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乐教学中对立统一方法的运用

2014-04-17 12:38尹丽丽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字头高音低音

尹丽丽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表演艺术系,河南济源454650)

一、音乐教学中的辩证法

马克思在辩证法中指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世界上各种事物运动发展最普遍的规律。”在音乐教学中很多技巧性课程,例如在声乐、钢琴、舞蹈基训等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中都存在着复杂多样的矛盾关系,理解和善于运用这些矛盾关系即辩证关系来进行练习,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声乐的学习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简单模仿歌唱家声音的自然阶段、接受正规发声训练的不自然阶段以及熟练灵活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技巧的科学自然阶段。这个从自然到不自然再到自然的过程本身就存在着辩证关系,而在这三个阶段中,第二阶段的学习时间有可能长也有可能短,决定这一时间长短的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掌握辩证法,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

二、声乐教学中对立统一思想的运用

(一)高与低的辩证

1.唱高想低

唱高想低说起来也不难,就是在唱高音时要求做到:一是要保持中、低音的歌唱状态,在中、低音的发声基础上去演唱高音;二是要想到腰部的气息,保持良好的气息控制状态,充分发挥气息的作用,使高音演唱和气息紧密相连,这样有助于高音的稳定、松弛、有根基;三是注意低位发声状态的建立和声音向下的伸展,以加强声音和气息的连接,获得气息的良好支持,使高音富有深度。

例如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该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施光南于1982年创作的,它生动地描绘了上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秀丽画卷,是一首歌唱家乡,赞美生活,憧憬未来的抒情歌曲。歌曲节奏鲜明而富有活力,音乐一开始就处于高音区,尤其是最后一个乐段“哎嗨哟嗬呀儿咿儿哟……”高音区必须要唱得明朗、欢快,若是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很容易唱得生硬、苍白,因此,在练习该曲时,可以运用“高音低唱”的方法来解决这一技巧难题。歌曲开头“我们的家乡”的“我”字在开口唱时,要想到两个“低”——低气息、低发声点。低气息指的是气息要吸得深,就像把气息踩在脚后跟下面一样。低发声点指的是支点要低,换句话说,就是想象嘴巴不在嘴巴这个部位,而在胸口这个地方来唱,同时,在发声时,气息向下推开,使得“我”字不仅明朗而富于弹性。最后那段开阔宽广的唱段不仅要求与前面说的方法一致,还要注意力度的变化,尤其是最后的“咳”字,必须牢固地建立在低气息、低支点的状态,才能唱出松畅、明亮、扎实而有朝气蓬勃情绪的高音。

2.唱低想高

这是要求在演唱低音时,要想到并保持声音的高位置状态。例如歌剧《红珊瑚》选段《海风阵阵愁煞人》中的最后一句“珊妹赊药登豪门”,这一句的旋律达到该曲的最低音(小字组的g)。在练习这句唱段时,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唱低想高”的方法,有意识地强调声音的高位置,就会使声音显得松散,缺乏低音区应有的集中与明亮。低音对气息的控制力度要求相对较弱,如果歌唱者的歌唱状态缺乏整体协调,就很容易使声音的高位置状态失掉。运用“唱低想高”的对立统一方法,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些不足,使得低音区的声音松弛、自然而明亮、集中。

(二)欲上先下

这里的“上”指的是声音的高位置共鸣,其含义是指若想使声音向上,获得理想的高位置共鸣,必须先向下建立起正确的发声状态。这样的发声状态包括四项内容:气息的正确控制,低位发声状态的建立,低发声点的保持以及声音与气息的连接。在高音区的练习中,有些人由于过分追求声音的高位置共鸣,忽视了对气息的控制以及低位发声点和发声状态的建立,造成高音区的声音尖、卡、挤、压。而解决这些发声的不良现象,可以用“欲上先下”的方法来解决:先向下建立正确的发声状态(低气息与低支点),同时控制好气息,有意识地使声音往下走与气息点揉合在一起,并顺着臀部往下推开,这样练习使得歌唱时的整体状态得到平衡,理想的高位置声音得以稳定和保持,高音区的音色明朗、清脆、灵巧,达到理想的发声效果。

(三)欲外先内

欲外先内是指保持吸气状态去歌唱。如何理解呢?简单地说,就是怎么吸就怎么唱,气息吸到哪里就在哪里唱。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歌者应从思想意识上明确树立向里吸着唱的意识,或是在向外唱的同时,保持向里吸的状态和意识,使得气息稳定、均匀、连贯并保持一定的深度,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歌唱活动中,稳定的气息可以帮助歌者稳定喉头,保持喉咙的通畅和开放。“欲外先内”这种既向里又向外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声音练习中的运用,可以使歌者的歌唱松弛、通畅,声线趋于统一。

(四)欲前先后

这里的“前”指的是歌者把声音向前传送给听众,“后”则跟汉语的发音有关。在汉语音节中,字音通常由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构成。字头的发音部位大都在唇、齿、牙、舌等相关部位,位置比较靠前,字腹的发音部位和字头相比,位置比较靠后。歌唱时,字头吐发以后,如果字腹的发音部位和共鸣中心放得比较靠前,或随字头直接从口中向外喷发,唱出的声音必然浅、白、散、直,缺乏应有的共鸣效果和艺术魅力。例如“远”字,它的字头是“yu”,字腹是“a”,字尾是“n”,字头的发音部位是靠前的,“a”则是靠后的,若是把字腹、字尾与字头一起从前面吐发,其发音给人一种扁、白、散的感觉,与正确的吐字要求“字正腔圆”就有很大的差距,而把它们一起向后靠,使声音从上腭贴着鼻咽腔从头顶送出,这样的声音就带有了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的高位置共鸣。因此,解决声音的浅、白、直、散等不良现象,“欲前先后”是一种很好的发声方法,它要求字头吐发以后,由字头向字腹转换的过程中,声音有一个向后(即咽腔)移动的过程,以帮助构成字腹的韵母安放好共鸣中心,并在良好的整体共鸣腔体内获得充分的共鸣效果,同时,把获得的共鸣声音通过鼻咽腔传递到头腔从而获得良好的高位置头腔共鸣。只有这种富于共鸣色彩的歌唱声音传递给听众,才能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美的享受。

三、结语

想唱好歌,就要懂得歌唱中的辩证关系。学习歌唱的过程中,除了以上所列举的几个方面之外,还有“欲快先慢”、“欲强先弱”等等,我们要重视这些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同时更要注意它们的有机统一。初学者在学习和训练的时候很难分辨出自己的声音好坏,因此需要靠教师的听觉来调整他们的声音。这就要求教师在声乐训练的过程中有很好的分辨能力,充分理解和掌握声乐训练中的辩证关系。既要重视局部的训练,又不能忽视整体,在声乐训练中始终遵循歌唱发音的规律,做到目的明确、手法灵活多样,使学生的演唱水平得到更快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1]赵娟.音乐文化修养与赏析[M].长沙:湖南文艺图书出版社,2010.

[2]薛良.音乐知识手册[M].北京:文联出版社,2009.

[3]唐应龙.音乐素材-自律与他律的辩证法论[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01).

[4]程冬妍.从辩证法和认识论角度谈功能和声体系的发展[J].黄河之声,2013,(05).

猜你喜欢
字头高音低音
能量强悍就是最大的优势 Proficient Audio FDS-15有源低音音箱
搭载革命性Uni-Core技术 KEF宣布推出KC62超低音扬声器
早春
城市音乐“奏起高音”
连降两个月 太原猪肉价格重回“2”字头
What it's like to be a deaf DJ
“家”字的写法
简单、好用、承传贵族血统 SUMIKO S.9超低音音箱
“央字头”告了“央字头”
马老师硬笔课堂第三讲 字头的书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