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作为跨境交易计价货币的前景

2014-04-16 21:33
经济研究参考 2014年12期
关键词:计价离岸金融市场

李 波

人民币作为跨境交易计价货币的前景

李 波

跨境交易主体使用人民币计价面临着困难,究其原因,既有微观层面的,如出口商品差异化程度低、对外贸易企业议价能力不强等;也有宏观层而的,如境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限。随着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具有一定的前景。

涉外经济的管理、核算和统计逐步采用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一是从便利贸易和投资的角度,可以考虑清理现有涉外经济、金融的相关制度,修订或废除有关条款,为在管理、核算和统计中采用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奠定制度基础。二是逐步扩大在跨境贸易和投资的管理、核算、统计等环节采用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

支持国际金融市场发展人民币金融产品。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鼓励境外机构开发人民币计价的投融资金融产品,既能丰富和增加离岸人民币金融资产类别,部分满足境外机构的避险和投资需求,也有助于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一是进一步增加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通过开展境内银行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拓宽境外清算行和境外参加行在境内的人民币融资渠道等多种方式,支持人民币以资本项目向境外输出,增加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二是继续完善跨境人民币资金清算渠道。在境内代理行、人民币业务清算行等既有跨境人民币资金清算渠道的基础上,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为境内外机构之间的跨境人民币资金清算提供安全、高效的清算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密切关注和有效防范相关风险。随着人民币计价和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境外人民币持有者的避险需求将增加,境内金融市场的开放度也将进一步提高。为有效应对潜在风险,需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完善风险防范机制。一是继续深化境内人民币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对外开放。推动境内外金融机构和企业认识和了解境内人民币金融产品,逐步扩大境内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范围,帮助境内外微观市场主体增强应对计价货币汇率波动的能力。二是始终把握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循序渐进开展相关工作。建立健全针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通过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监管、保留和加强反洗钱及反恐融资措施等必要的风险防范手段,有效强化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管理,切实防范相关风险。

(田风摘自《中国金融》2013年第23期〈半月刊〉《跨境交易人民币计价的前景》)

猜你喜欢
计价离岸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寒意蔓延【精读】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分析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伦敦离岸人民币市场稳步前行
离岸央票:需求与前景
当下与未来:对离岸人民币期货市场发展的思考
Copula模型选择及在金融市场的应用
“离岸社团”治理:综合施策 依法打击
让金融市场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