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中希望的力量在生长

2014-04-19 06:35刘雨菲
卫星与网络 2014年11期
关键词:板结卫星通信缝隙

沉寂中希望的力量在生长

动植物研究者往往会在自己的记述中感叹生命的顽强,在岩石的缝隙中,在严酷的环境中,总能看到有绿色的生命在顽强地生长。在南方的古城里,更常见树木从石格或城垣的缝隙里伸展出身体来,是一道令人怀念的风景。

我们的卫星通信产业有着同样的态势,在制造、运营、使用格局板结多年之后,一批民营企业从大家都不叫好的产业的缝隙之中生长出来,日渐茁壮,让传统的制造商们颇感压力。

国内卫星通信产业的板结很大程度上是体制问题。一个用户(政府),一个运营商,一个供应商的格局决定了固化的运行机制,卫星通信应用系统的研制,虽然分散在多个单位,但多数是“定点生产”。一个具体企业垄断一种具体应用的现象,普通存在,他们之间多年相安无事。其唯一的前进动力来自国际体制要求。由于政府需求主要集中在国内,卫星通信必然处于从属地位,只能给地面网络起到补充作用。

大的国家有大的体制,大的体制有复杂的运行程序,这就决定了国有——严格说是国营——卫星应用体系不可能快速适应市场需求,更不要说开发和创造需求。然而,真正的商业企业会给我们呈现完全不同的景象,这些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市场上求生的企业,无论在产品开发、技术进步、市场机会把握、还是资本运作、投融资活动上,都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

从严格意义上说,卫星通信界的民企有两类。一类是因订单而生的,某些人通过关系得到某个大单,于是注册公司,拼装产品,订单做完之后,公司的延续就成了问题,而且,很多公司还把这原始起步的文化,当成了固定的“发展模式”,无法成就真正的企业行为而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另一类是有理想的,例如已经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北京爱科迪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安星展测控科技有限公司。一般来说,企业谋求上市,就是打算把自己放到公众面前,做强做大,至少对这两家企业来说如此。

本刊和这两家企业都进行过比较深度的接触,他们深耕行业,认真研发产品,认真拓展市场的劲,是让用户对他们信任的主要原因之一。上市的原因也很简单,Ka市场正在启动,这可能是卫星通信界历史上又一次最大的机遇之一,面对需求井喷在即的局面,有理想的企业,一定早已闻风而动。

现在最应当反思的,是其他看似坚守了很多年、其实原地踏步的老牌卫星应用企业。在很多次研讨会上,很多卫星应用的熟面孔总是在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中一次次地发问:中国的卫星应用市场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这或许是政策问题,但这并不能够成为企业界为自己原地踏步所应该寻找的理由。这两家公司,同样一直困惑着国内市场极其有限的问题,但他们很早就意识到国际市场与舞台的广阔,并积极采取行动,主动出击。同时,能够拿得出过硬的产品及良好的售后服务,这些是最终帮助企业发展壮大的真正法宝。有一句比较尖刻的话,或许到了不能不说的时刻——“不要给自己的无能找借口”。

再回过头来看国企。国企不缺资源、不缺人才、不缺资金,甚至不缺信息;但国企的管理机制,决定具体企业在是否要做大做强这个问题上,没有完整的决定权。因此,在卫星通信产业上,一再发生错失良机的事情。也许民营企业的壮大,会让这个领域再次看见希望,找到动力。但,我们期待更多的,是那些有完整决定权的人和机构能够更多的反思一下,怎样才能够面向市场,共同去搭建一个健康的产业格局,让产业生长的力量充分舒展。

猜你喜欢
板结卫星通信缝隙
2021年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综述
中量元素(钙)水溶肥板结影响因素分析
雨的缝隙
某选厂大型自磨机板结物料的判断和处理方法
船载卫星通信天线控制的关键技术
V型砂滤池滤料清洗方法的探讨
航空器的顺风耳——机载卫星通信
机载卫星通信设备BIT设计方案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从文本的缝隙挖掘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