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浅析

2014-04-15 18:21欧明阳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4年3期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

欧明阳

(天津渤化石化有限公司,天津 300452)

企业信息化建设浅析

欧明阳

(天津渤化石化有限公司,天津 300452)

论文对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内容及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信息化建设的要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企业信息化;建设;意义;规划;信息化意识;人才;管理

0 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企业的生存和竞争环境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1 企业信息化的含义

1.1 企业信息化概念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过程。

企业信息化可以理解成一个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信息资源于企业实践中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即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借助以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手段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 “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将企业的经营及管理流程在线实现,并使企业管理层真正可以在线获得完整而明晰的“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 “核心竞争力”。

1.2 企业信息化包括的主要内容

(1)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信息化。主要是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采取自动控制,用智能化手段解决加工过程中的复杂问题,提高生产的质量和精度。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制造过程、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品和优化提高产品的设计研发能力(CAD、CAM、DCS、MES、CIMS等)。

(2)企业管理信息化。利用先进的管理信息进行管理变革,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等流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MRP、PM、OA、EPR等)。

(3)市场经营信息化。通过实施电子商务,可以大大节约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企业网站、企业邮箱等)。

2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2.1 促进组织结构优化,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可以简化其组织生产经营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和中间管理人员,从而建立起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 “扁平”型组织结构。这种组织形式信息沟通畅通、及时,使市场和周围的信息同决策中心间的反馈更加迅速,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2.2 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

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涉及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可以有效地、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费用。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外部信息,如市场信息、产品销售渠道信息等方面的成本降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可以使企业降低新产品的设计、生产成本和对现有产品进行修改或增加新性能的成本;库存管理信息化使企业减少了库存量,降低了管理成本;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

2.3 提高企业的市场把握能力

在把握市场和消费者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建立起高效、快速的联系,从而提高了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的能力,使企业能迅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及时改变和调整经营战略,不断向市场提供质量更好、品种更多、更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总之,在思想理论创新的天地中,每个学术领域都有自己的前提和前沿。我们总是努力用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个前提的创造,然后再进一步进入这个领域的前沿。在思想理论创新的前沿,找到对于自己合适、对于社会重要的问题,运用恰当而有效的方法,包括运用哲学和科学的假说方法,来提炼自己的假说,对假说加以论证,让实践和历史做出检验。这就是我们未来有可能作出的贡献。

2.4 加快产品和技术的创新

信息技术能极大提高企业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思维的能力。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的结合所形成辅助工艺编制、柔性制造系统、敏捷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

2.5 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企业信息化不只是计算机硬件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即在信息化过程中引进的不仅是信息技术,而更多的是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把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进行管理创新。以此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构建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完备的信息是经营决策的基础。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使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掌握更加完备、及时和准确。

3 浅谈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信息化建设应与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在企业的每个层面上识别信息资源和获利机会,并借以构建新的竞争优势。由于我国很多企业尚未掌握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企业对自身的发展战略缺乏考虑,因此很难在推进本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做好总体规划,这就直接影响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实施。

有时企业因为某一方面的应用需要而购买一套功能无所不包的信息系统,但由于自身的使用水平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利用。这种情况往往并不是因为企业的盲目购买,而可能是因为供企业挑选的余地不大,或是企业出于前瞻性考虑。问题在于那些未被使用的功能都处于快速贬值状态或已经成为沉淀成本。

3.3 内部管理体制相对落后,专业人才缺乏

我国许多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信息化建设中存在 “换汤不换药”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企业忽视了对业务流程和管理的深入分析、整合及再造,传统企业运作机制中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并没有解决,如机构层次过多,部门职能交叉、冲突,业务流程不规范等,如果把一些落后的企业管理方式用信息高科技手段重新包装和固化下来,将导致新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形同虚设,造成巨大的投资浪费。另一方面,我国企业信息技术人员占企业员工总数比例很低,其中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的复合型骨干人才更加稀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4 企业信息化建设完善的对策分析

4.1 信息化建设要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

随着信息系统在企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化也逐步深入到了企业业务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企业原有业务或管理流程与信息系统流程不适应的情形时有发生,流程重组、流程管理也就随着信息化的深入而摆上了很多企业的日程表。企业所处的生命发展周期不同,面临的问题也千差万别,企业所需要的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和流程管理水平都是不一样的。信息化建设和流程管理怎么更好地结合起来,每个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

4.2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强化其基础管理相结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信息化建设更是强调企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只是提供企业信息化的手段和工具,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才是科学决策的可靠依据。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从强化数据管理这一源头抓起。要尽快完善企业的计量、检测体系,加强计量、检测工作。要加强标准化管理,确保各项标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4.3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引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本质是企业管理制度的深刻变革和管理模式的再造。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也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的过程,为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思想提供了有效途径。在引进和运用先进管理软件的同时,要注意从中国国情和企业的实际出发,消化和吸收其中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理念,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而不是让先进的管理软件迁就落后的管理方式。

培养和引进企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信息化建设,人才是根本。技术培训,无论是对各级领导还是对参与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以及相关的实施人员都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企业要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企业员工作为企业和知识的主人,直接决定着企业创新、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大力提高企业全员知识水平,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积极营造员工与企业同成长、共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良好环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之本。对人员的培训有两类:对系统开发人员的培训与系统使用人员的培训,其中,前者关系到企业信息化开发的成败,而后者关系到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成败。企业要通过内部培训等手段,提高企业员工的信息理论知识和创新意识,从而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其次,要通过到大专院校进修学习等方法,使企业信息化具体组织实施的团队具有全心的信息化理念和新型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地领导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抓紧培养一批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懂现代信息技术,还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是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4.4 科学决策,规避信息化投资风险

企业管理信息化必须慎重选择投资策略,注重投资效益,采取各种方式规避信息化风险,保证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必须认识到,信息化不是一夜之间建成的,要分阶段、分模块、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也不是一次性的,应当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分多阶段投入。企业信息化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方面因素,有企业自身管理因素,有市场因素,也有技术因素。如果某些因素出现意外变化,或某些环节实施有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信息化工程局部或整体的失败。另外,企业一次投资过大,而迟迟不能带来效益的提升,有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带来破产风险。

中小企业要想顺利、高效地进行信息化建设,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是至关重要的。这里的优秀既包括合作伙伴的开发水平,又包含合作伙伴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如果合作伙伴虽有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但缺少紧迫感,这样就不能按时完成项目,势必造成人力、财力上的浪费。合作伙伴要有系统集成方面的丰富经验,这样做起来轻车熟路,效率高。千万不要做某些开发商的试验品,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5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和提高时常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应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1]王众托.信息化与管理变革[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高复先.信息资源规划:信息化建设基础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张旭梅,但斌,刘飞.企业信息化工程[M].科学出版社,2003.

Analysis of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OU Ming-Yang
(Tianjin Bohua Petrochemical Co.,Ltd.,Tianjin 300452,China)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concept,on the content of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and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re introduced;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are analyzed,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 are discussed.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construction;significance;plan;the information consciousness;talent;management

TP39

:Adoi:10.3969/j.issn.1002-6673.2014.03.039

1002-6673(2014)03-098-03

2014-03-25

欧明阳,毕业于湖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多年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主要从事企业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