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梗塞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120例分析

2014-04-14 07:18李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4期
关键词:脑梗塞颈动脉硬化

李静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人民医院,云南 腾冲 679100)

✿论著/高血压与脑血管病✿

老年脑梗塞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120例分析

李静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人民医院,云南 腾冲 679100)

目的探讨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同老年脑梗塞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使用彩超进行测定,观察其双侧颈动脉的脂质斑块形成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具有程度不同的颈动脉硬化,其中69%的比例为粥样斑块,患者的颈动脉分叉部位、颈总动脉以及颈内动脉部位是斑块的多发部位,且硬化程度最高的为高龄患者、高血压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结论老年人出现脑梗塞的重要因素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要将颈动脉检查作为老年人常规检查项目。

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老年

导致患者出现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之一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其属于非炎症性疾病,病变原理是由于内膜脂质发生沉积,引起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出现局限性斑块,因各种因素使斑块发生崩解,最终形成动脉硬化[1]。本文使用彩超对10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双侧颈动脉进行检查,对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病变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分析脑梗塞同颈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09年7月-2013年7月神经内科共收治住院病人120例,全部患者均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临床均确诊为脑梗塞。患者中,年龄最高为84岁,最低为66岁,平均年龄为(66.28±8.15)岁。其中,78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属于颈内动脉系统TIA,48例属于腔隙性脑梗死,28例患者属于动脉血栓导致脑梗死,30例患者属于脑栓塞,22例患者具有糖尿病史,43例患者具有高血压病史,18例患者具有高血压和糖尿病,84例患者具有高血脂病史。将12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排除掉出血性脑血管患者、后循环脑梗塞患者以及昏迷患者。

选择相同年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段为66-83岁,平均年龄为(66.22±7.74)岁。其中,38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全部患者均没有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脑血管病。

两组患者的性别因素、年龄因素等基本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声像仪对患者的颈动脉实施超声检查,主要检查部位包括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CCA)、颈总动脉分叉部(BCA)及颈内动脉(ICA)。

1.3 观察指标

患者的检查项目包括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扩散性以及局部增厚情况;斑块强度情况:弱回声和强回声斑块;斑块的分布情况:左侧颈动脉、右侧颈动脉以及双侧颈动脉。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检验计数资料,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120 例脑梗塞患者中,83例出现颈动脉斑块,占到69%;对照组50例患者中,22例出现颈动脉斑块,占到44%,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P<0.05),见表1。

2.2颈动脉分叉部位是脑梗塞斑块普遍出现的部位,占到52.6%,同硬化斑块出现的其他部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颈动脉硬化斑块出现率,脑梗塞患者并发高血压占到68.5%,脑梗塞患者并发糖尿病占到76.7%,脑梗塞患者并发高血压和糖尿病占到88.2%,而且粥样斑块的出现率随患者的年龄增长而升高,其中45%的患者为65-70岁,78%的患者为71-80岁,100%出现斑块的患者为81岁以上。

表1 颈动脉斑块出现情况

表2 观察组颈动脉斑块分布情况

3 讨论

患者出现粥样硬化的主要表现是中等以及大动脉斑片状内膜变厚,能够使血流减少或阻断。处于斑块部位的动脉壁由于变厚,其内部组织发生坏死后同脂质进行结合,变为粥样物质,称之为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属于全身性疾病,病情非常严重,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冠状动脉、颈部总动脉以及肾动脉等器官,在病变过程中会对患者的循环系统以及动脉等造成严重损伤,造成患者的心脏和颅脑等器官发生缺血,极易导致患者死亡[2]。粥样硬化的特征是受到损害的患者动脉内膜会发生脂质沉积,并出现糖类聚集,随后发生纤维组织增生。通过超声检查能够对患者的生理以及组织形态进行了解,针对动脉能够给出详细的检测,并且没有创伤、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检测成本低,临床应用较广。

脑梗塞患者颈动脉壁的内膜、中膜及外膜使用高分辨率的彩超可以得到清晰的呈现,精确度最高能够达到0.1-0.3mm,从而能够对颈动脉硬化斑块及颈动脉狭窄进行更准确的诊断。研究报道,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中,60岁以上的健康老年人占到2.94%,而23%的脑梗塞患者病变部位普遍出现在颈动脉分叉处,60%的TIA患者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率,脑梗塞患者占到73%,大部分斑块属于软斑或扁平斑为中低回声,极少部分属于硬斑或混合斑为高回声。硬斑普遍具有钙化及纤维化,不容易发生脱落,而软斑块内脂质出现纤维化,其表面存在溃疡及内部出血,新鲜的附壁血栓容易发生脱落导致动脉血栓和栓塞。

本次研究结果证明,斑块发生率,脑梗塞患者占到69%,显著高于对照组44%。国内刘昊等通过对17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研究,对其颈动脉颅外段病变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脑梗塞患者中有68.20%的比例出现颈动脉粥样斑块(170/116)[3];而颈部动脉斑块检出率,临床研究报道,健康对照组为13.2%-36%[4],同我们本次研究结果基本相同,说明颈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病情程度在脑梗塞患者中比较严重。研究发现,颈动脉分叉部位(BCA)是颈动脉斑块的多发部位,发病比例占到52.6%,其次为颈内动脉(ICA)发病占到21.7%,最后是双侧颈总动脉(CCA),发病占到11.3%。国内章成国等报道,通过对1583例脑梗塞患者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有51.7%的患者颈动脉分叉部位出现颈动脉斑块[5],原因是血流动力学对颈动脉分叉部位造成的影响最大,因此极易导致内膜损伤以及血小板大量聚集,从而更易导致患者出现颈动脉粥样斑块。随着患者的年龄增长,颈动脉硬化的出现率随之增高,并且粥样硬化程度也进一步加重。本文中,脑梗塞患者80岁以上都会形成斑块,并且脑梗塞患者中并发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情况斑块出现率也会显著升高,因此证明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是导致颈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颈动脉血管实施彩色超声检查,是一种临床无创伤检查方法,老年颈动脉彩超检查的特点是:操作简便、没有疼痛,能够对颈动脉硬化斑块出现及早的发现,从而尽早的实施干预,避免患者出现脑梗塞疾病。颈动脉血管实施彩超检查,能够准确的评价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的狭窄程度,针对患者的病因实施准确诊断,能够正确评估颈动脉开展介入治疗的手术前后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6]。患者一旦出现严重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颈动脉狭窄,及早的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落术,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脑梗塞出现率,如果脑梗死患者出现溃疡斑块,除了选择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外,还要选择他汀类降脂药,能够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行缓解,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起到稳定效果,从而避免脑梗塞出现复发。

[1]华扬.实用颈动脉和颅脑血管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25-27.

[2]郑凯,史庭慧,张书明.老年缺血性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16(23):3586-3587.

[3]刘昊,邓丽影,张明.颈动脉病变与前循环梗死亚型的关系[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3(1):23-24.

[4]程浩.动脉硬化与冠心病和脑梗死的关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30(7):800-801.

[5]章成国,张虹桥,谢坚,等.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39(12):11-12.

[6]赵梅星,秦石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相关性的超声研究[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18(4):300-302.

李静,1977年生,女,汉族,云南腾冲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脑梗塞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