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视角下的普通高校院系教学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014-04-26 05:02王涛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12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绩效评价教学管理

王涛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119-01

一、普通高校院(系)教学管理的定位

在普通高校,学校教务处是教学管理的一级职能机构,院(系)是教学管理的二级管理机构,院(系)是直接进行教学的执行单位和管理单位,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础。院(系)教学管理通过贯彻执行学校的教学规划和计划,组织协调本院(系)的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实现学校培养人才的教学目标。

院(系)教学管理属于基层管理,基本只涉及本院系的教师和学生,但管理内容具体,涉及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教学队伍等。同时,直接面向广大师生,院(系)的教学管理具有组织者和服务者的多重身份,管理的难度大。

二、普通高校院(系)教学管理的内容

院系的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包括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运行管理和教学效果管理,涵盖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实验室及实践教学、教学队伍管理及学风管理等与教学相关的各种活动。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教学规律并据此改进教学管理工作,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2.制定教学制度,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从而使得教学活动正常进行;3.根据国家政策,结合高校自身情况,研究教学改革方案并实施;4.建立激励和奖惩制度,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校的教学管理活动,首先要做好教学基本建设。教学基本建设主要是关于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风建设等。其次是要严格、规范的实施教学管理活动,包括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秩序管理、学籍管理和考试等方面的工作。最后是应该对教学管理工作展开评价,及时发现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研究,提出改进的方案并实施,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针对教学管理绩效评价方面,应当包括教师素质、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教学质量的监控等方面。

三、企业内部控制视角下的院(系)教学管理绩效评价可行性

绩效评价在非营利性组织中的应用研究、“类企业行为说”、的发展、新公共管理思想的融入、以及大学评价活动的长期开展为我们提供了方法体系和实践经验。

1.“类企业行为说”为大学进行内部绩效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

大学类企业行为是伴随着市场主义的产生而产生的,大学管理的本质已经成为实现资源约束下的最优选择,这一点与企业极其相似。同时在管理实践中,高校也表现出与企业趋同的管理行为,市场为导向基础下的大学类企业行为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和广泛运用。基于“类企业行为说”,企业绩效评价的系统理论、基于行为和能力的绩效评价、基于战略管理的绩效评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理论等,都可以作为高校内部绩效评价的理论出发点和构建评级体系的重要支撑。

2.“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大学开展绩效评价提供了理论来源

“新公共管理理论”因其主张对传统管理体制的变革,强调战略管理、绩效评价、市场竞争等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公共部门,并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从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完善高校自身的管理体制,通过竞争机制的引入,引导高校建立评估机制,加强组织机构的评价,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绩效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新公共管理为大学开展绩效评价提供了思想动力。

3.“投入-产出论”和层次分析法(AHP)、平衡记分卡法(BSC)为大学开展绩效评价提供了方法体系。

国内外学者在借鉴企业和政府部门绩效评价基础上,不断对传统绩效评价方法进行改造,以构建适合于大学评价的指标方法体系,并已经形成了多种评估方法和体系,包括单项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等。一些典型的绩效评价方法仍然可以为大学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所借鉴。

四、企业内部控制视角下的院(系)教学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企业内部控制理念

企业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有: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2.构建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构建指标体系时,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应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选取。构建出的指标体系,即要在理论上站得住脚,同时又能反映出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指标体系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并具有很好的针对性,能够反映出待评价对象的本质。同时,对象的描述结果应当清楚、简练,符合实际。采用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评价相结合、精确量化和模糊量化互补、考核与评估并用、多渠道监控与评价等方法。

(2)权威性原则。评价结果应要能够激发管理人员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评价指标的选取要考虑评价结果的权威性。

(3)可操作性原则。教学管理评价体系应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删繁就简、化难为易,使教学管理绩效体系主干清晰、程序简单、实施容易。

(4)公正性原则。在机构设置上注重独立性,尽可能消除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具体操作时,尽可能做到客观公正。

(5)动态性原则。应当根据学校教育的目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对现有的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增加、删减和完善,保证指标体系的代表性。

3.指标体系

基于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结合普通高校院(系)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设计的指标体系包括教学管理环境、信息与沟通、教学管理活动、监控、教学评估等5项一级指标及 17 个二级量化指标。

(1)教学管理环境

教学管理环境包括教学管理基本思路、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定期研究教学情况、领导投入情况及教研室活动开展情况等。主要观测点包括办学指导思想与办学定位,听课制度、教学环节规范性文件等,教学专题会议比例,领导对教学工作了解程度及精力投入情况,教研室活动的次数及内容等等。

(2)信息与沟通

包括教学管理信息的收集机制和沟通机制。主要观测点包括:学期期初、期中、期末三期教学检查,各种教学工作会议记录,相关信息的反馈记录等。

(3)监控

监控包括常规性的监督和专项监督检查活动。主要观测点有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课表执行情况、调停课情况、教学事故发生率、实践实训开出率等。

(4)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课堂教学质量、教风和学风等,主要观测点有课程考试成绩分布、过级率、发表论文数、学生就业情况等。

建立起评价指标体系后,赋予各种指标相应的内涵,就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或其它评价评价进行量化评价,从而保证评价结论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绩效评价教学管理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