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稻飞虱发生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

2014-04-29 10:28吴飞龙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宣城市发生特点稻飞虱

摘 要:该文全面总结了宣城市2013年稻飞虱的发生情况及特点,同时从水稻种植结构、稻飞虱迁入量、灾害性天气影响、防治水平不平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稻飞虱;发生特点;原因;防治对策;宣城市

中图分类号 S435.1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7-84-03

2013年宣城市稻飞虱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19.11万hm2次,比2010年、2011年分别高24.6%、88.5%,比偏重发生的2012年低26.5%,比大发生的2007年低44.1%,造成实际损失1.04万t,挽回损失5.46万t。

1 发生特点

1.1 灯下初见白背飞虱偏早、褐飞虱偏迟 白背飞虱各地5月18日至6月20日初见,总体为2005年以来偏早发生年份,与绝大部分年份相比,广德、宁国、泾县、旌德、绩溪早3~20d。褐飞虱各地6月17日至7月26日初见,总体为2008年以来偏迟发生年份,其中宣州比2009-2012年迟2~12d,与2008年相当;泾县比2008-2011年迟8~14d,比2012年早3d;旌德比2008-2012年迟11~34d。

1.2 灯下峰次多,但峰日虫量不高 三(1)代共出现2个虫峰,峰日虫量,5月27日至6月1日宁国、绩溪为188~206头;6月17~19日宁国、绩溪、旌德256~640头。虫峰早、峰次多,为历年同期少见。四(2)代共出现4个虫峰,峰次较2012年同期多2个,与2007年相当;主峰日为6月30日至7月2日,峰日虫量宁国、旌德、绩溪为256~1 760头。五(3)代各地出现3个虫峰,峰次比2012年同期多2个,比2007年同期少1个;主峰日为7月25~28日,峰日虫量宣州、宁国、泾县、绩溪为108~640头。六(4)代各地出现4个虫峰,峰次比2012年同期多2个,与2007年同期相当;主峰日为8月27~30日,峰日虫量宣州、郎溪、绩溪为120~986头,宁国、泾县为1 168~3 232头。

1.3 灯下累计诱虫量总体偏低 截至7月20日,宁国、旌德、绩溪为2 477~14 337头,其他县区为136~997头,与近3a同期均值相比,除绩溪高44.3%外,其他县市区低48.7%~98.7%;与大发生的2007年同期相比,各地低63.2%~99.6%。7月21日至8月20日,宁国、泾县、旌德、绩溪为1 222~3 562头,其他县区为41~834头,与近3a同期均值相比,郎溪、广德、泾县低27.9%~89.8%,其他县市区高50.0%~88.8%;与大发生的2007年同期相比,各地低25.9%~97.3%。8月21日至9月20日,宣州、宁国、泾县、旌德、绩溪为2 394~1 3914头,郎溪、广德分别为713头、130头,与近3年同期均值相比,郎溪、广德、旌德、绩溪低3.1%~88.5%,宁国、泾县高15.4%~94.6%;与大发生的2007年同期相比,除宁国、绩溪分别高67.4%、5.3%,其他县区低42.6%~99.3%。

1.4 田间总体中等发生,泾县、绩溪略重于其他地区 四(2)代、五(3)代、六(4)代产卵高峰期调查,百丛卵量泾县、绩溪为1 670~2 849粒、1 560~3 288粒、2 500~4 632粒,均显著高于其他县市区的73~1 080粒、342~780粒、40~965粒。成若虫高峰期调查,百丛虫量,四(2)代各地为119~650头,比2012年同期低35.0~79.5%;五(3)代、六(4)代泾县、绩溪为995~1 235头、981~1 383头,显著高于其他县市区的49~766头、369~472.9头;七(5)代双季晚稻宣州、泾县为164~808头,其中泾县分别比2012年同期、近5年同期均值低43.5%、56.9%。

1.5 褐飞虱短翅初见早,部分地区发生重 褐飞虱短翅成虫初见日广德、宁国、泾县、绩溪分别为7月10日、15日、18日、22日,其中,广德比2012年早30d;泾县分别比2012同期、近5年均值、大发生的2007年早6d、12d、2d;绩溪较常年早13~18d。泾县双晚田8月20日已查见,比近5年均值早8.6d。8月下旬至9月初,一季中稻田泾县、绩溪百丛分别为85.0头、40.8头(最高240头),其中泾县比2007年同期、近5a同期均值分别高7.6%、57.4%,比2012年同期低20.0%;绩溪百丛达50头的田块占20%左右。双晚田泾县百丛52.1头。9月底至10月初,双晚田泾县百丛55.0头,分别比2012年同期、2007年同期高62.7%、5.8%,比近5年同期均值低33.5%。

1.6 褐飞虱所占比例上升快 灯下累计诱虫,截至7月18日,宣州、绩溪为12.2%~37.4%,其他县市均在2.0%以下;7月21日至8月20日,郎溪、宁国、广德为0~58.5%,其他县区已达80.2%~97.4%,与近3年同期均值相比,广德低10.9个百分点,其他县市区高19.8~75.0个百分点。田间调查,7月16日以前各地均在6.0%以下。至8月6日,除郎溪(3.9%)外,其他县市区已达40.5%~95.9%,其中广德、泾县、绩溪分别为2012年同期的8.3倍、2.8倍、2.0倍,宣州与2012年同期相当。8月27日各地达89.8%~100%(郎溪20.3%除外)。9月3日郎溪为78.7%,其他县市区为94.0%~100%。

2 原因分析

2.1 水稻的种植结构复杂 我市早稻、一季稻(包括一季晚稻)、双季晚稻(包括烟后稻、瓜后稻)分别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2.7%、72.4%、14.9%,混栽状况突出,“桥梁田”多,丰富了稻飞虱的食物链,有利于其取食繁殖、辗转为害。同时,大面积推广的品种结构复杂,如糯稻、优质稻、杂交稻等,一方面丰富了稻飞虱的食饲资源,另一方面致使水稻生育期极不整齐,为稻飞虱世代更迭创造了条件。endprint

2.2 迁入量的高低和地区间差异 2013年灯下诱虫初见早、峰次多,但峰日虫量低,迁入量总体不高,致使2013年稻飞虱总体呈中等程度发生。其中泾县、绩溪、宁国五(3)代以后峰日虫量、诱虫总量显著偏高,致使泾县、绩溪、宁国水稻中后期稻飞虱发生略重于其他地区。

2.3 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8月上旬以后的高温干旱天气,一方面给水稻造成了高温热害,降低了水稻抗逆性,更容易遭受病虫危害,同时不利于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为缺水干旱田块的稻飞虱迅速增殖创造了有利的栖身环境;另一方面,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也不利于稻飞虱繁殖和生长,当温度超过30℃以上,相对湿度较低时,平均产卵量将减少62.1%~79.4%,且对卵的孵化有一定抑制作用。据统计,2013年8月份全市日平均气温超过30℃日数、无明显降雨日数分别达21d、28d。

2.4 防治水平不平衡 近年来,随着我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不断推进,一些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均已实现了水稻重大病虫害的专业化统防统治,使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仍存在部分农户忽视、不防早稻病虫,甚至少数农户因种植面积小,只种不管,外出打工,均为褐飞虱发生和种群的迅速增殖创造了条件,造成了水稻后期局部区域褐飞虱的爆发为害。

3 防治对策

防治稻飞虱要按照“治早、治小”的指导思想,突出“早”(卵孵至低龄若虫高峰期)字,科学开展综合防治工作,不仅减轻了当代为害,更重要的是压低下代虫源基数,使主害代不暴发成灾。同时要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及时发布防治适期、防治对象田及防治措施,营造出防治稻飞虱的良好氛围。

3.1 积极开展农业防治 推广健身栽培,对早、中、晚稻应实行“同一片田块,同一水稻品种,同一栽插方式”,以便于统防统治和防治时期统一灌水,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同时,科学肥水管理,实行浅水勤灌,适时搁田、烤田,保证水稻健壮生长,恶化稻飞虱生存环境;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做到促控结合,防止后期贪青晚熟和倒伏,提高水稻的抗性。

3.2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要统一谋划、部署,强化对栽培控害技术、性诱剂和杀虫灯等理化诱控技术、“稻鸭共育”治虫除草技术、稻田天敌保护利用技术、生物药剂等生物防治技术、新优化学农药应用技术等各项绿色防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开展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组装,实现病虫无害化防控,提升农产品品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3.3 继续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为进一步做好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提升水稻病虫害防治水平,要继续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大对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扶持力度,加强组织建设,强化示范区建设,狠抓典型示范,以集约项目,整合力量,优化技术,创新服务,规范管理为突破口,继续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发展。

3.4 科学开展化学防治

3.4.1 抓好防治适期 稻飞虱防治适期为卵孵盛期至低龄若虫高峰期。早、中、晚稻主害代分别为四(2)代、六(4)代、七(5)代。其中褐飞虱主害代前1代进行“压前”的防治指标为100头/100丛,主害代防治指标为1 200头/100丛。

3.4.2 实施达标防治 达标防治标准为:分蘖期低龄若虫1 000头/100丛,孕、抽穗期百丛低龄若虫1 500头/100丛,齐穗期以后百丛低龄若虫2 000头/100丛。减少用药,保护利用天敌,保护生态环境。

3.4.3 科学选用药剂,掌控施药技术 药剂选用噻嗪酮、吡蚜酮、乙虫腈、噻虫腈、烯啶虫胺等。世代重叠严重、虫情复杂的田块,宜选择速效与持效药剂混用,同时要注重轮换用药,避免抗性的产生。要用足药量、对足水量、喷准部位(稻株中、下部)、保持浅水层(3cm深水层5d),无水田块加大用水量或用敌敌畏拌细沙于上午10∶00左右撒毒土熏蒸。

参考文献

[1]宋国锋.黄州区水稻“两迁”害虫发生特点、原因及防治措施[J].湖北植保,2009,115(5):30-31.

[2]吴飞龙.宣城市水稻病虫害发生新态势及原因分析[C].安徽省昆虫、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129-131.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2.2 迁入量的高低和地区间差异 2013年灯下诱虫初见早、峰次多,但峰日虫量低,迁入量总体不高,致使2013年稻飞虱总体呈中等程度发生。其中泾县、绩溪、宁国五(3)代以后峰日虫量、诱虫总量显著偏高,致使泾县、绩溪、宁国水稻中后期稻飞虱发生略重于其他地区。

2.3 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8月上旬以后的高温干旱天气,一方面给水稻造成了高温热害,降低了水稻抗逆性,更容易遭受病虫危害,同时不利于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为缺水干旱田块的稻飞虱迅速增殖创造了有利的栖身环境;另一方面,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也不利于稻飞虱繁殖和生长,当温度超过30℃以上,相对湿度较低时,平均产卵量将减少62.1%~79.4%,且对卵的孵化有一定抑制作用。据统计,2013年8月份全市日平均气温超过30℃日数、无明显降雨日数分别达21d、28d。

2.4 防治水平不平衡 近年来,随着我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不断推进,一些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均已实现了水稻重大病虫害的专业化统防统治,使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仍存在部分农户忽视、不防早稻病虫,甚至少数农户因种植面积小,只种不管,外出打工,均为褐飞虱发生和种群的迅速增殖创造了条件,造成了水稻后期局部区域褐飞虱的爆发为害。

3 防治对策

防治稻飞虱要按照“治早、治小”的指导思想,突出“早”(卵孵至低龄若虫高峰期)字,科学开展综合防治工作,不仅减轻了当代为害,更重要的是压低下代虫源基数,使主害代不暴发成灾。同时要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及时发布防治适期、防治对象田及防治措施,营造出防治稻飞虱的良好氛围。

3.1 积极开展农业防治 推广健身栽培,对早、中、晚稻应实行“同一片田块,同一水稻品种,同一栽插方式”,以便于统防统治和防治时期统一灌水,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同时,科学肥水管理,实行浅水勤灌,适时搁田、烤田,保证水稻健壮生长,恶化稻飞虱生存环境;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做到促控结合,防止后期贪青晚熟和倒伏,提高水稻的抗性。

3.2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要统一谋划、部署,强化对栽培控害技术、性诱剂和杀虫灯等理化诱控技术、“稻鸭共育”治虫除草技术、稻田天敌保护利用技术、生物药剂等生物防治技术、新优化学农药应用技术等各项绿色防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开展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组装,实现病虫无害化防控,提升农产品品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3.3 继续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为进一步做好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提升水稻病虫害防治水平,要继续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大对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扶持力度,加强组织建设,强化示范区建设,狠抓典型示范,以集约项目,整合力量,优化技术,创新服务,规范管理为突破口,继续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发展。

3.4 科学开展化学防治

3.4.1 抓好防治适期 稻飞虱防治适期为卵孵盛期至低龄若虫高峰期。早、中、晚稻主害代分别为四(2)代、六(4)代、七(5)代。其中褐飞虱主害代前1代进行“压前”的防治指标为100头/100丛,主害代防治指标为1 200头/100丛。

3.4.2 实施达标防治 达标防治标准为:分蘖期低龄若虫1 000头/100丛,孕、抽穗期百丛低龄若虫1 500头/100丛,齐穗期以后百丛低龄若虫2 000头/100丛。减少用药,保护利用天敌,保护生态环境。

3.4.3 科学选用药剂,掌控施药技术 药剂选用噻嗪酮、吡蚜酮、乙虫腈、噻虫腈、烯啶虫胺等。世代重叠严重、虫情复杂的田块,宜选择速效与持效药剂混用,同时要注重轮换用药,避免抗性的产生。要用足药量、对足水量、喷准部位(稻株中、下部)、保持浅水层(3cm深水层5d),无水田块加大用水量或用敌敌畏拌细沙于上午10∶00左右撒毒土熏蒸。

参考文献

[1]宋国锋.黄州区水稻“两迁”害虫发生特点、原因及防治措施[J].湖北植保,2009,115(5):30-31.

[2]吴飞龙.宣城市水稻病虫害发生新态势及原因分析[C].安徽省昆虫、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129-131.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2.2 迁入量的高低和地区间差异 2013年灯下诱虫初见早、峰次多,但峰日虫量低,迁入量总体不高,致使2013年稻飞虱总体呈中等程度发生。其中泾县、绩溪、宁国五(3)代以后峰日虫量、诱虫总量显著偏高,致使泾县、绩溪、宁国水稻中后期稻飞虱发生略重于其他地区。

2.3 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8月上旬以后的高温干旱天气,一方面给水稻造成了高温热害,降低了水稻抗逆性,更容易遭受病虫危害,同时不利于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为缺水干旱田块的稻飞虱迅速增殖创造了有利的栖身环境;另一方面,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也不利于稻飞虱繁殖和生长,当温度超过30℃以上,相对湿度较低时,平均产卵量将减少62.1%~79.4%,且对卵的孵化有一定抑制作用。据统计,2013年8月份全市日平均气温超过30℃日数、无明显降雨日数分别达21d、28d。

2.4 防治水平不平衡 近年来,随着我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不断推进,一些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均已实现了水稻重大病虫害的专业化统防统治,使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仍存在部分农户忽视、不防早稻病虫,甚至少数农户因种植面积小,只种不管,外出打工,均为褐飞虱发生和种群的迅速增殖创造了条件,造成了水稻后期局部区域褐飞虱的爆发为害。

3 防治对策

防治稻飞虱要按照“治早、治小”的指导思想,突出“早”(卵孵至低龄若虫高峰期)字,科学开展综合防治工作,不仅减轻了当代为害,更重要的是压低下代虫源基数,使主害代不暴发成灾。同时要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及时发布防治适期、防治对象田及防治措施,营造出防治稻飞虱的良好氛围。

3.1 积极开展农业防治 推广健身栽培,对早、中、晚稻应实行“同一片田块,同一水稻品种,同一栽插方式”,以便于统防统治和防治时期统一灌水,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同时,科学肥水管理,实行浅水勤灌,适时搁田、烤田,保证水稻健壮生长,恶化稻飞虱生存环境;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做到促控结合,防止后期贪青晚熟和倒伏,提高水稻的抗性。

3.2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要统一谋划、部署,强化对栽培控害技术、性诱剂和杀虫灯等理化诱控技术、“稻鸭共育”治虫除草技术、稻田天敌保护利用技术、生物药剂等生物防治技术、新优化学农药应用技术等各项绿色防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开展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组装,实现病虫无害化防控,提升农产品品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3.3 继续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为进一步做好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提升水稻病虫害防治水平,要继续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大对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扶持力度,加强组织建设,强化示范区建设,狠抓典型示范,以集约项目,整合力量,优化技术,创新服务,规范管理为突破口,继续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发展。

3.4 科学开展化学防治

3.4.1 抓好防治适期 稻飞虱防治适期为卵孵盛期至低龄若虫高峰期。早、中、晚稻主害代分别为四(2)代、六(4)代、七(5)代。其中褐飞虱主害代前1代进行“压前”的防治指标为100头/100丛,主害代防治指标为1 200头/100丛。

3.4.2 实施达标防治 达标防治标准为:分蘖期低龄若虫1 000头/100丛,孕、抽穗期百丛低龄若虫1 500头/100丛,齐穗期以后百丛低龄若虫2 000头/100丛。减少用药,保护利用天敌,保护生态环境。

3.4.3 科学选用药剂,掌控施药技术 药剂选用噻嗪酮、吡蚜酮、乙虫腈、噻虫腈、烯啶虫胺等。世代重叠严重、虫情复杂的田块,宜选择速效与持效药剂混用,同时要注重轮换用药,避免抗性的产生。要用足药量、对足水量、喷准部位(稻株中、下部)、保持浅水层(3cm深水层5d),无水田块加大用水量或用敌敌畏拌细沙于上午10∶00左右撒毒土熏蒸。

参考文献

[1]宋国锋.黄州区水稻“两迁”害虫发生特点、原因及防治措施[J].湖北植保,2009,115(5):30-31.

[2]吴飞龙.宣城市水稻病虫害发生新态势及原因分析[C].安徽省昆虫、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129-131.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宣城市发生特点稻飞虱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关于宣城市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定期检查的几点认识
基于GIS的宣城市地质灾害等级预报预警系统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司法局五星司法所
新疆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及流行规律初探
西南和长江流域水稻生产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
宣城市蔬菜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指数估算模型