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2014-04-15 12:52张守祥
甘肃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生活

张守祥

〔关键词〕 语文教学;作文;生活;

观察;积累;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6—0033—0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品味生活以及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的能力,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以放为主,以扶为辅,合理引导,指导学生习作,让学生在实践、快乐及欣赏中增强写作兴趣,形成作文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一、观察生活

教师应想方设法地提高农村学生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用独特的、敏锐的触角去感受世界,在感悟中发现美、表现美,这是提高农村学生作文能力的必由之路。农村学生虽然缺乏见识大世面的机会,但农村是块广阔的天地,家禽、家畜、各种粮食作物和花草树木,都是学生熟悉的事物。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才能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只有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才能增加学生的观察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形成探索大自然的意识,使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观察、探索的内容。笔者指导学生结合各学科的所学内容,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观察动植物,观察大自然,不但使学生发现了美,而且激起了学生用笔表现美的欲望。

二、积累生活

学生只有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才能有创作的灵感。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描写的事物就会越生动形象。有的学生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便是在积累上下了功夫,储备的材料丰富。相反,不少学生写作苦于无言,只好“望题兴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写作素材,腹中空空。

1.要充实生活,丰富生活内容。义务教育大纲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因此,教师要不断创设情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阅读有益书籍,丰富学生生活。比如,在学习了《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后,笔者带领学生走出教室,鼓励学生试写这类作文。学生纷纷动笔写了《我家的果园》《家乡美丽的田野》《太阳花》《向日葵》等歌颂乡村美景的作文。

2.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有了充实的生活,丰富的活动内容,并不等于学生就有了积累。笔者在平时要求学生准备积累本,指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搞搞摘抄,积累词语;读读文章,找到“写作的模样”。同时,笔者还注重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引人深思的现象,抓住细微的“小事”及稍纵即逝的美好一瞬,动脑筋思考,写成日记或周记。经常练笔写日记或周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习惯,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积累作文素材,丰富写作内容。

三、表达生活

观察生活和积累生活的最终目的是要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形成表达生活的能力,就要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这是学生写话的基础。学生只有有话可说,说得精彩,才能有文字可写,写得绘声绘色。因此,笔者经常鼓励学生用熟悉的词语造句,并要求所造的句子完整且表达一定的意思。当学生能够熟练造句后,笔者又要求学生用一定的修辞方法说几句话或描述一件小事。长此以往,学生能够体会到说的乐趣。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吕叔湘先生也说:“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学生的作文是否存在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其创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鼓励学生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

总之,学生写作的过程是观察、记忆、想象、逻辑和整合等能力的集中表现。教师应指导学生扎根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引导学生运用实践经验来理解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写出自己的生活感受,让作文回归生活,让个性回归作文。只有这样,才能突破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编辑:马德佳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作文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