煤的空气干燥基等温吸附曲线图 图2 煤层含气量与埋藏深度的关系图

4.2 含气饱和度

研究地区含气饱和度较高,煤层气井实测含气量平均在11.76~20.87 m3/t之间,含气饱和度在70.66%~92.38%之间。但是,煤田钻孔测试煤层气含气量较煤层气井低(埋藏深度612.86~1 085.00 m),通过等温吸附方程计算理论最大吸附气量,获得含气饱和度为19.33%~62.49%,预测在800~2 000 m埋藏深度区间含气饱和度为31.78%~81.92%之间。

5 结束语

研究区煤层气储层单层厚度较大,大部分区域煤层厚度大于3 m,结构简单,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孔隙比较发育,煤的吸附能力较强,且随着埋深的增加,吸附能力增大;煤层渗透率平面差异较大,总体上埋藏深度增加,渗透性变差,背斜构造轴部,断裂构造发育区域煤层渗透条件均较好;储层含气量及含气饱和度较高,储层压力梯度较大,为煤层气开发利用提供良好基础条件。

研究区的中西部薛关—峪口挠曲周边煤层埋藏深度适中(600~1 500 m)、渗透率相对较好的,可作为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首选区之一。

参考文献

[1]孙斌,王宪花,陈彩虹,等.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分布特征[J].天然气工业,2004,24(5):17-20.

[2]陈飞,姜波,曾春林,等.大宁—吉县地区构造应力场研究及对煤层气分布的影响[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C]. 2007:104-109.

[3]孙斌,邵龙义,李五忠.大宁地区煤层气成藏控气因素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8,28(3):40-44.

[4]韦重韬,桑树勋.河东煤田乡宁地区主煤层储层物性特征及意义[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7,26(4):45-48.

[5]马财林,陈岩,权海奇.大宁—吉县区块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评价[A].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技术进展[C].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68-77.

[6]杨遂发.山西省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地质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2.

[7]赵庆波,李贵中,孙粉锦,等.煤层气地质选区评价理论与勘探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编辑:李珏〕

4 含气性

4.1 煤层实测含气量

根据收集到的煤田钻孔含气量测试数据(国内解吸法MT77-84测得),2号煤层气含量介于0.08~13.52 m3/t之间,埋藏深度在199.47~1 326.90 m,一般在700~1 100 m;9号煤层气含量介于0.71~16.54 m3/t之间,埋藏深度在242.10~1 382.70 m,一般范围为800~1 100 m。由于浅部数据较少,根据已有含气量数据推测,瓦斯氧化带深度在380 m左右,如图2所示。

由该地区内煤层气井测试数据显示,2号煤层含气量介于10.73~20.87 m3/t之间,埋深分布于977.80~1 356.00 m之间,平均含气量17.22 m3/t;9号煤层含气量介于1.12~17.2 m3/t之间,一般在8~14 m3/t之间,平均9.68 m3/t,埋深分布于965.10~1 443.00 m之间。

根据区内煤田钻孔煤层气气测成果,2号煤层CH4平均浓度占77.23%,其中N2占13.01%,CO2占4.88%,重烃占4.86%;9号煤层CH4平均浓度占85.29%,其中N2占6.67%,CO2占4.01%,重烃占4.01%。此外,区块内重烃含量的较高区域,煤层气解吸相对困难。

图1 煤的空气干燥基等温吸附曲线图 图2 煤层含气量与埋藏深度的关系图

4.2 含气饱和度

研究地区含气饱和度较高,煤层气井实测含气量平均在11.76~20.87 m3/t之间,含气饱和度在70.66%~92.38%之间。但是,煤田钻孔测试煤层气含气量较煤层气井低(埋藏深度612.86~1 085.00 m),通过等温吸附方程计算理论最大吸附气量,获得含气饱和度为19.33%~62.49%,预测在800~2 000 m埋藏深度区间含气饱和度为31.78%~81.92%之间。

5 结束语

研究区煤层气储层单层厚度较大,大部分区域煤层厚度大于3 m,结构简单,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孔隙比较发育,煤的吸附能力较强,且随着埋深的增加,吸附能力增大;煤层渗透率平面差异较大,总体上埋藏深度增加,渗透性变差,背斜构造轴部,断裂构造发育区域煤层渗透条件均较好;储层含气量及含气饱和度较高,储层压力梯度较大,为煤层气开发利用提供良好基础条件。

研究区的中西部薛关—峪口挠曲周边煤层埋藏深度适中(600~1 500 m)、渗透率相对较好的,可作为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首选区之一。

参考文献

[1]孙斌,王宪花,陈彩虹,等.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分布特征[J].天然气工业,2004,24(5):17-20.

[2]陈飞,姜波,曾春林,等.大宁—吉县地区构造应力场研究及对煤层气分布的影响[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C]. 2007:104-109.

[3]孙斌,邵龙义,李五忠.大宁地区煤层气成藏控气因素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8,28(3):40-44.

[4]韦重韬,桑树勋.河东煤田乡宁地区主煤层储层物性特征及意义[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7,26(4):45-48.

[5]马财林,陈岩,权海奇.大宁—吉县区块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评价[A].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技术进展[C].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68-77.

[6]杨遂发.山西省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地质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2.

[7]赵庆波,李贵中,孙粉锦,等.煤层气地质选区评价理论与勘探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编辑:李珏〕

猜你喜欢
煤田煤层气
山西今年将全面实行煤层气矿业权退出机制
煤田地质勘查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探究
国家能源局印发煤层气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
关于淮北煤田区域地质与成煤条件研究
关于淮北煤田区域地质与成煤条件研究
高精度磁测在圈定煤田火烧区域中的应用
*ST煤气30亿元收购夕阳资产
产业目标几近落空煤层气如何改革?
探析煤田钻探工艺及其钻探效率的提升策略
低煤阶与高煤阶成藏差异性实质及主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