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办学理念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为例

2014-04-17 00:37伍文生
江苏科技信息 2014年6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

伍文生

(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0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人力资源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的重要资源,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一方面,很多企业每年都计划吸收一批新员工,但却很难招收到心仪的人才。另一方面,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都不断攀升,据统计,2013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99 万,比2012 年增加19 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1]。企业在招聘大学应届毕业生时,经常出现毕业生眼高手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的人才存在脱节的现象。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学生在校期间已经对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社会保险等板块知识的系统学习,但在实际从事公司新进员工的培训活动组织管理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做,没有具体的操作流程,设计的培训方案可操作性差。因此,在应用型办学理念指导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体现为一方面是适应社会,即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并从中提炼解决问题的各类经验。另一方面是服务社会,就是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满足企业对具备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1 课程介绍

《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是笔者所在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一门必修课,是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排在第6 学期开设,总学时为32 学时,其中理论24 学时,课内实践8 学时。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以提高学生“会设计、懂操作”的应用能力为教学理念,让学生了解新员工入职培训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的设计,并能够运用新员工入职培训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新员工入职培训问题。为全面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班级学习的现状,笔者事先对班级进行了调查,该专业人数为84 人,其中男生46 人,女生38 人。整体而言,班级学习氛围较浓厚,学生善于思考,愿意接受新事物,这为课程教学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础。按照应用型办学理念的要求,结合课程性质,笔者从《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具体做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2 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2.1 转变教学理念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课程本身的性质,转变教学观念,把教学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思路,制定实施方案,并加以课堂组织实施。

2.2 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该突出教学理念指导,着力设计紧密联系实际的实践知识,不断提高实践内容所占比重,重点是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还要启发学生如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际工作效率的教学内容。

2.3 丰富教学形式

教学内容的展示、传授需要一定的形式加以表现,在课程教学形式上除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外,应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利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操作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4 完善教学评价

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变革,要求教师对教学评价体系加以改革,建立教学活动全过程考核制度,形成多维度的考核体系,保证教学理念的贯彻执行,达到预期的目标。

3 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3.1 建立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建立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授课老师为辅的教学活动体系,不断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师生互动,实行参与式教学。比如,在培训形式章节,教师就要求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培训的形式与种类,并比较分析优缺点。学生通过几年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的学习积累,较好地收集、归纳和整理出培训形式的知识点,并选择学生代表通过PPT 的形式与大家分享,授课老师对各知识点加以补充。通过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学会了收集资料的各种能力,提高了知识获取的能力。

3.2 重视教学内容安排,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薪酬、考核、社保等各项具体工作,接触更多的是各类表格。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注重选择应用型参考教材,参考教材内容的特色就是具体到每一个新员工培训实施的环节,细化到每一类新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2],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新员工培训工作各类表格的设计、各项活动组织的流程设计,提高学生在设计各类方案时的可操作性。

3.3 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拓宽知识学习渠道

在课堂知识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分为理论知识板块、应用板块、企业课程板块,针对不同知识板块选择不同教学形式。比如理论知识板块的培训管理章节内容主要采取讲授、案例等教学方式。应用板块培训方式章节内容主要采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比如讲授拓展训练培训方式时,采取了情景模拟教学的方法,组织学生在户外完成包括破冰、挑战60 秒等拓展游戏,让学生了解到作为新员工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感受拓展游戏的意义,以及如果作为培训主管如何组织好一场户外培训游戏,这种教学方法为学提供了一个仿真的实践平台,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知识向经验技能的转换[3]。企业课程板块一方面举办了专家讲座,邀请从事培训的企业专家走进课堂授课,向学生介绍实际工作中的

经验,从而让学生对理论知识产生深刻认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4]。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与合肥统一企业有限公司合作的实训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统一实训班”课程学习,拓宽学生知识学习的渠道,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4 注重课程教学的过程化评价,完善学生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为保障应用型教学理念的有效执行,积极探索建立“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即过程评价:以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如根据课堂发言、案例讨论等;目标评价:以课程标准目标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能力评价:以学生运用本课程知识解决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参照标准,如作业完成情况、PPT 制作、培训游戏参与等。学生最后的课程成绩由40%的平时成绩、60%的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合成。通过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重,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注重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

[1]人民日报.2013 毕业生人数创新高 最难变业年如何破译[EB/OL].[2013-05-10].http://edu.sina.com.cn/l/2013-05-10/1121228189.shtml.

[2]权锡哲,魏冠明.新员工培训管理实务手册[M].2 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3]薄赋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30.

[4]何磊.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J].企业导报,2013(3):217.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