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督职能的对策分析

2014-04-16 18:09赵秋君大连民族学院国际商学院会计系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1期
关键词:职能会计人员监督

赵秋君/大连民族学院国际商学院会计系

会计监督职能的对策分析

赵秋君/大连民族学院国际商学院会计系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有效的会计监督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同时,会计监督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实施会计监督,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需要不断加强企业的会计监督。本文将对会计监督的有关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提出一些改进企业会计监督的有效措施。

会计监督;概述;对策

一、会计监督的概述

1.会计监督的主要内容。会计监督主要是指单位的会计机构以及会计人员凭借自己以及被授权的特殊地位以及权利,根据特定主体制定有关的各种合法制度,对单位的特定主体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过程以及其引起的资金运转情况进行全面地、综合地及时地监督,从而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有效性以及合法性,同时充分保障单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最终达到提高特定主体工作效益的目标。会计监督的主体是指经过授权的相关的会计机构以及会计人员。会计监督的对象是指会计机构以及会计人员服务的单位的经济活动的过程以及其经济活动引起的资金运动。资金运动主要是由会计工作的具体特点决定的。会计监督主要具有综合性、稳定性和经常性等特点。其综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在各个领域实施的经济政策体现的会计的执行情况,最后都反映在会计上;二是会计监督的价值信息的综合性上。随着会计主体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持续不断地进行,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也要求进行会计监督。

2.会计监督的意义。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加强单位的会计监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不管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或者是国有独资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或者相关的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经济活动,不断规范单位的经济活动行为,并且依法进行有效地会计监督。由于会计监督与会计核算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如果企业缺乏有效的会计监督,则会导致会计核算的质量下降,一旦会计监督与会计核算过程想脱离,则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会计监督不力的原因分析。单位会计监督不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体制不健全制约会计监督的执行。目前,我国会计监督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致使司法监督、行政监督以及社会监督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由于会计代表着多种利益方,导致会计监督无法有效地执行。二是法制观念以及环境导致会计监督弱化。我国公民普遍存在法制观念淡薄的现象,而我国的会计监督具有其独特性,一方面,会计人员需要自觉维护国家的财政法规,因此,会计人员需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有效地维护以及执行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是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最大限度地维护本单位的经济利益,因此,会计人员无法独立地使用监督职能。因此,导致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不断弱化。三是单位的内控机制不健全。我国大部分单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现象,因此,严重制约了会计人员的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单位的机制不健全,特别是缺乏各种有效的监督机制,有的单位也没有设定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以及有关的审计人员,甚至有的单位连简单的内部审核机制也严重缺乏。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有关的内部审核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有效地贯彻落实,导致审核机构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二、加强会计监督的职能的对策分析

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经营的特征以及管理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权力以及职责进行合理配置,需要注意权责利之间的平衡,明确界定决策者的权利以及责任,并且成立相关的辅助决策的专门机构,企业需要建立相关配套的决策制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企业需要保证其经营决策的权威性以及独立性,对企业的经济行为的效益性进行有效地监督。建立健全决策制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企业管理者的才能,使责、权、利有机结合在一起。

2.加强素质教育,不断强化监督职能。企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也有助于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因此,企业需要加强素质教育。首先,进行会计队伍建设,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同时对会计人员进行严格考核,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专门业务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素养,完善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会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定程序进行会计工作,促使会计程序以及会计方式不断规范化。其次,建立健全会计电化系统,促使会计监督不断科学化、系统化,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及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益以及监管水平。最后,拥有公共权力的部门需要发挥监督作用,对于违反有关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有效地监督。

3.完善会计监督理论以及立法建设。我国现行的会计监督法规都比较模糊,无法与变化的经济情况相适应。这与会计相关理论的滞后性也有一定关系。从宏观体制改革的角度来看,我国的会计理论需要改进的问题还有很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理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从微观经济的会计监督理论来看,如何有效地与改革中的微观经济体制相结合,以指导会计实践,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会计理论发展的滞后性,导致法律规定与现实不相适应,从而不能有效地规范具体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同时,需要对会计监督有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细化,比如对企业从事不同会计事务的会计人员的工作进行明确地分工,对于违反会计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一定的惩罚,明确规定违法会计准则应该承担的会计责任。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监督是一项范围非常广泛的经济基础工作,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保持各个层次协同一致,才能将会计监督的有关措施落实到实处。众所周知,会计监督对企业以及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但是目前,会计监督职能在不断地弱化。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素质教育,不断强化监督职能,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完善会计监督理论以及立法建设。社会各个方面需要不断提高对会计监督的重视力度,从而使会计监督职能得到贯彻落实。

[1]罗平.浅谈会计监督中的问题及对策[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31): 170-171.

[2]段瑞芬、郑美枝、王科唯.论会计监督的挑战及对策[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39):174-175.

[3]谢颖、刘庆武、高犁难.大中型建设项目立项评估指标体系模式的研究[J].技术经济,2013.11(20):185-186.

猜你喜欢
职能会计人员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职能与功能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夯实监督之基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