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期缩短对工程项目成本的影响及其对策

2014-04-17 22:52陶航
会计之友 2014年10期
关键词:工期成本管理工程项目

陶航

【摘 要】 文章通过对某国有铁路施工企业一工程项目在工期缩短情况下实际成本与责任成本(正常情况下)的对比,归纳了该工程项目各成本项目随工期缩短的变动方向及幅度,分析了工期缩短对工程项目成本的影响,并探讨了降低成本的对策,希望能对工期缩短情况下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工程项目; 工期; 成本管理; 责任成本

中图分类号:F2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0-0125-03

一、引言

为了应对目前疯狂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我国从2009—2010年分批投入4万亿元用于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等方面,其中约1.5万元亿用于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在拉动内需、增加就业等多方面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其在拉动内需方面的效益还要求其具有紧迫性和时效性,因此,当前许多建设项目都存在着赶工期的现象。

项目管理有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三大控制目标。缩短工期,实际上增加了进度控制的难度,但质量控制坚决不能放松,否则,工期缩短所带来的效益将被工程质量下降所带来的远期成本消耗殆尽。唯一的办法就是集中更多的人力、物力于某项工程上,加大成本投入。因此在考虑提前建成产生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如何最大幅度的降低工程成本便成为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案例背景介绍

该项目属于某大型国有铁路施工企业,是灾后重建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对于完善当地交通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振兴震后旅游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起到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作用,该项目工期紧迫,预计工期为一年半,相当于正常工期的1/3左右。对于这种政策导向的赶工期项目,项目的经济效益往往是次于社会效益的考虑目标,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保证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从而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通过在该项目的子项目部实习,有机会观察施工现场、实地走访管理人员及一线员工,并获得了该项目的一手资料。在前期定性认识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初步确定了随工期缩短而变动显著的成本项目,论证了工期缩短对各成本项目的影响,并探讨了降低成本的对策。由于工程的不可重复性和不同工程间的差异性,所以本文选取企业编制的正常工期下的责任成本作为参考对象。

三、工期缩短对工程成本的影响

(一)开办费用分析

该项目开办费用中租地费用溢价约20%,临时设施费用比正常工期下高40万元左右。开办费用上升的原因有:(1)由于赶工期下对土地的需求紧迫,企业与当地政府的沟通不充分、征地拆迁的议价能力减弱,进而导致土地的租金及征地拆迁费上升。(2)在工程建设周期缩短的情况下,对临时供水、供电、临时活动房屋等临时设施的需求量增加,进而导致临时设施的购买和运行成本加大(见表1)。(3)由于对工期的要求紧,该项目在未完全拿到设计图纸时已经开始临时设施的修建,导致部分临设不符合设计要求而进行重复建设,加大了成本。

(二)材料费用和机械使用费分析

该项目工程材料费用为23 476 954.40元,比正常工期的计划成本高1/3左右,约占项目总成本的56%。材料耗费主要有实体性材料耗费和周转材料耗费两类,工期缩短使得材料耗费的增加表现在价格和数量两个方面:(1)价格方面,由于需求的紧迫性,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减弱、企业在采购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减少,使得材料的购买价格上升;(2)在耗用数量方面,由于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工期缩短使得材料耗费数量增加。另外,赶工期使得材料的正常周转程序被破坏,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备足材料而疏忽了成本的考虑。材料耗费量增加的原因还有,为了保证工期,该项目由四个工区同时开工,每个工区相距较远且相对独立,使得材料的调度率低且不及时。该项目的机械使用费为4 641 191.57元,比正常情况下多30%~50%。机械使用费增加的主要原因有:(1)由于租赁企业得知工程机械需求的紧迫性,借机抬高机械租赁价格;(2)赶工期情况下需要多个工区同时开工,使得机械周转率降低,租用的数量增多。(文中相关数据由笔者整理而得。)

(三)人工费用分析

该项目的人工费用大约是正常工期的1.5倍,主要原因是工期缩短使得劳动力的投入强度增大,从而加班工资大幅增加。从月度工资计算表中可以看到(见表2),各工区月加班工资总额为14 151.85元,约占应付工资的10%,项目部的安全及管理人员的加班费开支也在10%~20%。此外,和现行许多大型施工项目一样,该项目也存在赶工期下“边设计边施工”的问题,为了保证设计图纸到位时立即开工,项目部管理人员及部分员工需要提前到岗做好准备,使得付给这些人员的工资费用增加了5个月之多。

(四)现场经费分析

该项目的现场经费较正常工期相比主要高在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用、差旅交通费、及招待费上(见表3)。现场经费增加总额约69万元,占责任成本的20%左右。其中,现场经费增加的原因有:(1)加班等因素使得现场人员工资上升;(2)安全检查费用和差旅费的发生频率增加;(3)招待费增加。工程建设中,需要与各方面进行沟通协调,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需要耗费更多资源来达到同样的效果,这相当于会计中的“加速折旧”,从而造成招待费增加。

一般认为,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用、差旅交通费等经常性支出会随着工期的缩短而减少,因为这一类支出只随时间延续而发生。但这是在单位耗费即每一期开支(如月交通费)不变或比较稳定的前提下,实际上,工期缩短往往使得单位耗费增加,加之控制力度不够,就造成了这类支出的增加。

(五)小结

与正常工期的责任成本对比,该项目工期缩短下总成本增加30%左右。究其原因,发现工期缩短下直接成本耗费增加约20%~30%,这主要是由于对技术的要求提高,导致实体性材料用量增加、周转性材料和机械的周转率下降、员工加班等;对间接成本来说,虽然工期缩短有可能使得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用、差旅费用等经常性开支随工期的缩短而减少,但由于赶工期下对成本的关注度下降,对间接费用的控制弱化,间接成本的节约优势并不明显,甚至也超支。endprint

四、工期缩短情况下降低成本的对策

(一)加强材料管理,提高材料使用效率

在基建工程项目中,材料成本占整个工和成本的比重最大,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因此,节约材料成本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在工期缩短的情况下,材料的浪费现象普遍,施工企业要加强采购环节控制、健全领料制度、严控现场耗费,在采购、运输、使用及回收等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杜绝浪费。材料采购不仅要经常关注市场价格的变动,在价格上精打细算,还必须贯彻执行“合理储备”的原则,按计划工程任务的进度情况分批采购备料。在赶工期下,由于需求紧迫供应商往往处于优势地位,建议企业和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从而获得价格优惠。对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要严格控制消耗,把好财料领用关和投料关,防止丢、损、毁、盗的情况,降低材料损耗率。工期缩短下,往往存在像本案例中同时开工、周转不及时的问题,特别需要加强对周转材料的管理,力求重复使用,从而最大限度提高使用效率。

(二)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人工费

由于赶工期下,员工工作强度大、容易产生懈怠情绪,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尤为重要。需要合理确定用工制度,根据作业情况及时调整劳动资源,减少窝工浪费。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减少材料、构件两次搬运,并加强定额管理。做好绩效考核,实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责任制,调整利益分配机制。鉴于工程项目大多位于偏远地区、条件较为艰苦,企业可以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费用管理,降低间接费用

对于像本案例具有紧迫性、时效性的工程项目来说,缩短建设工期、赢得建设时间往往成为建设单位头等关心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对成本关注度降低、成本控制弱化,间接费用管理尤其成为薄弱环节。在间接费用的诸多项目中,除一些如租金(或折旧)相对固定的费用外,其他大多数费用譬如差旅费、车辆使用费、招待费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节约的。节约间接费用,应健全开支审批手续,严格控制开支标准,并实行计划管理、总额控制、责任控制、领导审批、检查考核等多种形式相配合,加强间接费用的控制力度。

(四)提高各部门协作,做好过程控制

实地调研中发现,成本的“算”与项目的“干”相分离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由不同部门负责,部门之间是脱钩的,工程技术部门只负责项目的技术与施工,绝大部分精力偏重于抓好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对成本关注不足,而统计成本的财务人员不掌握工程的进度情况,很难进行分析比较。所以,提高各部门间的协作,使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有效结合,是提高过程控制、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

(五)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避免或减少返工损失

工程质量与工程成本息息相关,工程的质量越高,后期投入的维修及返修费用就越低。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及时发现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加强工程的质量检查验收工作,避免或减少返工损失,以此来降低工程成本。要加强合同管理,重视对业主的索赔。工程项目从合同履约起,就注重索赔证据的收集及确认,加强对业主索赔,通过索赔来维护企业权益,提高项目的收入,也可以相对降低工程成本费用。在高度重视对业主的索赔的同时,要增强自身履行合同的意识,防止业主反索赔。

五、结论

笔者认为工程建设在注重时效性的同时,需要加强对成本的关注度,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同时建议有能力的大型企业可以研究制定适合赶工期情况的成本控制体系,从而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晓莉.浅谈煤炭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对策[J].经济师,2003(7).

[2] 罗映天.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费用的有效方法[J].交通财会,2004(12).

[3] 欧丽霞.国有建筑企业施工成本控制及投标优势探讨[J].建筑经济,2006(S2).endprint

四、工期缩短情况下降低成本的对策

(一)加强材料管理,提高材料使用效率

在基建工程项目中,材料成本占整个工和成本的比重最大,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因此,节约材料成本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在工期缩短的情况下,材料的浪费现象普遍,施工企业要加强采购环节控制、健全领料制度、严控现场耗费,在采购、运输、使用及回收等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杜绝浪费。材料采购不仅要经常关注市场价格的变动,在价格上精打细算,还必须贯彻执行“合理储备”的原则,按计划工程任务的进度情况分批采购备料。在赶工期下,由于需求紧迫供应商往往处于优势地位,建议企业和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从而获得价格优惠。对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要严格控制消耗,把好财料领用关和投料关,防止丢、损、毁、盗的情况,降低材料损耗率。工期缩短下,往往存在像本案例中同时开工、周转不及时的问题,特别需要加强对周转材料的管理,力求重复使用,从而最大限度提高使用效率。

(二)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人工费

由于赶工期下,员工工作强度大、容易产生懈怠情绪,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尤为重要。需要合理确定用工制度,根据作业情况及时调整劳动资源,减少窝工浪费。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减少材料、构件两次搬运,并加强定额管理。做好绩效考核,实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责任制,调整利益分配机制。鉴于工程项目大多位于偏远地区、条件较为艰苦,企业可以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费用管理,降低间接费用

对于像本案例具有紧迫性、时效性的工程项目来说,缩短建设工期、赢得建设时间往往成为建设单位头等关心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对成本关注度降低、成本控制弱化,间接费用管理尤其成为薄弱环节。在间接费用的诸多项目中,除一些如租金(或折旧)相对固定的费用外,其他大多数费用譬如差旅费、车辆使用费、招待费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节约的。节约间接费用,应健全开支审批手续,严格控制开支标准,并实行计划管理、总额控制、责任控制、领导审批、检查考核等多种形式相配合,加强间接费用的控制力度。

(四)提高各部门协作,做好过程控制

实地调研中发现,成本的“算”与项目的“干”相分离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由不同部门负责,部门之间是脱钩的,工程技术部门只负责项目的技术与施工,绝大部分精力偏重于抓好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对成本关注不足,而统计成本的财务人员不掌握工程的进度情况,很难进行分析比较。所以,提高各部门间的协作,使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有效结合,是提高过程控制、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

(五)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避免或减少返工损失

工程质量与工程成本息息相关,工程的质量越高,后期投入的维修及返修费用就越低。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及时发现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加强工程的质量检查验收工作,避免或减少返工损失,以此来降低工程成本。要加强合同管理,重视对业主的索赔。工程项目从合同履约起,就注重索赔证据的收集及确认,加强对业主索赔,通过索赔来维护企业权益,提高项目的收入,也可以相对降低工程成本费用。在高度重视对业主的索赔的同时,要增强自身履行合同的意识,防止业主反索赔。

五、结论

笔者认为工程建设在注重时效性的同时,需要加强对成本的关注度,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同时建议有能力的大型企业可以研究制定适合赶工期情况的成本控制体系,从而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晓莉.浅谈煤炭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对策[J].经济师,2003(7).

[2] 罗映天.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费用的有效方法[J].交通财会,2004(12).

[3] 欧丽霞.国有建筑企业施工成本控制及投标优势探讨[J].建筑经济,2006(S2).endprint

四、工期缩短情况下降低成本的对策

(一)加强材料管理,提高材料使用效率

在基建工程项目中,材料成本占整个工和成本的比重最大,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因此,节约材料成本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在工期缩短的情况下,材料的浪费现象普遍,施工企业要加强采购环节控制、健全领料制度、严控现场耗费,在采购、运输、使用及回收等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杜绝浪费。材料采购不仅要经常关注市场价格的变动,在价格上精打细算,还必须贯彻执行“合理储备”的原则,按计划工程任务的进度情况分批采购备料。在赶工期下,由于需求紧迫供应商往往处于优势地位,建议企业和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从而获得价格优惠。对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要严格控制消耗,把好财料领用关和投料关,防止丢、损、毁、盗的情况,降低材料损耗率。工期缩短下,往往存在像本案例中同时开工、周转不及时的问题,特别需要加强对周转材料的管理,力求重复使用,从而最大限度提高使用效率。

(二)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人工费

由于赶工期下,员工工作强度大、容易产生懈怠情绪,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尤为重要。需要合理确定用工制度,根据作业情况及时调整劳动资源,减少窝工浪费。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减少材料、构件两次搬运,并加强定额管理。做好绩效考核,实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责任制,调整利益分配机制。鉴于工程项目大多位于偏远地区、条件较为艰苦,企业可以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费用管理,降低间接费用

对于像本案例具有紧迫性、时效性的工程项目来说,缩短建设工期、赢得建设时间往往成为建设单位头等关心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对成本关注度降低、成本控制弱化,间接费用管理尤其成为薄弱环节。在间接费用的诸多项目中,除一些如租金(或折旧)相对固定的费用外,其他大多数费用譬如差旅费、车辆使用费、招待费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节约的。节约间接费用,应健全开支审批手续,严格控制开支标准,并实行计划管理、总额控制、责任控制、领导审批、检查考核等多种形式相配合,加强间接费用的控制力度。

(四)提高各部门协作,做好过程控制

实地调研中发现,成本的“算”与项目的“干”相分离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由不同部门负责,部门之间是脱钩的,工程技术部门只负责项目的技术与施工,绝大部分精力偏重于抓好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对成本关注不足,而统计成本的财务人员不掌握工程的进度情况,很难进行分析比较。所以,提高各部门间的协作,使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有效结合,是提高过程控制、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

(五)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避免或减少返工损失

工程质量与工程成本息息相关,工程的质量越高,后期投入的维修及返修费用就越低。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及时发现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加强工程的质量检查验收工作,避免或减少返工损失,以此来降低工程成本。要加强合同管理,重视对业主的索赔。工程项目从合同履约起,就注重索赔证据的收集及确认,加强对业主索赔,通过索赔来维护企业权益,提高项目的收入,也可以相对降低工程成本费用。在高度重视对业主的索赔的同时,要增强自身履行合同的意识,防止业主反索赔。

五、结论

笔者认为工程建设在注重时效性的同时,需要加强对成本的关注度,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同时建议有能力的大型企业可以研究制定适合赶工期情况的成本控制体系,从而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晓莉.浅谈煤炭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对策[J].经济师,2003(7).

[2] 罗映天.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费用的有效方法[J].交通财会,2004(12).

[3] 欧丽霞.国有建筑企业施工成本控制及投标优势探讨[J].建筑经济,2006(S2).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期成本管理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工期优化
工期
基于最小工期的施工分包商选择方法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