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优17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2014-04-18 04:05朱荣光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建瓯市米质秧田

朱荣光

(福建省建瓯市小松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353000)



甬优17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朱荣光

(福建省建瓯市小松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353000)

甬优17在建瓯市小松镇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出群体整齐、株型适中、茎秆粗壮、抗倒性强、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产量高、米质优良、抗病性强等特征特性。栽培上要把握秧田选择、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加强水管、综防病虫、适时收获等技术环节,确保优质高产。

甬优17;烟后稻;种植表现;栽培技术

甬优17属籼粳型三系杂交稻品种,是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用甬粳4号与甬恢12组配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1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4年引进小松镇湖头村、中村村作烟后稻种植,表现群体整齐、株型适中、茎秆粗壮、抗倒性强、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

1 产量表现

2011年甬优17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平均每667m2(下同)产量460.05kg,比对照谷优527增产4.30%,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2年续试,平均产量504.49kg,比对照谷优527增产2.36%,增产不显著。2013年参加福建省晚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27.43kg,比对照宜优673增产3.50%。2014年引进小松镇作烟后稻示范种植,表现出穗型大、粒数多、丰产性好、超高产、米质优良、适应性广等特性,深受种植户好评。其中湖头村江氏示范户作烟后稻种植0.267hm2,实割每667m2产量为636kg;中村村谢氏示范户作烟后稻种植0.133hm2,实割每667m2产量为657kg。甬优17适宜在小松镇作中稻、作烟后稻栽培,其超高产等特点得到农户认可。

2 主要特征特性

2.1生物学特征

植株较高,群体整齐,株型集散适中,剑叶长挺,叶色深绿,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偏弱、穗型大、着粒密、粒数多,谷壳黄亮、颖尖无色、有顶芒,后期转色好。福建省2年晚稻区试,每667m2有效穗数14.6万穗,株高105.0cm,穗长23.2cm,每穗总粒数196.3粒,结实率83.04%,千粒重26.2g。

2.2生育期

福建省2年晚稻区试,全生育期平均123.9d,比对照谷优527早熟5.4d。在建瓯市小松镇湖头村作烟后稻种植,6月14日播种,7月12日插秧,9月8日始穗,9月17日齐穗,11月3日成熟,全生育期143d;在中村村作烟后稻种植,5月28日播种,7月2日插秧,9月10日始穗,9月17日齐穗,10月28日成熟,全生育期153d。

2.3抗性

福建省2年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2014年在小松镇种植综合表现为抗性好,田间稻瘟病、纹枯病发生轻,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发生较轻,未发生倒伏现象,但易感稻曲病[1]。

2.4米质

米质检测结果:糙米率82.5%,精米率75.0%,整精米率67.0%,粒长6mm,长宽比2.4,垩白粒率28%,垩白度4.7%,透明度1级,碱消值6,胶稠度84mm,直链淀粉含量14.6%,蛋白质含量8.2%。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3 主要栽培技术

3.1选好秧田

秧田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阳光充足、肥力中等的地块。播前5d每667m2施45%复合肥30kg,精耕细整,达到畦平、泥化、无积水,选择晴好天气播种。

3.2培育壮秧

甬优17在建瓯市小松镇作烟后稻种植,在烟叶采收结束前28~30d播种,一般在6月上、中旬播种,秧龄在30d左右为宜。大田每667m2用种量为0.75~1.00kg,秧田每667m2播种量10.0~12.5kg。播种前进行晒种、浸种、催芽,播种时以种子自然入泥为宜,做到稀播匀播。秧苗1叶1心期,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500倍液喷施,2叶1心期每667m2施尿素5kg作断奶肥,以利培育多蘖壮秧,插秧前3~5d每667m2施尿素5kg作送嫁肥。同时做好秧田水管和病虫害防治,做到带肥带药移栽大田。

3.3合理密植

甬优17分蘖力中等偏弱,栽培上应主攻穗数,适当密植,插足基本苗,为高产奠定基础。一般插植规格以21cm×24cm为宜,丛插2粒谷秧,确保每667m2插足1.32万丛,基本苗达6万~7万苗。插秧时要求浅插、直插、不倒秧,以利低节位分蘖早生快发,提高成穗率,为大穗多粒、提高结实率打下基础。

3.4科学施肥

甬优17属大穗型品种,植株较高,茎秆粗壮,需肥量大。在栽培上应选择肥力水平较高的田块种植,施肥上应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后期酌施穗粒肥,以争多穗、保大穗、攻结实、争粒重。基肥在插秧前结合耙田每667m2施30%复合肥50kg,插后7~10d结合化学除草施好促蘖肥,每667m2施碳酸氢铵20kg、过磷酸钙25kg;插后15~50d施平衡肥,每667m2施尿素5kg、氯化钾10kg;穗肥在幼穗分化期每667m2施尿素和氯化钾各5kg;粒肥在始穗期和齐穗期每667m2用磷酸二氢钾150kg、硼砂100kg对水60kg进行喷施。

3.5科学管水

水对水稻生长起着促进和控制作用。水管上采取浅水插秧、寸水返青、薄水促蘖、适时烤田、足水养胎、浅水抽穗、干湿灌浆、适时断水的原则。当田间每667m2苗数达到14万苗左右时或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始期及时烤田,烤田标准以田间泥土轻度龟裂,脚踩不粘泥为度,孕穗到抽穗期间保持薄水层,灌浆期间歇灌水,干湿交替至成熟,收割前6~7d排水落干。

3.6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以“栽培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为原则,通过合理施肥、科学管水等健身栽培措施,提高植株抗性。在药剂防治上,要根据病虫预测预报适期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轮换或混合使用,提高防治效果。水稻大田生长期间主要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可选用乐斯本、三唑磷等药剂防治;稻飞虱可选用扑虱灵、吡虫啉等药剂防治;稻瘟病可用三环唑、稻瘟灵等药剂防治;纹枯病可用井冈霉素防治;水稻破口抽穗期注意防治稻曲病,可用爱苗、纹曲宁等药剂防治。防治虫害施药时,田间应保持浅水层。

3.7适时收割

甬优17属大穗型品种,灌浆期相对较长,在蜡熟期易落粒,黄熟后落粒性减轻[2]。因此,忌过早收割,以减少落粒损失。要求95%谷粒成熟饱满转黄后收割。

[1]李正美.重穗型杂交稻甬优17在建阳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4(3):76-77.

[2](缺项).水稻甬优17[J].浙江农业科学,2013(4):474.

(责任编辑:王景辉)

Plantingperformanceandcultivationtechniquesof“Yongyou17”aspost-tobaccorice

ZHU Rong-guang

(XiaosongTownAgriculturalTechniqueExtensionStationofJian’ouCity,FujianProvince353000)

“Yongyou 17” was planted as post-tobacco rice in Xiaosong Town,Jian’ou City,showing a characteristics of regular population,moderate plant type,strong stem,high lodging resistance,big ear with more grains,good coloring in late period,high yield,high quality and high disease resistance. For high-quality and high-yield production,some technical links should be taken including field selection,strong seedlings,rational close planting,scientific fertilization,strengthening water management,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pests and timely harvest.

Yongyou 17; post-tobacco rice; planting performanc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2014-11-17

朱荣光,男,1962年生,农艺师。

10.13651/j.cnki.fjnykj.2014.12.008

猜你喜欢
建瓯市米质秧田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My English teacher
感怀
建瓯市青少年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工作得到社会各界认可
福建省建瓯市实验幼儿园
43份高结实率四倍体水稻米质检测分析
ATK植物营养水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张运航
多方发力 形成教育合力系统——建瓯市东峰中学的课改启示
适宜稻—鳖共生模式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百泰微生物菌剂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对北方粳稻米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