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事故三周年:回不了家的核灾民

2014-04-28 00:35关照
看世界 2014年7期
关键词:核泄漏核事故福岛

关照

2014年3月1日,电影《家路》在日本上映,该片以东日本大地震和福岛核事故为背景,讲述了因核污染被迫离开家乡的泽田次郎返回家乡开始新生活的故事。反观现实,受三年前福岛核事故影响,大批灾区民众至今难以踏上回家路途。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如今三年过去了,大地震、海啸、核事故所引发的很多遗留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灾区经济复苏乏力,核安全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灾区民众的心理创伤也没有愈合。

信任不再

“世上若无樱,心情宽畅多安宁。不盼花期讯,何地何时睹倩影,花落更伤神。”一千多年前,日本诗人在原业平在《咏樱短歌》中把樱花比作爱情,感叹睹物思人,悲从中来。一千多年后,又到樱花绽放时,一位父亲却有着相似的悲伤。2014年1月12日,日本岩手县大槌町的一位父亲收到女儿十年前寄出的一封“漫游来信”。看着女儿的文字,父亲却难掩悲痛,三年前他的女儿已被海啸卷走。

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几乎席卷整个日本东北部地区。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造成核泄漏。地震和海啸至少导致15884人死亡,2636人失踪,6000多人受伤;核泄漏导致几十万人背井离乡。许多人住进了30多平米的临时安置房。政府原本许诺建造大一点的安置房,可至今也没有兑现诺言。据《日本时报》报道,受核污染影响,重灾区岩手县、宫城县和福岛县仍有26.7万人住在临时安置房里。2014年3月8日,日本政府首次表示,由于核辐射水平下降,有些地区的居民可在4月回家生活,但会随即取消每月10万日元(约合5900元人民币)的补贴。面对家乡的一片废墟,很多人表示已对政府失去信任。

2013年9月7日,东京获得2020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这一喜讯却令不少人有了新的担忧。日本《读卖新闻》的一项调查显示,东日本大地震后三年,受灾最严重地区的重建工作落后于预定计划,或是根本没有进展。而日本《朝日新闻》民调显示,超过80%的民众不满政府及东电公司在核污水问题上采取的措施,约60%的民众对政府的除污工作不满。

核事故令很多日本人谈核色变。人们越发质疑曾经令他们骄傲的核能是否真的是安全的。就在地震三周年纪念日之前,今年2月,日本政府公布了福岛核危机之后第一个能源草案,称核能仍然是日本国内重要的电力来源,消息一出,引发许多日本民众的抗议。2014年3月8日,福岛上千名群众集会示威,他们举着横幅,提醒人们警惕核能隐患,反对政府重启核电计划。在东京、大阪等地,也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反核示威活动。《读卖新闻》解读说,虽然核泄漏事故已经过去3年,但如今的事态却更显严峻。

福岛县曾对全县1939个农业蓄水池底层土壤进行了为期22个月的辐射污染检测,结果显示,14个蓄水池底层土壤的放射性元素浓度严重超标。然而日本环境省相关负责人却以辐射量还未上升到影响居民健康的程度为由,不准备进行除污工作。今年2月19日,福岛核电站发生110吨高浓度核污水泄漏事件。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该核电站一直抽取地下水为受损反应堆降温,而被使用过的污水则存在储水罐里。随着储水罐的数量增多,发生污水泄露的几率也大大增加。2013年夏天,该核电站一个核污水储水罐曾发生泄漏,导致约300吨放射性污水排入太平洋,但东京电力却一直消极应对。

祸不单行

2013年,美国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科学家在福岛附近海域进行了12周的调查取样研究。研究人员在海水样本中,发现太平洋的铯137和铯134正是来自福岛地区。为期12周的调查表明,福岛的核泄漏并未停止。美国科学家对加州附近海域捕捞的金枪鱼进行了检测,这些金枪鱼的幼卵产自日本,之后迁徙至美国加利福尼亚,再后来回到日本产卵。令美国研究人员惊讶的是,这些鱼体内都发现了福岛核泄漏的放射性同位素,虽然其含量标准远低于日本的安全上限值。

不仅是海洋,陆地上的隐忧更可怕。2013年冬天,佐佐木夫妇带着五个孩子从临时安置房搬回家居住。这里距离福岛核电站有40多公里。佐佐木夫人一直对孩子们未来的身体状态表示担忧。日本政府对21.6万福岛儿童身体进行跟踪调查后发现,震后三年以来,已有44名儿童被确诊或疑似患有甲状腺癌。研究报告显示,日本青少年如今因为核辐射而患癌的概率有所增加。在最靠近受损核电站的地区,这一数字增加了1.06%,虽然不多,却已经令医生和父母担心。

一份最新报告显示,福岛县政府和警方发现,震后三年,该县有1636人死于与压力有关的疾病,而直接因灾难丧命的人数为1607。日本卫生部一项研究发现,灾区3-5岁儿童中超过四分之一表现出抑郁倾向,亟需专业救助。

祸不单行(Double, double toil and trouble),这是莎士比亚著名悲剧《麦克白》中的一句台词。《经济学人》正是用这句话来形容当下的日本经济。在当下的日本,经济疲软成为重建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三年前,龟田亮志曾是福岛地区一个养蜂场的老板,生活安定富足。地震发生后,核泄漏事故迫使他带着全家人搬进了临时安置房。核污染毁掉了龟田的人生。2013年,他把东京电力公司告上法庭。

近期,日本内务通信部发布数据表明,震后三年日本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据《华尔街日报》报道,2014年1月日本长期全职工人人数减少9.4万,降至3242万;而短期的非正式工人数则增加133万,达到1956万,占据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劳动力市场。失业率虽然在过去几个月有所下降,但已经接近可以预期的底线。鉴于非正式员工流动性大,很多企业认为日本经济并没有真正复苏。虽然很多人找不到工作,灾区除污工作却进展缓慢。2013年底,路透社曝光,和日本政府签署合约的私人公司廉价雇用流浪汉到灾区进行除污工作。

2013年年底,日本的公共债务达到1017.9亿日元,创历史新高。2011年3月至2013年底,日本对外贸易逆差达到2040亿美元,进而迫使其国内电费上涨了50%以上。到2014年2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计划推出《新能源计划》,重启几十个因福岛核泄漏事故被关闭的核反应堆。日本的核工业本身参与到全球的核工业市场,其国内利益盘根错节,涉及金融、工业、政治、学术和大众媒体等诸多领域。这些人操控着日本能源政策的制定,显然他们并不打算让公众参与到这些计划的制定中来。

对于大地震,心怀希望是最好的纪念,也是给予生者活下去的信念。安倍重申灾后重建的方针,在核工业重启的大背景下,这种方针能否给灾区民众带来希望呢?endprint

猜你喜欢
核泄漏核事故福岛
海洋升降流动力学机制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探讨
东日本大地震文学作品的生态价值
论日本福岛核污染跨界环境损害的责任
日本福岛核事故及对内陆核电建设的启示
拒绝福岛
英国温斯凯尔核事故研究
福岛核事故后日本能源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
迟缓的善后 ——帕特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