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在山水之间

2014-04-22 00:49
建筑设计管理 2014年1期
关键词:花溪航站楼荣获

幸福就在山水之间

记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董明

一位建筑师,集荣誉于一身,是一种褒奖,这说明你是位优秀的建筑师;被媒体及行业内誉为﹃扎根于大山里的建筑师﹄,更是大家的认可。然而,这个称谓,奉献意味有余,乐在其中不足。我以为,董明是幸福的,这不是一组数据,而是存在于他设计的每个项目中,他心中的青山绿水之间。

出生于1963年1月的董明,曾任贵州工学院讲师、贵州中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天建筑设计院院长,现为贵州省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过了不惑之年,董明的设计愈加透着理性,“一个建筑的产生,是两种力量的冲突、碰撞、消弭的结果”董明说,“一种是内力 (主观因素——建筑师的功力),另一种是外力(客观因素——包括场所、艺术与技术、业主的意象等),其中内力是最重要的。设计成功靠的是设计人员的调查与研究,实践经验、知识水平、正确的判断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Guizhou Huaxi Guest House

贵州花溪迎宾馆工程

●环境生态特色:体现尊重环境的设计理念;

●依山就势特色:体现山地建筑的个性特色。

●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地域文化和时代精神兼容的建筑风格。

●绿色建筑技术特色:设计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

●营造“花”与“溪”的景观意境;设计借景于自然,融入与环境。

●空调系统耗电量指标27.6 W/m2,在目前建筑设计领域内属领先水平。

获奖情况

国家铜质奖、全国建筑创作大奖、省优秀设计一等奖。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扩建(与北京民航院联合设计)

h Beijing Civil Aviation Institute)

按旅客吞吐量1 550万人次,货邮22万吨,起降14.63万架次进行规划设计。主要工程内容为新建航站楼11万平方米,扩建站坪26万平方米,新建停机位25个,停车场(楼)10.5万平方米及其他配套设施。

设计理念

整体性、综合性——航空港设计新理念

地域性——传递“多彩贵州”和“林城贵阳”的可识别性

时代性——高技派绿色建筑

生长性——单元线形生长模式

关注董明,是在2012年一份“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的名单里看见“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董明”这一行字。贵州,秀丽古朴,春暖风和,以“公园省”著称的贵州到底滋养出怎样一位建筑师?继而搜索关于董明的一切信息:

1982年,荣获“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三等奖;

1984年,荣获“全国中小型体育馆设计竞赛”三等奖;

1987年,荣获贵州省“七五”城镇住宅设计竞赛二等奖;

1994年,“贵阳市茶店居住区规划”荣获贵州省第八次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1998年,荣获“贵州省‘九五’住宅设计方案竞赛”三等奖;

1998年,荣获建设部“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住宅”表扬奖;

1999年,“新理想华庭”荣获“99广州十大明星楼盘”最佳外观设计奖;

2000年,“中天花园”荣获“贵州省第八次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2001年,“贵阳市中天花园”荣获建设部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优秀小区奖;

2001年,荣获“楚雄彝族现代建筑特色方案设计”三等奖;

2005年,“贵州省农村住宅图集”荣获“贵州省第七次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

2006年,“贵州花溪迎宾馆”荣获贵州省第十四届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

2008年,“贵州花溪迎宾馆”荣获建设部2006年度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铜奖;

2011年,“青少年活动中心”荣获“贵州省土木建筑工程科技创新奖”三等奖。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就是凭借过硬的“内力”、适宜的外力顺利竣工的。董明秉着“整体性、综合性——航空港设计新理念”,承载着贵州人民借此传递“多彩贵州”和“林城贵阳”的众望,在设计中做了大量的分析和论证,最终以贯穿主线的绿色和环保设计、“以柔克刚”的抗震技术、单元线性的生长模式、“巨龙腾飞”的姿态,圆满完成了旅客吞吐量1550万人次、货邮22万吨,起降14.63万架次的规划设计任务。

走在新航站楼内,16棵树杈形的支柱犹如参天大树相互交错;而看起来像树叶一样的屋顶上方,指引着游客顺着叶径的纹理走到指廊,“林城贵阳”的设计理念生动显现。“屋顶叶状线性波浪形的单元结构也为今后旧航站楼的改造和未来航站楼的继续扩展提供了空间。”董明说。这种设计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延伸性,新航站楼投入使用后,将对旧有的航站楼进行改造,旧航站楼将沿用新航站楼的风格,因此一片又一片线性单元可搭接式成为旧航站楼的屋顶。

考虑到航站楼整体美观,采用通风百叶窗的水平通道、不同高度的风管汇聚一处,甚至对排放雨水的管道也做了处理,因此在新航站楼的外墙上几乎看不到布设时高时低的空调通风口,高技派绿色建筑理念就这样悄然存在于建筑中。考虑到地理位置以及航站楼大块玻璃的结构,为减少“西晒”,屋顶叶状玻璃采取了贴膜的措施,在西侧指廊端部采用了梭形遮阳系统,避免了阳光的直射,所以航站楼的阳光永远柔和,楼内的温度也不会过高,更不会出现阳光过猛而炫光的情况。航站楼外19根Y形摇摆柱和室内的16棵“树杈”内外呼应,外形沉稳大气。如今,已启动的龙洞堡国际机场经历了暴雨天气的检验,巍然挺立,迎接八方游客。

除了致力于建筑设计,董明也从未停止过对建筑创作精神的探索。先后发表了《贵州省花溪分区概念规划初探》《关于贵州城镇化的认识和思考》《继承与发展——毕节市新行政办公中心设计》等10余篇专业论文和研究报告,并主编出版《美好家园——大型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贵州乡土建筑》《千年家园——贵州山寨住文化》。

贵州花溪迎宾馆工程,就是董明时代精神与地域文化兼容的设计。花溪迎宾馆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充分体现了尊重环境、体现山地建筑的个性特色,也不仅在于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的建筑风格,更不仅仅因为营造了“花”与“溪”的景观意境,借景于自然、融入于环境,更在于设计采用了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空调系统耗电量指标为27.6W/m2,在目前建筑设计领域内属领先水平。

一位建筑师,集荣誉于一身,是一种褒奖,这说明你是位优秀的建筑师;被媒体及行业内誉为“扎根于大山里的建筑师”,更是大家的认可。然而,这个称谓,奉献意味有余,乐在其中不足。我以为,董明是幸福的,这不是一组数据,而是存在于他设计的每个项目中,他心中的青山绿水之间。

(高原)

10.3969/j.issn.1673-1093.2014.01.001

猜你喜欢
花溪航站楼荣获
基于WF-IoT融合物联网的控制技术在航站楼内的应用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光环境模拟在航站楼高大空间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我刊2020年荣获3项奖励
我刊2020年荣获3项奖励
我刊2020年荣获3项奖励
如梦似幻的花溪湿地公园
花溪的信
植物在航站楼室内环境中的应用
咏樱——花溪冬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