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分析研究

2014-04-19 08:27孙丹丹刘晓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4期
关键词:嗜血检验科流感

孙丹丹刘晓华

(1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检验科,辽宁 丹东 118000;2 中国医科大学辽阳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 辽阳 111000)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分析研究

孙丹丹1刘晓华2

(1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检验科,辽宁 丹东 118000;2 中国医科大学辽阳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HI)感染状况与临床微生物学意义。方法对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226例及健康儿童438例咽拭标本进行培养鉴定、生物分型及药敏试验。结果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HI分离率(51.33%),显著高于健康儿童(P<0.01),且二者均以生物型Ⅳ和Ⅵ占优势,但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HI生物Ⅰ型明显高于健康儿童(P<0.05);同时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健康儿童偏高。结论HI与呼吸道继发感染关系密切,且生物型Ⅰ型起着重要作用;HI感染与其耐药性有一定关系。

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生物分型

流感嗜血杆菌又称嗜血杆菌,属于革兰阴性杆菌,其能够转变成 致病菌,从而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发生[1,2]。本文选择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226例及健康儿童43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咽拭标本进行培养鉴定、生物分型及药敏试验,旨在研究分析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HI)感染状况与临床微生物学意义,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0~13岁)226例,健康儿童438例(4~10岁)。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用无菌棉拭子取口咽后壁标本,立即接种。

1.2.2 分离培养

标本分区划线接种于巧克力选择培养基上(含37 g/L脑心浸液琼脂,30 mg/L杆菌肽,1 mg/L氯林可霉素,50 mg/L万古霉素,10%羊血)置5%二氧化碳环境,37 ℃孵育24 h观察结果。

1.2.3 HI鉴定依据

根据HI的形态、生长特点及对Ⅴ因子和Ⅹ因子的需求进行鉴定。

1.2.4 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主要通过K-B法完成,将分离后的流感嗜血杆菌对11中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培养基选择HTM,质控则选择ATCC49247菌。

1.2.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咽部HI检出比较

患有呼吸道感染儿童的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分别为51.33%和30.14%,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 HI分离株的生物分型

儿童的流感嗜血杆菌主要以生物型Ⅳ型、Ⅵ型分布,流感嗜血杆菌Ⅰ型分离率,呼吸道感染儿童显著高于健康儿童,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2。

2.3 HI分离株药敏试验结果

正常儿童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对常规的抗生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除对菌必治和环丙沙星100%敏感外,对其余抗菌药物有程度不一的耐药性,具体见表3。

表1 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和健康儿童咽部HI检出率比较

表2 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和健康儿童HI分离株的生物分型[n(%)]

表3 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和健康儿童HI分离株药敏结果[n(%)]

3 讨 论

流感嗜血杆菌属于呼吸道最为常见的杆菌之一,当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会发现流感嗜血杆菌会明显增多,进而造成感染。本次研究发现患有呼吸道感染儿童的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分别为51.33%和30.14%,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中的儿童的流感嗜血杆菌主要以生物型Ⅳ型、Ⅵ型分布,这与文献保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种族遗传易感性、不同致病株菌存在关联[3,4]。本次研究发现HI的b型血清属于生物型Ⅰ型,是导致呼吸道感染最为基础的菌型,毒性强。流感嗜血杆菌Ⅰ型分离率,呼吸道感染儿童显著高于健康儿童,差异显著(P<0.05),说明其在呼吸道感染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正常儿童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对常规的抗生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是存在呼吸道感染儿童的流感嗜血杆菌则对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等有较高的耐药性,说明造成感染的流感嗜血杆菌和耐药性存在显著的联系。同时,应用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由流感嗜血杆菌造成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对着两种药物也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这一现象需要引起临床的重视[5,6]。

研究中发现有1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存在2种生物型的流感嗜血杆菌,4例儿童患者存在副流感嗜血杆菌与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但是正常健康儿童则没有这种状况,说明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在发病之前,就可能已经携带了流感嗜血杆菌或者副流感嗜血杆菌,属于疾病感染的危险人群,这些儿童通常体质差、免疫抵抗能力低,需要给予更多关注[7,8]。

[1] 苏丰德,江文杰,龙三太,等.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13,36(1):38-39.

[2] 朱忠勇.实用医学检验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636-642.

[3] 徐红.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12,35(6): 366-367.

[4] 陆德源.医学微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1-196.

[5] 李振林.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178-185.

[6] 赖国祥,叶礼燕,李玉德,等.儿童下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临床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12,50(6):590-591.

[7] Greenwood D,Slack RCB,Peutherer JF. Medical microbiology[M].15th.Churchill Liyingstone:Harcount Asia, 2012:308-309.

[8] King NR,Holt JG.Bergey manual of systematical bacteriology[M].Baltimore/London: illiams & Wilkins, 2012:558-559.

R725.6

B

1671-8194(2014)14-0165-02

猜你喜欢
嗜血检验科流感
流感大作战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小心,流感来了
为什么儿童容易患“流感”
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调查和耐药机制
商品化副猪嗜血杆菌疫苗分类及特点
医院检验科生化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嗜血杆菌属CODEHOP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在树鼩检测中的应用
医院检验科生化质控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