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养老保险机制的优化策略

2014-04-16 18:09夏虹双鸭山矿区社会保险局东保卫社保分局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1期
关键词:老龄化体制养老保险

夏虹/双鸭山矿区社会保险局东保卫社保分局

关于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养老保险机制的优化策略

夏虹/双鸭山矿区社会保险局东保卫社保分局

现阶段,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这使得我国的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导致社会负担加重,养老保险资金入不敷出。目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巨额隐性债务难以偿还、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制度碎片化等诸多无法应对的难题和挑战。因此,必须要对现有的中国养老保险机制进行调整,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制度和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形成新型中国养保险制度与体系。

老龄化背景;养老保险机制;现状;优化策略;

目前,我国老年人的人口比例,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7%,而这一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到2013年,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亿,这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给我国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不仅对经济增长、养老金、劳动力市场等多方面等产生冲击,还影响社会福利、医疗制度,加重我国政府的财政负担。因此,对现有的中国养老保险机制进行调整、发展和完善,实现制度和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从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机制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如何优化我国养老保险机制。

一、我国养老保险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老保险体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传统养老保险体制、“社会统筹”养老保险体制以及“统账结合”为基础的多层次养老保险。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现阶段我国建立了“统账结合”为基础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制以适应适应经济、社会生活以及人口的老龄化越来越明显的这些变化。首先,养老保险体制在制度功能上,实现了由单位化向社会化的转变。由政府主导,实行社会化管理的一个开放透明的体系,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的规模经济效应。其次,养老保险体制在制度设计上,实现了由单一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向多层次的转变。降低了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及养老保险体系风险,终更好地保护了劳动者。最后,养老保险体制在财务制度上,实现了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度的转变。既体现公平原则,同时兼顾了效率,不仅能保护劳动者,还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二、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养老保险“全覆盖”背后存在空白点。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现阶段,我国在城镇居民中开展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现已经基本实现“全覆盖”,但目前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所能覆盖的范围仅限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而不是将全体社会成员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对象。一些困难家庭群体、灵活就业人员、及个体户就成为制度覆盖的“盲点”,他们在社会养老保险,解决其养老待遇等多方面问题尚待进一步解决。与此同时,开展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低收人群、无保障老人和60岁~70岁超龄农民仍是“新农保”制度的盲区。

2.“名义账户”导致的政府隐形债务日益沉重。现阶段,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比例的逐年增加,以往为职工建立的个人账户中并没有累计的资金,只是记录保险费缴费,加上政府确定利率下的应得利息的一种标记手段。正是这种“名义账户”形成了养老金的“缺口”或“隐形债务”,按照现行的制度中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已退休的人员和在此制度之前参加工作的职工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个人账户,没有为自己的养老金进行积累,而这笔债务只能由企业高比例的养老保险费偿还,不仅要为在职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还要为已退休的职工支付养老金,这无形中为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

3.养老保险体系缺乏协调发展。现阶段,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了三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以降低单一养老保险层次的风险性,控制政府在养老保险中的作用的同时,还强调了商业养老保险在整个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作用。但目前,由于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刚刚起步,与三大层次协调发展的养老保险体系还不能相互适应,养老保险体系缺乏协调发展。

三、进一步优化我国养老保险机制的策略

1.加速推进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改革。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比例越来越严重,未来我国政府在所面临的养老压力不断加大,没能彻底解决的原有矛盾,加上逐渐凸显的新矛盾,使得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任务十分紧迫,制度的完善非常急切。首先,应该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乃至全国统筹。其次,切实做好城乡间政策衔接,统筹城乡养老。最后,建立公平规则,解决在养老保险待遇上,事业单位、机关单位、企业单位同类退休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与单位就业人员之间差别,减少因为规则的不公平而造的了阶层之间的社会矛盾。

2.完善货币市场为养老保险基金运营创造金融条件。首先,推动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中小商业银行成长和银行间的竞争,发挥养老保险基金特别是商业性质的养老保险基金数额大、期限长、相对稳定的优势。其次,健全金融市场信誉体系。通过健全法律,完善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处机制,并公开金融监管,提升金融市场诚信。再次,提高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打破以往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的分割局面,进一步创新和改革市场制度,通过提高债券的流动性改善养老保险基金的长期安全性和收益性。

3.创新财政、税收政策,推动养老保险体系的多层次发展。由于人们对养老保障的需求不断提高,养老成本日趋上升。首先,明确目标,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促进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职业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建立起基本养老、企业补充养老和个人商业养老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养老保障需求,还能有效地降低政府开支。其次,采取积极的税收优惠方式,建立更广泛的职业养老保险制度。采用由雇主为雇员提供或建立的养老保险计划的方式取代以往由政府为公民提供的公共养老保险计划的方式,进而形成依赖于税收优惠政策的优惠模式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加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着覆盖面窄、制度不公平、保障水平低、法制不健全等突出的问题,这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挑战。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紧迫性,加速推进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改革,完善货币市场为养老保险基金运营创造金融条件,并大力推动养老保险体系的多层次发展,完善和优化我国养老保险体制。

[1]陈颐.关于我国全民养老保险体系及其资金问题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9, (11).

[2]陈坚.浅谈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3,(3)-98.

[3]韩烨,韩俊江.从制度赡养率看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发展面临的挑战[J].经济纵横, 2013(5).

猜你喜欢
老龄化体制养老保险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