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电商发展风头正劲

2014-04-25 11:20姜红德
中国信息化 2014年7期
关键词:泉州市泉州培育

本刊记者|姜红德

2014年初,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同意泉州等30个城市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通知。

2014年初,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同意泉州等30个城市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通知。泉州市经贸委副主任陈德庆表示,“泉州从去年9月份就积极申请成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此次能够通过进一步表明,依附传统制造业基础,泉州的电商发展获得了国家的肯定。”

2014年4月17日,2014年中国鞋服行业电商峰会即将在泉州举办,会议邀请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京东商城董事长刘强东、安踏董事长丁世忠、七匹狼董事长周少雄、特步集团董事长丁水波等知名人士参加,同时参加的还包括QQ商城、韩都衣舍、零度皮鞋、格男仕男装、太子龙、柒牌等电商平台、服务商和品牌相关负责人。该峰会至今举办了4届,已经成为泉州电子商务发展风头正劲的一个标志。

推进电商重点工程措施

据了解,虽然成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国家层面的具体扶持政策还未明朗,但泉州已经自行设定了电商示范城的发展目标。据泉州市经贸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泉州将促进鞋服、石材、茶叶、食品等本地优势产业利用电子商务实现品牌和制造的网络化腾飞,将电子商务服务业培育成泉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生力量,把泉州市打造成为工贸电子商务融合之城。

成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只是起点。根据泉州电子商务规划,2018年泉州工业电子商务将实现销售额6000亿元,年网络销售额过亿元的品牌要达到百个,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电商应用率达90%以上;电子商务服务业产值达300亿元,培育发展10家交易额超过10亿元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商贸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收入占60%;重点打造5个综合服务能力的电子商务载体,全面提供网络、办公、物流和支付一体化配套服务,每年培育商务专业人才达3万人次;最终形成产业扶持、市场监管和可信交易三位一体的政策发展体系。

“2013年全市拥有淘宝网店10万余家,实现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60%。”泉州市电子商务协会相关负责人说,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有利于全面增强泉州电商的软性竞争力。目前泉州的电子商务总量和2018年目标差距很远,如何加快电商快速形成产业规模,泉州在突出政府、市场和企业的作用方面最近出台了多项措施,规划了电商相关的重点工程。

2013年2月,泉州市委、市政府通过了《泉州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3-2015年)》,对加快本地电子商务发展,进一步推进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予以大力扶持。其中重点提出了发展电子商务普及应用工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发展工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发展工程、电子商务服务业协作发展工程、电子商务技术与商务模式创新发展工程等五项重点工程。

同时,泉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进一步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针对泉州市加快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把泉州打造成工贸电子商务融合之城,提出了十条措施。泉州市级财政每年将安排2000万元作为加快推动电商发展十条措施的专项资金,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十条措施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

十条措施分别针对网络零售品牌的培育、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电子商务集聚区的发展、企业抱团开展网络营销、跨境电子商务服务配套的完善、电子商务可信体系的建设、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培育、电子商务支撑体系的健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的优化等,从政策上给予奖励和扶持。

做好定位、招徕人才

电商总体规模不小,加上政府多方扶持,未来电商是否能够为泉州“二次创业”带来持续的动力,还是要依靠企业自身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泉州传统企业在进行电商时要防止盲目跟进和投入,首先要确定电商在企业整体战略发展中的位置,进而确定电商发展战略。”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杨树青说,面对如火如荼的电子商务经济,企业在思想上不要畏惧,在行动上则要积极寻找定位,贴近产业,果断落地。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去看待线上经营,不能为了电商而电商,为了凑热闹而电商,要从电子商务观念过渡到商务电子化,一切还是要以企业为中心,研究自身的诉求,研究哪个环节可以运用互联网的方式帮助提速与转型。

“未来的互联网时代肯定是属于O2O的,特别对于泉州的传统鞋服、卫浴等产业而言。”泉州知名营销专家苏静认为,对于可以完全标准化的产品,如数码、手机等而言,线上完全可以取代线下经营,但是对于具有“长尾效应”的鞋服,具有强烈体验需求的卫浴产品等而言,线上营销只是商务电子化的一种体现,线下的实体店铺体验同样重要。未来必须做的是打通线上线下,以商务电子化的视角全盘考虑企业的生产、物流、营销格局。

发展迅猛的泉州电商行业面临人才饥荒。调查显示,目前泉州电商人才的需求量超过2万名,缺口达1万名。其中,最紧缺的是三方面人才,一是侧重技术和商务的人才;二是侧重支付、物流和信息流的人才;三是从事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管理、电子商务战略分析、证券电子商务等的人才。虽然政府和协会不断地在电商培育、留人方面多方尝试,多方扶持,今年更是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电商人才的培养,还在金融服务领域对相关人才有所倾斜,但是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难题尚很难一朝解决。

“有企业在我们楼下用‘摇一摇’加员工微信,私聊挖人。”一家电商CEO说,很多企业面临这样的困局:辛苦培养的员工,不到两年就被挖走。

“一线客服最快半年就全部换血,招的大多是刚毕业的孩子,待不住。”业内人士说,与传统企业人力成本仅占成本投入的10%不同,电商行业内的人力成本一般要占据所有运营成本的80%,人员的频繁流动使得这类成本不断增加,电商要发展,必须破解人才问题。

泉州市电子商务协会会长王冬竹提醒,业界的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完善的诚信体系、透明的信息平台,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恶性人才挖角乱象,也有利于求职者与企业经营者的自律。

苏静认为,不少传统企业对于新增的电商事业部的重视不够,多数视为试验田看待,而电商企业自身由于规模不大,还没有能力给予员工更多的优待。目前从事电商的人员大多集中在“85后”,他们需要获得尊重,所以企业主需要给予他们个性化的关怀及成长空间,也就是要建立一种“家”的企业氛围,不能光靠待遇高来留人。

猜你喜欢
泉州市泉州培育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优秀少儿美术作品展
泉州市妇联“336”助力脱贫有高招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蟑螂
关于高中数学选修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