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飞机总动员》的细节感受航空文化(上)

2014-04-16 19:04高鹏举周颖
航空世界 2014年3期
关键词:飞行员航空飞机

高鹏举+周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某一领域的积淀传承产生的,是某一国家、地域、民族甚至是某个特定团体的人的发展历史、风俗人情、传统习惯、行为方式、处世准则,思考方式、价值理念、艺术品味等等。换句话说:某某文化就是包含这个领域的全部知识的总和!所以,航空文化的定义应该就是包含航空领域全部知识的总和,是能让热爱航空的人们感到共鸣,流连忘返如痴如醉的各种载体或者手段。电影《飞机总动员》汇集了很多航空领域的内容,笔者就结合该电影中的一些片段和大家说说影片里的航空知识。

如果要说起《飞机总动员》的剧情来,那的确是很老套的,也可以用一句老套的话来概括: “只要你想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即使再平凡的人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在迪斯尼出品的若干总动员动画电影几乎都是这个套路,“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顶尖大师,但是顶尖的大师却可以来自任何地方”——这和我们所宣扬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颇为类似,但美式的主角更热衷于跳出原来枯燥的或者被限定的原始职业以及社会角色,根据自己的理想去追求,最终成为另外一个领域的领军人物,收获荣誉以及美人的青睐。

本片从头到尾都充满了飞机的影子与航空的色彩,作为《汽车总动员》的系列作品,片中各种车辆也是不少,不过大多是跑龙套的角色,与主角飞机直接相关的各种勤务人员(配角)基本都以叉车形象表现,我们可以通过叉车两侧或者车顶佩戴的饰物来区别具体工作,甚至航空母舰的舰长都是叉车,不过这个舰长叉车除了舰长帽外,车身侧面可是佩戴了资历略章滴,仅仅是这些配角的形象就已经让人忍俊不禁了。电影中的音效也是很专业的,活塞发动机和涡轮发动机的声音完全不一样,甚至发动机启动和停车声音的细节就让人一下子能兴奋起来。当然,电影是艺术作品,是允许夸张的,所以影片中一架平直翼的农用飞机是否真能和“大黄蜂”一类的海军战斗机比翼齐飞或者做特技飞行或者轻易地就能更改机体结构构型的这种专业问题我们就不讨论了,仅仅探讨的是影片细节传达的航空魅力和航空“范儿”!

影片一开始,我们的主角“灰尘”(DUSTY)做的白日梦就与飞行密不可分,能驾驶现代喷气战斗机飞行是所有飞行员的梦想,当然梦醒之后还是依旧在广袤的玉米田上执行慢吞吞的农林播撒任务,此时可能我们的注意力都容易集中到主角身上,如果我们能把视野放远一些,仔细看看那背景中的山水,这些红通通,黄焦焦的山居然都是飞机的样子,能明显地看出大翼、机身、垂尾、发动机的刻画,开头的创意就不错,等到我们主角听到下班铃声返回小镇,镜头从空中俯瞰时我们居然也能看到一个飞机造型的小镇,一辆绿色的加油车CHUG(查格)是主角的好朋友兼二手教练,请注意,他经营的加油站也是用包含螺旋桨和活塞发动机汽缸头的飞机头做了整个加油站的建筑外景,不仅如此,影片中连生物燃料这个元素都有了,查格还说了生物燃料的广告词:“玉米,可以给你汽油般的动力!”呵呵,现在全球各国都在考虑生物类航空燃油的研发和使用验证,各种使用这种绿色燃料的飞机飞行的新闻也屡见报端,相信不久的将来生物燃料就能通过相关的适航认证,让我们的飞行更加绿色,也让航空更加可持续发展。既然航空技术是发展的,是变化的,那么只有与时俱进的文化才是鲜活的。

随后主角和他的二手教练拿着一本给新手看的飞行竞技傻瓜书就开始了训练,专业的飞行教材的确是促进航空知识和技术发展的重要载体,美国飞行员很多,飞行展示、比赛也很多,所以类似这样的飞行书在美国确实遍地都是,这些大量出版的航空飞行书籍更加促进了民众向航空的靠拢,航空的精神也就随之在国民中传播开来,相比而言,我国关于飞行的书就很少了,而且很多飞行教材因为保密的缘由很少能被大众看到,飞行员自己写书公开发表的更是凤毛麟角,国内以飞行员身份写书公开发表的主要是葛文镛将军写的《飞行札记》和赵荣献的《一个飞行员的蓝天札记》,国外军方飞行员写的书翻译后公开销售也就是查尔斯·耶格尔将军的《一代天骄》和谢尔曼·鲍德温的自传《空袭伊拉克》,民航干支线方面几乎没有飞行员出版过书籍,关于民航飞行的理论专著除了几本《私用/商用飞行员执照》和《飞行员航空理论基础》也就没有了,我们确实没有太多与飞行活动直接相关的书籍,而且通用航空在我国发展尚在初级阶段,通航业界人员还是较少,能描述通航飞行的书籍几乎为零,即使有也大部分是在探讨行业法规和业务分类的,这些年我们航空专业出版物也不少了,但理论居多,飞行实践的书籍还是偏少,当然这也是因为我国飞行员数量整体不足造成的。不过,最近笔者获悉,东北沈阳的赵伟先生成为我国首位取得国际航联FAI颁发的国际竞赛执照的飞行员,而且他已经组建了我国第一支正规的无限制级别特技飞行表演队,而且也有很多在欧美的中国留学生都在求学之余在当地学习了私用飞行员执照,并且将自己学习飞行的经历在博客上发表了,希望赵伟先生和这些留学生能够将自己的飞行经历写成书籍,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将自己的飞行经验与大家分享,促进更多的人选择飞行这个神圣的职业。通过网页、纸版将飞行的魅力传播出去,促进我国航空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提升。

片中的主角因为缺乏系统而专业的指导,盲目追求训练效果,导致发动机故障,回到自己的机库接受好友DOTTIE(多蒂)的检查,这是一辆蓝色的小叉车,她不仅是主角的铁杆朋友,更是顶尖专业的飞机维护工程师。现实中,飞机最依赖的人有3类:设计制造工程师,飞行员和维护工程师。飞机设计制造工程师是将各种材料打造成形态各异却能够翱翔蓝天的飞行器的人,飞行员是驾驶飞行器让它们在空中实现精彩飞行的人,而飞机维护工程师则是保证飞机健康,确保日常安全飞行的人。这3类人在飞机的一生中缺一不可,所以影片中多蒂都在最关键的时候伴随主角出现,不过,影片还有个小问题,多蒂并没有跟随主角周游世界,大部分时间是在基地通过电视观看了主角的征战过程,而主角则是在各个休息站依靠了全球各地的朋友(其他各种颜色的小叉车以及飞行汽车)才完成了自己的一些拖曳、维修、改装与救援工作,实际上每一位要去参与飞行竞技或者表演的飞行员都会和自己信赖的飞机维护工程师一起参与,飞行竞技或者飞行表演活动绝对是一个团体项目,靠个人力量是不行的。而且,飞行员和维护工程师在飞机的调整检修过程中都是密切配合的,飞行员自己都会参与到飞机维护工作中,这样都是确保做到人机合一的方式,而且不同的赛段根据实际情况会对飞机采用不同的调整方法和竞技策略,这些对于各个参赛队伍都是绝密的核心技术,因此,一个优秀默契的竞技团队的建设才是能完成比赛直至取胜的法宝,只有主角一个光杆司令去参加环球比赛的事情是不会出现的。endprint

当然主角是一定要参加比赛的,否则主角就没戏了,于是他们就一定要找个优秀的教练,所以我们的另外一位关键角色——主角的专业教练SKIPPER(机长),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海盗舰载机,而且由于其大翼是向上折叠,所以,也只有这种机型能做出“举”着望远镜观察的动作,而美国同期的海军舰载机“TBF”或者“野猫”的大翼折叠方式都不能做出敬礼或者“举”望远镜的动作,美国人真是细节考虑非常到位,而且在影片的最后,在航母上面敬礼的这个情景既是模仿了军人之间的礼仪,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恶搞了一下海军航空兵对机翼折叠技术的吐槽,谢尔曼·鲍德温先生服役于美国前航母舰载机航空兵部队,他是EA-6B“徘徊者”电子干扰机的飞行员,他驾机全程参加了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在他所著的《空袭伊拉克》一书中就描述过这种情况;“有时候大翼折叠机构出现故障,导致折叠起来的外侧大翼会出现单边放不下来的情况,美国海军飞行员称之为格鲁门式敬礼。”本片导演克雷·豪尔(Klay Hall)的父亲就是海军航空兵飞行员,他小的时候就总被父亲带着去看各种航展或者飞行比赛,一定看过或者听过这样的故事,也正是因为儿时的经历让他在本片中驾轻就熟,处处都是“航空范儿”的笑点。

因为“机长”一直在暗地里观察主角的飞行,所以对于主角的竞技状态以及飞行技术了如指掌,很快就指导主角迅速提高了成绩,而且针对主角的“恐高症”还专门设计了适合主人公的低空飞行比赛技巧,这些技巧也都是主角能够获胜并且蜕变升华的撒手锏,也彰显了“机长”因材施教的专业教练能力。当然,在真实飞行中还是应该尽量高飞,不论是飞行速度还是安全性都有很大提升,超低空飞行仅仅在特技飞行表演中或者因为特殊的需要而实施的军事飞行活动中才出现,即使如此,电影里出现的主角翼尖蹭地擦水一类的镜头在真实中是不可能出现的(真实中出现的顶多是轮子踩水),真实环境中要是见到了翼尖擦水或者蹭地就绝对是飞行事故了。而且,大家在“机长”训练主角飞行这一篇章里可以看到一个细节,此时经常出现主人公的主起落架附近的镜头,仔细看看就不难发现那主轮胎还在慢慢地向后旋转,这样的镜头在影片的后面也出现过,这个细节如果不是飞行员,如果不是经常在天上观察的话是根本发现不了的,真实环境中,可收放起落架的飞机在起落架开始收起的瞬间,刹车会自动施加压力,停止轮胎转动,减少因为旋转产生的振动,至于没有刹车的前轮则往往依靠安装在前轮舱的摩擦片阻碍前轮的旋转,通航飞机为了简化结构和降低成本的考虑,往往采用裸露轮胎的固定起落架,飞行中轮胎也不施加刹车,都可以是自由旋转的,笔者跟着通航飞机做训练飞行的时候也就经常看到不少裸机身外表面的轮胎慢慢地旋转,虽然笔者暂时解释不了促成轮胎在飞行中旋转这一原因,但是这个细节的刻画足以让笔者为影片的制作团队赞叹,细节决定成败,从细节就能看出制片团队在制作一部动画电影方面的良苦用心,也能看得出美国人的航空知识已经潜移默化到了何种的地步。

“机长”保留了他在战争中的典型涂装,而且大家一看就笑了,还有就是“海盗旗”中队的成员,当然为了不至于在动漫电影里过于凶煞以及变着法儿“向经典致敬”的目的推动下,迪斯尼的画家们既想到了用活塞和交叉的扳手来代替原来海盗旗队标中那恐怖骷髅以及交叉的大腿骨,而且在发音上也是精心做了选择,海盗旗中队的真正名字叫“Jolly Rogers”,在电影中就变成了“Jolly Wrenches(扳手们)”发音也和原始真名极其相似,这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扳手的图案用在电影里了,活塞汽缸头,交叉扳手的图案也体现了真实飞行竞技活动的关键因素——动力和维修调整技术,所以迪斯尼的设计师们很认真地为其做了借鉴和变化,所以影片中这个变相的“致敬”笔者很是推崇。这一“变化”既让很多专业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也让不明就里的观众从容接受,变相广告的宣传尺度把握相当精准,真实历史中首任“海盗旗”部队番号就是VF17,当时该部队正好换装了F4U“海盗”战斗机,因此指机为名就称之为“海盗旗”中队,海盗在西方文化中的典型标志就是悬挂有着交叉大腿骨的骷髅图样的旗帜,因此,VF17就用了这样的徽章作为队徽,“海盗旗”中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跌宕起伏,“海盗旗”中队的名字也由好几个不同番号的部队来继承,甚至还真的有了部队的传家宝——玻璃盒装的真人头骨骷髅和交叉的大腿骨,这是在海盗旗中队番号仍然是VF-17时代,队中成员Jack Ernie 少尉驾机在进攻冲绳时阵亡,在坠机前,他通过无线电说,希望人们见到中队的骷髅标志时会想起他。他的家人后来把这个装着Jack Ernie骷髅和两根大腿骨的玻璃盒送给了 VF-17 中队,这也就成了海盗旗的传家宝和战斗精神象征标志。

影片中大家经常可以看到这些飞机或者汽车在休息时喝饮料,他们的饮料就是专用润滑油,只有滑油和液压油才会用这种小罐子装,燃油是不会装在这种小罐子里的,飞机上的油液就3种——燃油、润滑油和液压油。这三者都属于消耗品,燃油消耗量最大,其次是润滑油,最后就是液压油。燃油和润滑油是每次飞行前后都要检查并按需添加的,不过燃油添加的数量比较大,而且是根据飞行任务决定具体添加数量,一般按升或者加仑计量,民航客机动辄都是几千升,甚至数万升,即使是运动类小飞机也都是几十甚至几百升。而润滑油的勤务就是保证飞行前必须添加到指定的数量,润滑油大多用一夸脱容量的圆柱体罐子包装,每次添加数量大多是几夸脱就够了,根据各个机型发动机的技术数据和发动机新旧程度来决定。而液压油大多是检查数量,不需要每次飞行都添加,当然这还不算啥,真的很细节的地方是大家可以在影片里看到他们喝润滑油使的吸管统一都是浅灰色的弯弯的上细下粗的管子,这种管子实际上是为飞机加滑油的专用工具,是铸铝的也就是看起来是灰色的,一边是个中空的弯嘴兼握把,另一边是个带半圆弧护罩的U型钢制利刃。这样飞机维护工程师就可以握持弯嘴,从滑油罐上面沿着边捅下去(半圆形的护罩也给你提供了这一向导和靠模的功能),既能顺利打开了滑油罐,又变成了一个延伸的加油嘴,方便给滑油箱加油,前尖后宽的U型钢刃能够把滑油罐切开相当大的开口,不阻碍加油时油料和空气的置换,增加了加油的平顺性,这个客串吸管的专用工具在影片中出现,如果你不是做过机务维护工程师的话你是绝对不知道的,此处你也是笑不出来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飞行员航空飞机
飞机失踪
《THE DISCUSS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COMPARED WITH WUTHERING HEIGHTS》
开飞机打盹?英提议对飞行员“疲劳检测”
飞行员的酷装备
乘坐飞机
神奇飞机变变变
飞机飞起来啦
航空漫画
幽默的美军飞行员手册
航空邮票:航空体育--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