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公司线损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2014-04-26 12:41李全海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16期
关键词:供电量关口台区

李全海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安供电公司,四川 广安 638000)

供电公司线损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李全海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安供电公司,四川 广安 638000)

本文从现实的案例入手,指出线损分析在反窃电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公司线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加强线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好的建议。

供电公司;线损管理;应对;策略

本文结合现实查获的窃电案例,重点指出仅凭单一的日常用电检查﹑电量波动分析等手段,已不能及时发现客户的窃电行为。在现今的反窃电工作中,必须加强关口计量点﹑采集系统等基础实施的建设,充分利用采集系统的数据采集及时性,尽可能缩短供电量和售电量抄录时间差距,通过营销和生产部门的通力配合,共同关注线损管理在反窃电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线损管理好与差的差别。

案例一:专变客户窃电时间长达1年零3个月之久才被发现。

某某五星级酒店专变客户窃电,由于该客户搭接的公用线路不能实现分线统计线损,不能从线损异常及时发现问题;加之该客户在实施窃电行为后增加用电负荷,逐月将负荷减小,电量变化不大。导致该客户窃电时间长达1年零3个月,电量高达100多万千瓦时,补收电费和违约使用电费近400万元。因窃电行为收取违约使用电费是补收电费的3倍,涉及金额巨大,窃电处理工作相当困难,最终客户以公共端虚接非人为所致为借口,供电公司只将少计电量电费追回告终。

案例二:农村供电所一条独立公网上砖厂窃电,通过线损异常及时发现了客户隐蔽的窃电行为。2009年5月30日,一砖厂通过遥控窃电装置窃电仅一个月,供电公司就通过线损分析及时发现了该客户的窃电行为,补收电费和违约使用电费16万余元。

事实证明,随着窃电不法分子越来越精明,单从客户电量波动异常,靠群众举报和日常的例行用电检查,已不能及时发现客户的窃电行为。供电企业必须加强线损管理,必须对10kV线路分线统计线损(如果线路供电量较大,还需要分段统计线损),对公变台区加强线损管理(对供电量大的台区还可以分区统计线损),才能保证客户窃电行为能及时处理。

二﹑实现分线﹑分段﹑分台区﹑分片区统计线损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关口计量点不完善对线损管理的影响

随着客户用电需求不断提高的影响,供电企业不得不加强公网供电的可靠性。于是,公网之间互供成了供电企业的首选措施。

笔者通过调查走访,如今电网发展步伐加快,管理相对滞后,重建轻管现象尤为突出。很多城市10kV线路之间都能实现互供,但互供点都未安装关口计量装置,导致线路与线路之间互供电量不能统计,从而不能实现分线统计线损。

以某五星级酒店窃电为例,如果该10kV线路是一条独立的供电线路,月供电量100万千瓦时,客户月窃电5万千瓦时,该线路当月损耗上升5个百分点,用电检查人员必将对该线路专变客户进行逐一排查,虽然该客户窃电行为隐蔽,但也能更早的发现客户的窃电行为。

再者,笔者提出了分段统计10kV线损的观点,同样以五星级酒店窃电为例,如果在该公用线路上安装一套分段计量关口表,该段线路供电量的基数变为50万千瓦时,当月线损率上升10个百分点,更能有效反映出该条10kV线路上客户有窃电行为。同时,因为考核范围缩小,用电检查排查更加容易。

所以,本文提出的打击偷窃电行为,线损分析是关键。而要实现线损分析,建立关口计量点是实现线损管理的基础。

(二)供电量与售电量关口表抄录时间不同步对线损管理的影响

因各部门需要的关口电量时间点不一致,虽然抄表周期都是一个月,如果抄表周期内用电负荷变化较大,线损统计将得不到真实的线路实际损耗情况,不能准确判断线路上是否存在窃电行为。

要解决以上问题,保证供电量与售电量关口抄录时间同步,必须要加强电能采集系统的建设,实现全口径自动抄表,自动结算,实现售电量关口表抄录时间与供电量抄录时间同步,排除受用电负荷变化等因素对线损统计的影响,得到真实的线路﹑台区损耗数据,才能达到线损管理的目的,及时查出窃电行为。

当然,笔者所在公司采集信息系统建设相对较晚,要实现全面采集需要建设过程,笔者在工作中结合实际,先重点加强了线路关口计量点,联络关口计量点,专变客户计量点,台区关口计量点采系统的建设,通过采集系统同时采集各类关口数据,能准确统计出各条线路10kV线损情况,能及时发现客户的窃电行为。

(三)台区线损管理

要实现准确统计10kV线损的目标,台区关口计量与采集系统建设必须同步完成。同时台区关口表与采集系统建设,也是实现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必备条件。

当然,逮耗子需先逮住肥的,在线损管理中,首先要从10kV线损着手,重点防范专变客户窃电,管住了专变客户,有余力可以关注台区线损。

图1

在台区线损管理中,笔者引入了分区管理的理念。这与线路分段管理相似,目的是为了减小线损计算分母,缩小排查范围。即是说,一个台区月供电量可高达10万千瓦时,而一个低压客户月电量总计才几千或几百千瓦时,如果一个客户窃电量过小,检查人员很难从线损分析中发现客户的窃电行为。如果在该台区下分区域安装两只或几只关口表(如图1所示),减小线损计算的基数,能有效发现低压客户的窃电行为。同时也缩小了排查范围,减少排查工作量。

当然,要实现以上功能,还必须加强低压关口计量和采集的建设,同时要保证用户档案的准确性。在台区线损管理初期,笔者发现部分用户实际搭接在1#台区上用电,但档案建立在2#台区上,抄表段也分配在2#台区上,导致该户售电量统计在2#台区上。经线损统计,1#台区线损很高,2#台区为负线损。

三﹑充分利用电能采集信息系统,开展好线损管理,打击偷窃电行为。

(一)采集信息系统的应用,自动抄表功能实现了结算计费表与关口统计表抄表时间同步。

智能电表的诞生,解决了供电企业电费回收困难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售电量抄表时间与供电量抄表时间不统一问题。避免了受负荷变化影响,客户用电负荷变化,导致同一周期不同时间段的用电量不一致的问题。

(二)利用采集信息系统,实现10kV线损的准确统计。

为排除受抄表时间差因素影响线损统计的准确性,可利用采集系统,采集同一时间点上10kV出线关口数据,专变客户计量装置数据,公变台区关口表数据,得出准确的10kV线路损耗。通过该种方式,还可以统计任一时间段线路的线损情况,对于发现线路线损异常后,分析查找窃电客户有较大的帮助。

结语

从有电的时代开始,线损管理就一直是供电企业常常提及的一个话题,也是供电企业一大基础性指标。多年来,线损管理在先辈们的不懈努力下,寻求了很多好的方法并予以实施,供电线损从百分之十几甚至几十下降到了今天的百分之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的技术手段让我们能更好的把控线损,我们要在革命先辈们的基础上,用好我们新的技术手段,把线损管理应用到反窃电﹑推动采集信息系统建设,营销基础管理等各个领域,提高营销人员的工作效率。

参考资料

[1]农村供电所营销线损管理之浅谈与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

F406

A

猜你喜欢
供电量关口台区
关口前移赢主动
降低台区实时线损整治工作方法
关口前移 源头治理 典型推动
关口PT二次回路压降超差改造案例探讨
县城配网公变防过载损坏分析
基于天然气联合循环电厂的热量—功率—燃气容量分析
三合一集中器作为台区线损考核表计的探讨
多功能低压台区识别设备的研制
提升台区线损正确可算率的措施与实践
穴盘基质育苗成功的八大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