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探析

2014-04-17 00:37夏高寅
江苏科技信息 2014年6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教育

夏高寅

(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江苏南京 210001)

0 引言

科技创业是一种市场行为,向市场投入的产品主要是创新科技发明的成果,并依据该成果从市场中获得收益,这一过程既体现了科技创新成果向产业化发展的趋势,也体现了科技创新正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广义上来看,所谓科技创业,“就是创业者利用所掌握的技术、知识,通过建立企业实现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的过程。”科技正日益成为各行各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科技创业也正成为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美国以及欧洲许多国家都把科技创业作为其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战略,这一发展战略与以往单纯依靠自然资源和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截然不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技创业已成为各国企业自身发展的动力和支撑,由此也体现出科技创业的可观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培养更多的科技创业型人才便成为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

1 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性

1.1 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

由于金融风暴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而一些科技创业型经济却能够在风暴中幸存下来,有着防范与抵御金融风暴的优势。因而,这种类型的经济便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重视,创业机会也逐渐增多,相应的对于科技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因此,为了满足这种新型经济形式的发展要求,就需要培养更多的新型经济人才,而科技创业人才便有了培养发展的必然性。

1.2 促进高校教育改革进程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正处在改革进程之中,而培养科技创业型人才则是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一环。高校积极开展科技创业课程,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科技创业的队伍中来,可以有效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就业空间。同时,鼓励更多的大学生进行科技创业也是高校向技术产业化转变的必经之路,促进国家中小企业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中小企业能够创办成功的关键便是创业者的参与。因而,只有培养出大量的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科技创业型人才,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大力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进步。

1.3 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近几年来各大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甚至出现学习热门专业的人数远远大于一些冷门专业的人数的现象,导致热门专业岗位竞争激烈,而冷门专业岗位却无人问津。出现这一现象,一部分原因在于人才市场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着某些漏洞,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目前人们对职业的选择过于墨守成规,不懂得变通。而加快对科技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即是变求职者为创业者,变选择岗位为创造岗位,不仅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还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岗位空缺。

从以上几点来看,培养科技创业型人才是当前发展经济的关键所在。而最早将科技创业型人才作为培养对象的国家是美国,因而在培养科技创业型人才的方法与手段上,美国有着较多的成功经验。我国若想培养更多更好的科技创业型人才,其首要环节便是积极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为培养自己的科技创业型人才服务。

2 借鉴美国成功经验,为培养我国科技创业型人才服务

在美国,从小学一直到研究生的课程中都会开设一项创业教育课,从小培养学生的科技创业意识。哈弗商学院的迈赖斯·迈斯于1947 年为就读MBA 的学生们开设了一门全新课程,这门新的课程被其称为《新创业管理》,这也是美国被认为是第一个在大学教育中开设创业课程的原因所在。美国教育特别重视对从事科技创业教育工作的人才选拔与培训,大力培养从事科技创业的教师队伍,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科技创业的培训工作中来,并积极选派参与科技创业培训的教师。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美国从事科技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也提高了其教育的水平与能力,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也更好地促进了科技创业教育的进步与发展。除此之外,他们在选择教育者时尤为重视从社会上吸收有经验的创业家参与到科技创业教育的工作中来,有些大学特别聘请知名的创业家作为学院的客座教授,此举也更好地促进了科技创业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在美国从事科技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教师不仅有专职的还有兼职的,很多大学的商学院都会聘请具有创业成功经验的人士作为自己的兼职教师,从而形成科技创业教育者与非科技创业教育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其实,多数从事科技创业培养工作的教育者都曾有过创业的经历,有些甚至仍在担任某些企业的外部董事,这就使得他们在教育的方式与内容上时刻保持着敏感度与洞察力。除此之外,美国的科技创业教育工作依靠的不是政府的支撑,而是各种民间组织与教育机构的合作与参与,其总体特点是民间组织为主,政府工作为辅,教育机构共同参与。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科技创业并积极地参与到科技创业中来,美国很多的商学院还开展了虚拟创业项目,以虚拟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体验到科技创业的优势。除了一些正规的科技创业教育外,其开展的创业第二课堂也成为培养方式的一大特色,创业实践活动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不仅扩大了科技创业教育的宣传,也加大了科技创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3 我国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思路

3.1 变革人才培养观念,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由于高新技术成果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把科研技术成果作为培养的重点,由此造成创业教育被当成科技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看做培养学生的科技水平,并将这一教育集中于少数优秀的学生身上,成为了一种精英式教育。然而,科技创业其实是一种创业能力,而非简单的科技知识增长或是科技成果的发表,它是一种各种项目相统一的教学模式。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对所有学生均实施该种科技创业教育的培养,使更多的学生成为科技创业型人才。

3.2 转化科技成果,加强产学研的结合

有研究表明,“我国科研院所每年完成的科研成果只有20%左右能够转化并批量生产,形成规模的仅有5%”,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关键原因便是科技创业型人才供给不足,加大对科技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加强政府、学校、企业的合作,形成三者共同参与培养科技创业人才的教育模式,一方面可以从政府获得教育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又可以从企业获得实际且多元化的教学经验,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促进科技研究成果向科技创业的转变,将理论上的研究转变为实际生活中的科技创业实践,以此更好地促进科技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3.3 打造科技创业的良好环境,重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科技创业型人才时不能停留在理论知识的灌输上,也不能停留在科技创业竞赛的层面上,而是应该切实与实际相结合,形成真实的浓厚的科技创业学习环境。科技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不能够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的,科技创业教育不是速成式教育,更不是简单的培训技能式教育,而是实践与课程、技能与知识相结合的教育。在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课程与技能的教学,更应重视实训、模拟实践、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的辅助教育,形成系统的教育模式,完善科技创业人才的培养方式,使其多元化,进而有效化。

3.4 大力发展大学科技园和科技实践基地,使其成为科技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平台

目前,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建立大学科技园,其与科技实践基地一道正成为实践科技创业的关键平台。因此,学校应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完善科技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完善其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其集资效应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科技创业型人才提供发挥自身才能的场所。同时,大学科技园或科技实践基地拥有一大批优秀科技创业实践专家,这些都是高等院校科技创业师资的重要来源。

3.5 变革考核形式,鼓励大学生创业

在培养科技创业型人才上,高校是其主要阵营所在,因此我国高校应加快自身的改革进程,变革传统的评价与考核方式。根据科技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将大学生在学习各阶段的创业能力与创业意识作为最终考核的一部分。其次,也应积极变革考核方式,不仅用试卷的方式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还采用实践、调研、设计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创造能力。除此之外,教育部也应改变其考核指标,在对学校进行考核时不能单纯关注学生的就业率,还应把学生的创业率也算入在内。“只有设定一定的创业率来要求高校,才能有效引导高校从就业教育和择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转变。”只有加大对创业率的重视,才能更好地促使高校加大其在科技创业型人才上的培养力度。

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是当今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因此培养高素质的科技创业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是加快国家经济发展,促进国家创新型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应在积极借鉴他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多角度多侧面地为我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科技创业型人才。

[1]祈为群,孙淳.科技创业与武汉民营企业发展[J].科技创业月刊,2008(3).

[2]曹胜利,雷家骕.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3]赵恒平,田甜.我国大学科技园孵化器体系浅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6).

[4]许铁梅.对高校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的思考[J].中国高教,2001(6).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科技助我来看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