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永兴镇美孝村保护性改造设计

2014-04-14 11:20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风貌古村落火山

赵 亮 宇

(吉林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长春 130118)

1 现状分析

1.1 项目区位

美孝村位于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美孝村,距永兴镇区约1km,距海口市区20km,其北面为海口市南部四镇,东临羊山大道和观澜湖旅游度假区,西面为永兴镇镇区,南侧为连接龙桥镇与永兴镇的区域交通路,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1.2 区域范围

美孝村包括3大区域,即临近羊山大道的主入口区域、堂孝庙区域、美孝村区域,以及至村落主路的沿途景观,设计范围约5公顷.

1.3 历史价值

美孝村发源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其拥有丰富的火山文化资源、生态宜人的自然环境与和谐天成的人文景观.古村落坐西向东,是典型的火山石屋.村子不仅在建筑景观形态上保留完整,而且有很多人文历史故事,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1.4 区域现状

美孝村地处火山熔岩台地区,区内地形特征主要为坡度较小的火山台地与坡地,入口区域场地空旷有一处火山井、一间古庙和两棵古树.村内建筑保留完整,有少量新建建筑,建筑相对较矮,尺度适宜,植物生长繁茂,村内民风淳朴,常驻人口较少,生活条件较差.

2 问题梳理

项目区整体空间体系清晰、交通明确,但缺乏完善的景观系统和设施建设,景观感受单一,空间主次节点体现不足,交通层次弱.古庙、石庙和火山井是古村历史的预示和火山文化的体现,现状入口空间和通往古村的路径明晰,植被良好,但缺乏公共设施和服务建筑配套,古迹文化景观不突出.旧庙没有保留下来,新庙红墙绿瓦,失去了火山石堂庙特色,广场功能单一,边界设计随意,缺乏历史文化内涵和风俗展现.古村路径导向性较好,但缺乏标志性节点景观,对于将来的功能引导提出挑战;缺乏原有水系,是景观营造的不利条件;石头屋现状和院落空间形态保存较好,但空间低矮、狭窄,满足不了未来功能需求,局部区域民居已建为2~3层现代建筑,严重影响传统风貌.

3 建成案例启示

3.1 山东威海楮岛村—海草房民居

基于生态和旅游视角的动态保护与优化规划策略——海草房曾经存于中北部沿海乡村,楮岛村的海草房改造设计中体现了建材与工艺的适宜性,“保护、抢救、利用、管理”设计方针,改造过程中发挥村民的参与性,开发—更新—再利用—复兴的循环模式[1]对美孝村改造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3.2 云南剑川沙溪古镇

有着1 300多年历史的沙溪古镇,注重原生态保护;在实施保护工作中,按照“以存其真”原则进行保护;合理利用旧宅庭院进行文化活动;挖掘非物质文化传统[2].这些改造策略对美孝村改造有很好的启示.

3.3 安徽宏村古村落

划分保护层次,明确使用要求.1996年-1998年完成的宏村保护规划是黟县众多古村落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的保护规划,规划设计突出保护重点;明确各个层次和保护建筑的使用要求;对美孝村的建筑分级有很重要的启示.调动古建筑产权所有者的积极性,努力解决因保护需要而给居住者带来的生活和其它方面的困难,这也是美孝村改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3].

4 保护利用定位

(1) 总体定位

在保护利用火山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注重火山文化村落风貌的协调性,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将区域规划为集居住、文物展示、文化旅游及农业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火山文化源地名村.

(2) 功能定位

保护原有建筑风貌、完善服务基础设施,利用丰富农林果树资源打造火山古村落文化观光、火山休闲农业体验区、生态文化旅游项目为主要功能,建设火山文化旅游综合体.

(3) 形象定位

“润物无声,悠然意远,和谐天成”,突出古村落的聚落形态,发扬地域空间特色,展现火山文化源地形象.

5 保护利用改造策略

5.1 景观改造策略

(1) 提取空间形态,延续村落肌理

该地区发展存在基础设施陈旧、居住状况相对落后等问题.设计采用“生态性和以人为本”原则,保护古村落的历史环境、维护古村落的个性特征,运用空间基底“图”与“底”关系的转换,形成以“古”为“底”,再现桃花源里人家的历史人文景观和淳朴民俗风情融合的氛围.

(2) 空间识别性节点的整治

即固定景点的视觉识别和活动型因素的视觉识别等,以形成强烈的内外感应气氛.街道的交叉,村口、村落的转折处,大门停车场和服务设施等形成识别性节点,对于这种空间节点应考虑空间的尺度和质感,把握古村落风貌和街巷的宜人尺度.为保护游览的视觉审美空间,采取地下铺设管网的方法.

(3) 引入水系,活化氛围

目前村落除古井外,无水系,将水系引入古村落,有利于古村落的整体氛围的营造,增添灵动性,为原有居民和游客提供较高质量的交流环境.

5.2 建筑改造策略

(1) 对于新建建筑

新建建筑主体材料运用与古村建筑一致的火山石,建造技术上结合古法和现代技术,以此保证风格的延续性和创新性;空间形式从古村落空间肌理中提取并演绎,注重人对当地文脉的感受与体验;功能满足当代使用需求.

(2) 对于原有建筑

保护古村落历史环境,进行古建筑的整治是当务之急,实施分类整治的思路,对现今保存完好的古建筑重在维护;对现今基本保存原有风貌,但建筑门窗、墙体等有破坏的古建筑,按“修旧如故”的原则,重在修缮;对原有建筑形式基本保存,但遗存较差,破坏严重的古建筑予以重建和整饰.由于目前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改善有迫切要求,古村落中有一些新建的“现代化”居民房舍,其外观、式样、位置等与整个古村落环境不协调,对待这类建筑予以改造,弱化尺度感;对随意搭建、无原有风貌的屋蓬和障碍建筑等,应在强调建筑风貌与整体氛围相协调的基础上进行拆迁[4].

6 结语

美孝村是海南省少有保存完整的、有浓郁当地特色的古村落遗产,面临逐渐破败和消失的危险,必须持善意的态度和方案进行保护改善,这不仅是对建筑环境的尊重,更是当地人们生活改善和文化传承的充分条件.本设计在改造过程中,深入了解美孝村的特色,并在适度旅游经济开发过程中对房屋和景观的修缮尽量保持原貌,对当地建筑、生活文化进行传承,同时尊重本村居民的意愿,让居民参与其中.

参 考 文 献

[1] 李玉琳.记山东荣成民居—海草房[J].小城镇建设,2006(3):52-54.

[2] 王景慧.文化遗产保护的形与神[J].建筑学报,2012(6):50-57.

[3] 赵中枢.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及保护的若干问题[J].地理研究,2002(7):35-38.

[4] 李 燕.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的进展[J].人文地理,2001(5):44-48.

猜你喜欢
风貌古村落火山
包裹的一切
海底火山群
有趣的火山图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火山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我是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